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博导遗孀昨日“认亲”遂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8:19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本报记者张琪

  本报《博导遗孀欲寻伴共渡难关》一文引来了20多户报名家庭,昨天记者陪同肖铁肩到两户人家去“认亲”,真实感受了一下上海人家对陌生人的情感。“认亲”结束时,肖铁肩一扫脸上阴霾,愉快地表示将和两家人都保持交往,感谢上海,感谢上海人。

  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2004年2月8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上午10点,记者推开零陵路289弄肖铁肩家的门。

  17个月之前,2002年8月15日,她遭遇了足以影响她一生的事故:因为误食有毒蘑菇,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两个离开了———24岁的小儿子和56岁的老伴,一个是留俄硕士,一个是中南大学博导,唯一活下来的大儿子,生命也在死亡线上飘忽了整整半年。

  “离开医院的时候,我看见街上没有一张脸是慈祥的。”肖铁肩一字一字吐出的这句话,曾经立刻让记者掉下泪来———一个把丈夫和儿子当做终身事业的女人,在54岁的时候,眼睁睁看着他们同时在病床上痛苦地朝死亡走去,她一遍遍求医生求护士,求他们哪怕是去看他们一眼,却被冷漠地拒绝了。离开这样的地方,你怎能相信世界上还有慈祥和温暖呢?

  2月9日,她的大儿子将赴加州工作,留下她和17个月大的小孙女,在上海等待开庭的日子。2月6日,她通过本报向社会征召一户愿意与她共渡难关的人家,没想到,20多个上海家庭向她伸出了双手———仅仅是一天时间,她就从自以为是世界上最无助的人,变成最受人欢迎最引起关注的人,一时间的恍惚和疑惧是难免的。

  第一户人家女主人最怕没被选上

  我们去的第一户人家在达丰新村81号。从地铁一号线换三号线,电梯带着肖铁肩朝地面升起,阳光渐渐充满她的眼睛。

  这是一处埋藏在高楼大厦中的老公房,曲折的弄堂迷失了道路,我们与40分钟前就等候我们到来的沈芸荪女士失之交臂,她10岁的女儿碧薇和7岁的儿子未央给我们开了门。

  一室户的房间,墙皮已经剥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霉的味道。但是,走过客厅,却是一个朝南的大房间,阳光如水银泄地,直泼了人一头一脸。姐弟俩在阳光中跳着闹着,一点也感觉不到他们生活中的阴冷:他们是母亲两次失败婚姻的产物,两个父亲都很少露面,他们现在和母亲一起与外婆住着,在同一所小学里读书。

  “肖大姐,我一听说你的事就放下一切去找记者了,我一遍遍叮嘱记者,就是怕他们没选上我。”沈女士的头发已经花白,路赶得急了,有点气喘,“你说的瘸子帮瞎子,我就是那个瞎子!”两个女人目光一碰,竟然同时一红,肖铁肩赶紧别过脸去。

  沈女士热情地说:“我这套房子现在不住了,你和孩子搬过来吧,我不要钱,只要能帮到你。”原来,沈女士搞了个单亲家庭沙龙,有30多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母亲经常在一起聚会,她和她的一双儿女就住在那边,“我的孩子们帮我布置沙龙,大方地承认自己是单亲孩子,你看他们现在多快活!”

  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快乐感染了我们,肖铁肩也露出了笑容。在我们穿过光影婆娑的弄堂的时候,两个奔跑的孩子不时撞在我们身上,发出响亮的笑声。

  第二户人家愿请肖女士共同创业

  才看了一户人家,肖铁肩几乎就打定了主意:“她需要我,我需要她,不用再找了。”她认为两个受伤的人互舔伤口,比较容易理解和接近。第二户人家夫妻感情很好,27岁的儿子学有所成,她害怕打搅了人家。

  而康先生在电话里的话语却强烈地打动过记者:他一直资助一名丧父的女孩,从女孩5岁到现在16岁;他也试图帮助一位在超市里打工的江西妹子,因为她被领班打了一个耳光:“上海人打了她一耳光,但上海人还是好人多,我一定要告诉她这一点!”他说,他要接肖铁肩回家只是因为“一人有难万人帮”,他要让比他小一岁的肖铁肩看见“世界上到处都是慈祥的脸”。

  在记者的坚持下,下午肖铁肩还是到了莘庄,此时,康先生已经在地铁车站上下寻找我们多时了。康先生的家是一幢高层建筑,开阔的花园让视野十分舒展。

  康太太满面笑容地打开门,门口的一切令记者感觉新鲜:车床、木工椅?痛罅康哪竟すぞ撸孟裰魅苏谧瞿竟せ睢9唬】迪壬盼颐强戳怂械姆考洌ǔ坷锵执某鞴窬尤欢际撬约阂坏兑桓龀隼吹模 拔颐前峤?3年了,不断有人家把装修废料丢进垃圾堆,我就是用这些东西装出我这个家的。”

  康先生的家到处体现出对生活的心机———垃圾箱是白酒盒子改造的,随时都可以换新的;所有的家具都是带轮子的,想怎么搬就怎么搬,想怎么组合就怎么组合;他家的浴缸居然是整体浴室,用细木工板搭个框,蒙上塑料布,一点也不比3000元一个的整体浴室差!

  客厅里拉着一大块白布,拉开一看,居然是近百件服装,有最IN的牛仔,也有最传统的旗袍,匪夷所思的是,除了牛仔类衣服,大部分的服装都是康先生自己用边角料做的!“我想自己开一个摄影工作室,这是我的‘工具’。”肖铁肩立刻说:“我也擅长做衣服。”康先生当场请她到工作室帮忙,一起创业。

  快乐的康先生原是最需帮助的“4050”

  就在我们感叹康先生对生活的激情和快乐时,他却向我们出示了一张街道里开出来的“非正规就业组织”登记证书,原来,如此快乐的康先生是“4050”,本来需要社会帮助的人。

  “我们是上海最普通的市民,一点一滴的生活就是一辈子最大的事。”康先生对肖铁肩说,你家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你的家庭生活仍然是一点一滴的,凡事要想开,先把一点一滴的生活过好再说。

  寻常的生活,寻常的话语,黄昏的阳光转成了暖红色,均匀地撒在每个人的脸上。记者忽然感觉泪眼模糊,恍惚有一种力量正从他们挥动的双手间传达出来———我看见他们蒙冤无助,我看见他们诅咒怀疑,我也看见所有的风雨都打在他们脸上,然而,此刻,我更看见他们双手相搀,看见他们重建家园———康先生轻轻揭开一叠帮客户拍的照片,一张张孩童的笑脸出现在夕阳里,肖铁肩喜悦地一张张翻阅,脸上出现了由衷的笑颜。

  好好活着就是对故人最好的纪念

  送我们上地铁的路上,康先生终于提到了“死”,那个我们一直刻意对肖铁肩回避的字眼。

  “我家弟兄8个,我最大,母亲最疼我。几年前母亲去世前,是我陪母亲最多,母亲真的去世那天,我却不在她的身边。妹妹打电话问我要不要赶到医院守灵时,我是这样告诉她的:‘死都死了,守灵母亲也感受不到了。还不如我今天休息好,明天好好处理母亲的后事。’弟妹们那时不理解我,其实,活着时对母亲好是真好,母亲死了,我们还要活下去。现在,对母亲来说,我们活得好才是真的对她好。”

  肖铁肩的眼睛里闪过一道亮光———她曾经说过,我这半辈子都花在这三个男人身上了。应该说,在丈夫和小儿子生前,她没有亏欠他们。现在,带好孙女,好好活下去才是死者最愿意看见的。

  还有不少好心人打来电话

  我们刚回到报社,报社接热线电话的记者就告诉我们又接到两名读者电话:中年女教师安女士,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随后在北京大学念完了研究生,家在浦东,面积比较大,住下肖铁肩祖孙不成问题。“他们也不用支付我任何房租,做任何家务,只要他们能够在我出门上课的时候照顾一下我养的3只小狗就好了。平时大家可以好好聊聊,说不定能成为好朋友。”

  而另外一名黄海永先生也打来电话。27岁的他和肖铁肩的小儿子年龄相近,名字也仅一字之差。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黄海永先生愿意利用周末和他的一些志愿者朋友一起去关心老人,辅导孩子的学习,希望他们能从痛苦中走出来,开心地活着。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