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提供“共享”选项 与日本独享模式迥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14:59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宋泓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03年中国贸易增长37.1%,达到8512.1亿美元的水平,其中进口为4128.4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同时,中国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也第一次达到50%的程度。基于此,对中国崛起的种种议论也纷纷出台,其中不乏一些偏见。那么,中国崛起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呢? “绿地投资”是崛起的核心 近年,在世界经济处于衰退和不稳定复苏的状态时,中国经济逆势向前,表现出很大活力。究其原因,除了内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活跃,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外,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中国与外部经济的独特联系机制: ★中国独有的条件和内部环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在400亿美元以上; ★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即新建投资,区别于跨国并购)为主,比例高达95%以上,并建立起了许多生产基地。而绿地投资的性质使中国免受世界直接投资下降的冲击; ★这些生产基地,主要进行加工贸易活动,比例超过70%; ★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的比例高达50%以上,因此加工贸易的增长直接拉动了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这种贸易的增长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上。譬如2003年,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度为57%以上,对进口增长的贡献度为55%以上。 可见,这种联系机制突出地表现两个特点:每年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中国贸易、从而整个经济在这些投资和企业推动下的高速增长。因此,中国贸易、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整个经济都能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 这种联系机制的核心是:我国每年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劳动力寻找“绿地投资”。而吸引这种投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追求。市场独特的吸引力、连续20多年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入世的影响,以及持续稳定的政治环境,政府对基础设施和教育等大规模投资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等因素,都是吸引“绿地投资”的重要条件。 在这种机制作用下,我国贸易地位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到目前的世界第4位,并且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从无到有,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的首位。到2003年底为止,中国累积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达到5015.76亿美元。 这就是中国崛起的秘密。 发达国家“升级”利在长远 很显然,这种与其他国家共同增长和发展的共享型增长和发展,和整个贸易主要来源于国内企业和一般贸易的独享型增长和发展(譬如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区别。譬如,1986至1999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增长的59.16%,出口贸易总增长的52.71%,进口贸易总增长的67.90%都来自于三资企业。几乎同一时期我国出口贸易总增长的63.51%也来自加工贸易。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在这种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中,首先共享的是生产活动。但是,跨国公司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来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些劳动密集型的活动,即发达国家中的低工资和低增值率的活动。这种转移,虽然会暂时造成这些国家低层次工人就业机会的减少,但是,却会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发达国家更多地集中在价值增值率比较高的生产和经营之中,从而对其长远发展有利。 另一方面,这种转移也在中国创造了大量“起始就业机会”,为刚刚从农业和农村中走出来的农民提供了可以适应和承担的低技术工作。中国每年劳动力的跨行业和跨地区转移的规模达到了9000多万人口的规模,并带动了5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大大促进了当地生活和生产的改善。 中国与日本独享模式迥异 这种共享型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的分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国的进口增长。由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进口也在迅速扩张,并创造出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市场:2003年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并成为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其二,是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增长,当地市场逐渐发育。 这种增长和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当地市场的开放:不仅是对外,而且是对内(这与日本独享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单向对外开放式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很不相同)。因此,中国当地市场的发展,为面向当地市场的跨国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以汽车产业为例,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不少城市达到了家庭购买汽车的临界点,因此,这个产业发展很快。而这个产业主要是在跨国公司控制下发展的。同时,即便是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贸易生产活动来讲,他们也不是100%地出口,当地销售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 因此,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贡献,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机遇,是一种共享增长和发展的机遇,而不是一种挑战或威胁。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可控的、至少是共享的发展。这也是美国应对一个崛起大国的最好战略选择——如果你阻挡不了它,那么最好是参与其中。 声明:本文供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