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社评:关注农民工群体一点一滴的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10:0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我们有理由为这样一种变化而欣喜、而鼓舞。甚至于,我们认为,当这样一种变化出现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群体,并且从许多必要的层面关注这个群体

  与往年一样,这几天,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开始陆续返回城市,扛着大包小包坐火车、搭汽车再次涌进繁华之地,寻找又一年的工作。而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他们中间一些人鼓鼓的行囊里悄然装上了新内容,一些颇有头脑和眼光的农民工,不再只想着靠打工谋生,而是
带着项目、带着产品进城寻求长远的发展。

  据《北京晚报》报道,有的农民工带着村办企业生产的产品样品和资料回到了建筑工地上,准备在业余时间搞推销,争取让家乡的产品打开新的市场;还有的农民工当上了“旅游形象大使”,负责在京宣传和介绍家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

  从过去单纯进城谋生、赚点钱养家糊口,到今天带项目、带产品进城,我们清晰地看到发生在这个群体身上的可喜变化。尽管,这样的农民工现在可能还是少数,有的只是刚刚萌发一点意识,甚至还有的是被动接受当地劳务输出部门或中介组织的委托,但是,它仍然不妨碍我们产生这样的印象:在社会平稳进步的节拍里,在“放手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大环境中,各项素质获得提高的农民工,开始憧憬和追求更长远的发展、更丰富的人生。

  因此,我们有理由为这样一种变化而欣喜、而鼓舞。甚至于,我们认为,当这样一种变化出现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群体,并且从许多必要的层面关注这个群体。

  与此同时,我们当然也知道,我们还只能表达审慎的乐观。因为,他们在城市就业和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现实困难———一年又一年的“清欠”,却仍然有一些人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大多数农民工从事的都是苦脏累险岗位,但劳动保护依然停留在低水平上;大多数农民工无缘社会保险,未来生活缺乏基本保障;缺乏就业技能和培训机会,难以在城镇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时明显处于弱势,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在通向社会公平公正的漫漫长路上,对他们来说,这些依然是极具挑战的大问题。

  所以,当我们深入地体察这个群体一天天一年年发生的渐变时,感受他们身上始终洋溢着顽强谋生和孜孜进取的精神时,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国城镇产业工人队伍构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业户口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据新华社报道,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目前,仅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就约有1亿人。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业户口劳动力已占57.6%。有些行业中农业户口的从业人员已占相当高的比重,如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占52.6%,加工制造业占68.2%,建筑业占79.8%。

  这意味着农民工不再是城市里的“临时工”。与此相对应,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农民工就业和发展问题上的“临时化”管理态度就必须有一个尽快的转变。我们应当更多地在这样一些方面做些工作,包括取消对农民工的限制性规定,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等等,为农民工这一群体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让他们尽情“表现”,充分释放“能量”。

  有了这样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使者”,带项目、带产品进城的农民工一定会越来越多———而这,于我们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