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上海离国际大都市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12:10 新民周刊

  葛剑雄

  春节期间去日本、德国等地旅游归来的一些市民,不约而同地感叹:上海与国外大都市存在文明差距。诚然,从城市 表象看,我们一二十年前所惊叹的国外大都市的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繁华商场和林阴草坪,如今在上海处处可见。上海日新 月异,常常使我们这些“老上海”都认不出来。由此,外国友人与我们说话的态度和内容也变了,华人圈中更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是恭维有加,甚 至有些夸张。有时也怀疑,莫非上海真的已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大都市?

  但冷静下来后就发现没有那么简单,别人说的或许都是事实,却不是上海的全部;是个人的感受,却不是理性的比较 ;是表面看得见的进步,却不是本质上的差距。

  有形的、能量化的差距我们自己可以找。譬如,上海的人均GDP按户籍人口算略高于5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 是4600美元,而香港是26000美元,发达的国际大都市大多在两三万美元以上。又如城市轨道交通,上海不足100 公里,而最发达的城市已接近400公里。一比会吓一跳,原来如此!谁都明白,这些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但还有不少无形的、无法量化的差距,如果不了解其他大都市的情况,不作一番比较,就不容易觉察。如果到国外只 是走马看花,只接触上层或官方,只看表面,自然也作不了什么比较,反而会沾沾自喜。如果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城市生活过一 段时间,并且作过考察,就不难发现,不仅在生活质量,而且在文明程度上,那里有很多方面值得上海人羡慕和学习。

  比如说不少城市中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见得比上海先进,甚至已显得相当陈旧,但无论是人山人海的东京火车站,或是 欧洲小城中班次很少的巴士站,排队上车是不成问题的,行车时刻表都是管用的。东京挤满了人的车厢照样不会嘈杂,听不到 旁若无人打手机的声音,更不会有吵闹叫骂。德国的车站几乎见不到乘警和查票,通宵车往往也无人查票,但购买二等车票的 学生们宁可挤坐在地板上,站在过道上,也不会进入空荡荡的一等车厢。如果是购买欧洲联票的,一定会在上车后自己填写车 票上的次数(每张票可用一定的次数,或一定的天数),用不到查票时提醒或处罚。

  日本的服务业都是不收小费的,但无论豪华酒店,还是路边小摊,服务态度和卫生状况一般都无可挑剔。在正规商店 购买商品根本不需要开箱检查,也不必试验。回家后如发现问题,商家自会上门道歉,退货、调换或赔偿。对旅行社的诚信和 效率我有亲身体会。根据旺淡季不同时段,由大阪去北海道5日游的价格从4万至15万不等,我选了5万多的一种,得到的 服务完全符合合同内容。在5天中,没有一次安排不守时,停车休息的场所也有大量商店,但导游绝不参与促销,游客尽可免 费用茶水、上厕所、观看土产和工艺品制作(当然也是吸引顾客的手段)、品尝试味食品,即使分文未买,也会得到笑脸相迎 、鞠躬欢送。

  这些差距固然与物质基础有关,上海一些恶习的形成往往是艰难的生存条件的产物。如在连计划供应都保障不了的情 况下,排队时插档和购物走后门会无师自通;在公交运力不足、班次无法准点的条件下,无论用什么手段挤上车、上了车得保 证下得来成为人们的交通常识;一家男女老少吃喝拉撒在一间屋里就谈不上尊重私密,从小住一二十人的集体宿舍难以养成轻 声说话的习惯。但物质条件的匮乏并非必然导致精神文明的缺损,1990年我在莫斯科的见闻就是一例。当时正是苏联崩溃 前最困难的阶段,稍为像样点的餐馆门前都排着长队,但即使等上一两个小时也没有人插档,也没有人冲进餐厅催用餐的人快 点结束,或者站在餐桌周围。商店的货架上虽然都空空如也,花店花摊依然随处可见,车站上迎候亲友的人大多捧着鲜花,剧 院中坐满盛装的观众。而现在上海人的一些令人汗颜的行为已经无法归咎于物质条件,例如衣着入时的女郎“若无其事”地插 入排队中间;在地铁上对着手机的高声嚷嚷其实都是无关紧要的废话。

  其实,上海格外缺少的是精神文明的积累。在国际大都市中,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城市的历史或许是最短的,而外来移 民的比例或许是最高的。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六千年文化”、“七百年古城”与现代上海其实只有外在的联系,而不存在继承 关系。“纳百川”的“海”太小,很多“川”还没有被“纳”入就成了“海”的一部分,又开始纳其他“川”了,所以上海文 化的精神层面始终没有提高到理想的程度。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间内,上海人基本上只出不进,移民精英流失,新的来源断 绝,仅有的文明也被当作“帝国主义影响”、“资产阶级香风毒雾”而清除,经“文革”狂飙已经扫荡而尽。如今,无论是硕 果仅存的“老克勒”还是日益增加的新贵、白领、海归、台商、港客、洋人都不可能将上海一下子带入一个文明社会,只有靠 广大上海人自己一年一年积累,一代一代努力。(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

  声明:《新民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