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各地两会召开专题 > 正文

建言献策最是牵挂百姓事:政协提案落实回顾(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8:32 黑龙江日报

  建言献策最是牵挂百姓事:政协提案落实回顾(上)

  让县乡高中再多些

  本报记者 黄春英

  我省高中入学率低于全国近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县以下高中布局不合理

  提案者:李万俊

  主要内容:由于县乡以下的高中学校比较少,分布不均,很多乡村孩子为上高中,不得不到很远的学校去上学,有的甚至要花高价寄宿学习,因而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有的因此而弃学。

  建议:各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尽快统筹安排解决乡高中的地域设置问题,使之分布科学合理,为学生创造就近、低价的学习条件;在县乡鼓励社会力量办一定数量的高中学校,在政策、税务、校址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注重县乡高中师资的培训,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县乡中学任教。承办单位:省教育厅

  办理情况:省教育厅组织工作人员赴齐齐哈尔、大庆进行调研。调查发现,我省县乡的高中布局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高中入学率。目前,我省高中入学率为44.3%%,低于全国近8个百分点。全省初中毕业生51.2%%在农村,而农村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却很低。造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其中县以下高中布局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全省农村高中只有82所,占高中总数的19%%。

  省教育厅采取了优质高中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两手抓的办法,从地域结构和人口数量结构两方面统筹考虑普通高中布局,使之形成城乡分布合理、地域分布适宜的高中教育格局。省教育厅还积极与省计委等部门协调,将当年3000万元的国债项目全部用于县级高中建设,并鼓励地方政府增加配套资金,以帮助县里解决高中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同时,省教育厅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和中外合作办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一些优惠。为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按照国家规定的支教政策,该厅在全省范围内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县乡中学任教,倡导城市教师到乡下轮换任教,此类教师在评优、评模、评职等方面将受到优先考虑。 落实再就业关键是明确筹资渠道 本报记者黄春英

  提案者:张铁成

  主要内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全国再就业会议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通知》,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了全省再就业会议,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目前,国家和省的再就业政策包括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政策,但真正落实需要资金支持。而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投入和再就业工作实绩挂钩,不实行补缺口的机制,现在除继续按照“三三制原则”落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以外,其它资金没有明确的筹资渠道和筹资原则,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很难依靠地方财政投入。

  建议:明确筹资渠道,落实再就业资金,以保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再就业政策。承办单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办理情况:为保证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各市地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已普遍开始给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使下岗失业人员可以凭此证享受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项优惠。

  各级财政部门也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各项再就业所需资金列入本地财政预算。同时,基本落实了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再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项再就业资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其人员、场地、经费、工作职能等也得到了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将通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享受到各项服务。 保护松花江切断污染退耕还林 本报记者王彦

  提案者:石振广

  主要内容:松花江污染严重,90多种名优鱼类基本灭绝,仅剩下的生存能力较强的少数几种鱼类也已失去捕捞价值。目前,松花江流域的污染程度正在加剧。2001年污染已深及地表以下。

  建议:关停松花江沿岸超标排放的企业;加快无公害农药、化肥和生物技术的开发推广工作;恢复松花江沿岸的植被,制止水土流失,做好流域内的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好湿地和天然林地。承办单位:省林业厅

  办理情况: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综合措施,加快该流域的退耕还林步伐,从根本上扭转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把松花江流域所经过市县作为全省退耕还林工作安排的重点,优先进行退耕还林。为保证我省退耕还林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编制了《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规划》,工程建设期为10年,总任务为1494.5万亩。按照规划,松花江流域所含17市县退耕还林总任务为188.7万亩,占全省总任务的12.6%。建设期结束后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将明显得到改善。承办单位:省水利厅

  办理情况:为水资源保护、节水减污和防治水污染提供保障。在审批各项取水许可的同时,对退水水质提出明确要求,在审核入河排污口时严格把关。同时,在全省主要江河湖库布设水质监测站,在全省平原地区布设地下水动态观测井,加强监测工作。此外,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和强化执法监督检查,保障和促进水资源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信用监控体系防范助学贷款风险 本报记者王彦

  案者:民革省委

  主要内容:作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重要内容之一,个人助学贷款正在各商业银行悄然兴起。个人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为国家建设积蓄人力资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尚不健全,贷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个人信用调查难、借款跟踪管理难、违约借款追索收回难等,借款学生普遍还款意识不强,违约问题时有发生,潜在风险不断暴露,极大地影响了各商业银行开办个人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建议:加快个人信用制度的步伐,加大个人信用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具体来说,即加快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的建设速度,强化全社会对个人助学贷款监督责任,创新个人助学贷款担保方式。承办单位:省教育厅

  办理情况:省教育厅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及有关商业银行,对部分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进行了调研。认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目前应该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我省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学生尽快得到贷款;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

  省教育厅在以下几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加强对大学生信用观念的教育与信用意识的培养,将诚信教育纳入到入学与毕业教育之中;二是从管理工作入手,派专人在建立特困生档案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符合贷款条件学生的遴选与审批工作,同时要建立贷款学生管理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贷款学生信息,及时与经办银行沟通,在贷款学生毕业前,积极协调银行落实学生还款计划,将学生的毕业去向和贷款情况通知银行和用人单位,此外将学生的信息提供给信息征询部门,以便与社会各方面进行查询;三是利用高等学校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配合换发的大学生终身号码的身份证,以此逐步建立社会个人信用监控体系,以防范个人信用贷款风险;四是探索切实可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方式,如实行生源地的学生家庭担保贷款等。

  土壤破坏白色污染垃圾分类

  三大污染治理眉目渐清 本报记者 孙萍

  提案者:张国安

  主要内容:化肥农药仍在玷污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及农产品;白色污染依旧俯拾皆是;垃圾分类回收迫在眉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正在威胁我们的生存。

  建议:目前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对土壤破坏性极大,因此必须组织有关人员研制一种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加产量,又能免除化学污染、科技含量高的新型高效复合肥,农药要研制一种对人类无毒害的品种或加大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加强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开发。

  吸取外埠和国外先进技术治理白色污染。如巴西一所大学最近开发出一种新的环保物质叫生物泡沫塑料,取代塑料制品,可在不到两年内化解在大自然中,生产成本低,又不产生毒副产品,政府应积极引进国外项目。

  垃圾成分复杂,对垃圾处理必须分类回收,加强宣传,努力变废为利。承办单位:省环保局

  办理情况:其一,土壤污染问题。近年来,全省不断深化农业污染防治工作,完成了全省农村及农业污染源调查,连续数年开展农村环境污染专项检查,重点核查化肥、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及农田残膜回收,颁布了一系列规章,禁止使用高毒农药,推广生物农药等,开发无污染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从使用环节上控制了农药、化肥产生的面源污染,农村生态明显改善。

  省科技、农业、环保等部门协力加大对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转抗性基因植物技术研究和开发力度,先后确立了秸秆热化生化菌肥、矿物质和植物合成多元双效肥等项目,有效减轻了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其二,白色污染问题。目前,有关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降解塑料研究开发项目已列入全省“十五”环保科技公关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加大了科研资金投入和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支撑,与发达省份和国家开展研究与合作,先后确立了《全降解植物纤维餐饮具及包装物》、《植物纤维多餐饮具》等项目。下一步,将在强化市场监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切实解决好塑料包装废弃物和环境污染问题。

  其三,垃圾处理分类回收问题。我省加大了城市垃圾处理技术的科技攻关研究和项目推广,先后立项《城市垃圾处理、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等,在现实中得以利用。下一步,将大力加强垃圾分类集中箱、分类运输车等基础设施建设。(黑龙江日报)

  相关专题:2004年各地两会召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