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各地两会召开专题 > 正文

大连:真知灼见在这里交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8:37 大连日报
  ―――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专题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董志斌
  2004年是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振兴从何入手?

  政府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加快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并将此作为2004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系列举措也随之出台———

  “加快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提升大连的口岸服务功能。按照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做好总体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港口管理体制,整合全市港口资源,加强与省内外港口的合作,形成功能布局合理、专业化分工明确的港口群。推进区港一体化,力争启动5.8平方公里区港联动试点,逐步将保税区功能覆盖到整个大孤山半岛,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的两个泊位、庄河港一期工程及北良港综合物流工程等重大项目年内要陆续投入使用。启动老港区搬迁改造和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加快大连湾散杂货及大窑湾汽车物流码头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大窑湾铁路复线等港口公用基础设施。争取新开辟3条空中国际航线和3条集装箱远洋干线,航运交易市场建成投入运行。大力发展航运、仓储、物流、加工制造、金融保险、对外贸易、劳务合作和口岸服务等产业,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临港产业体系,增强面向东北地区的口岸服务功能……”

  不足500字的论述中,“加快”竟出现了4次,字里行间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开始提速。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但昨日棒棰岛宾馆8号楼的礼堂里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参加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13位政协委员,就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竞相提出自己的建议,一系列的真知灼见在这里交汇……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离不开因地制宜

  “与周边港城相比,我市在争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中,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应结合我市具体的经济环境与港口条件,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赐予的良机,因地制宜地建设一个东北亚重要的综合性的国际航运中心”,市政协委员、大连北良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林谦率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短期内东北腹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在横向比较上难有根本性改观,我市不能把航运中心的建设只寄托在腹地身上,而应在努力吸引腹地货源的同时,下更大的力量来发展我市的临港产业,以培育我市的货源自我生成能力。

  市政协常委、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杜两省也认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强大的腹地经济,二是具有强大的临港产业。把大连建成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当然需要依托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产业支持。但另一方面,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演进过程来看,发展强大的临港产业也不可忽视。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国际航运中心,必然同时具有强大的临港产业。

  他建议,在我市整个临港产业体系中,目前应重点发展产品制造业。努力把我市建成造船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基地。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我市还要积极发展产品加工贸易业。大连要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现在就需要考虑如何以东北亚经济为背景,以港口为依托,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规划未来港区内的产品加工、分拨、包装、整理、贸易和运输一体化的大航运体系。这既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市发展临港产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市政协委员、高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克认为,从港口特色分析,大连已形成东北亚地区最大的粮食中转港、中国最大的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港,随着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码头的建成,大连港将是中国乃至东北亚最完备的港口群。大连综合性码头的优势将是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一个重要砝码。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中,大连应将物流产业作为举全市之力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物流是航运中心的基础。要全方位发展物流业,必须鼓励产业资本的二次分离。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离不开创新

  在座谈会上,机遇成了各位委员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围绕着如何抓住机遇,尽早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一些委员的建议颇具新意。

  市政协常委、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增林提出,就我市的现状而言,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走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即港区一体化发展,把保税区的政策覆盖到整个大窑湾港区,进而争取自由贸易区乃至自由港政策;港城一体化发展,把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同我市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港口腹地一体化发展,构建港口腹地利益共同体和战略联盟,形成全东北共同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局面;港口与内陆集疏运系统一体化发展;港口群一体化发展,建立枢纽港与支线港、干线航班与支线航班协调发展的系统;港航一体化发展,吸引有实力的国际航运企业特别是大的班轮公司参与大连港口的经营,积极拓展远洋航线,扩大远洋运输辐射半径和覆盖区域。

  如何解决周边港口间的恶性竞争?一直是困扰我市港口发展的一个难题。在座谈会上,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大连市委员会主委王永学和市政协委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白雪梅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建议———建立辽宁港口的联动机制。

  他们认为,鉴于东北三省沿海港口资源集中在辽宁省,那么辽宁省港口布局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更显重要。要加强以大连港口为中心,联合营口、丹东等港口组成辽东半岛港口群的总体规划建设研究。在政府协调下,以资本为纽带,港口间相互参股、相互投资,整合省内的港口资源,加强港口间的合作。

  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来看,地区振兴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同样,资金也是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首先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据初步估算,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需要上千亿元的资金。数额如此之巨的资金如何筹集?

  市政协委员、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主任谭臻尧认为,如果按照常规思路仅靠传统的投融资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实现资金筹措市场化,三是组建一个专业的投融资公司,作为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投融资的运作平台。

  他建议,新组建的专业投融资公司应是一个政府直接监管的股份制的独立实体,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资本启动,同时吸纳各种社会资本参股,按市场化运作。主要职能便是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该公司组建后,一是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和产业投资,二是通过争取国债资金,银行贷款,发行地方债券等方式融资,三是积极吸引国外资本和民间投入。投融资公司在成功运作35年后,可争取在证券市场上市,把该公司全面推向市场,扩大其融资规模和影响力。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离不开软环境的支持

  今年是我市的软环境建设年。因此,如何营造有利于航运中心建设的软环境也成为一些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市政协委员、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教授杨盐生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说,大连目前还缺乏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配套的包括政策法规、船舶服务、金融服务、加工服务等在内的符合国际惯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航运软环境。大连的海上安全保障和海难救助能力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国际航运保险和海事仲裁、海上保险代理制度等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要着重解决软环境的建设。政府在其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航运交通、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便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市政协委员、市港口管理局副局长刘福荣认为,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市已拥有1000多家海运服务企业。这些企业是吸揽集装箱和散杂货货源的生力军。我市应大力扶持海运辅助企业的发展,构筑完善的海运服务体系。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我市还应创造宽松的口岸环境,积极吸引世界排名前20位的班轮公司和一些跨国物流企业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对来我市创业的船公司和船代、货代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应减免相关的费用。

  市政协常委、辽宁海事局船舶处高级工程师杜长顺建议,我市应加快制定保护航道和锚地的地方法规,以法律规范为依据,制定符合港口总体发展规划的水产养殖地方法规,对合法养殖要给予保护,对非法养殖物造成船舶损失的,不但要赔偿直接经济损失,还要赔偿间接损失,杜绝水产养殖物侵占大连港航道和锚地的现象,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构筑安全的通航环境。在加大对非法养殖打击的同时,还应建立管理与扶持,疏导和禁止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妥善解决养殖户的生活出路问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二次就业和从事陆地产业。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中座谈会进入了尾声,出于大连获得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欣喜,出于为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献技献策的责任,许多委员都觉得意犹未尽。他们的真知灼见对建设中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无疑是笔宝贵的财富……

  相关专题:2004年各地两会召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