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孝昌县曹徐村支书徐华阶的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7:12 荆楚在线-湖北日报 | |
湖北日报记者梁均贵 见习记者陈熹 通讯员曾言 从“米坛”跳进“糠坛” 徐华阶,今年47岁,退伍军人,当过孝感一家国有企业的经理。1997年下岗后回孝昌县周巷镇办起面粉厂,招了五六个工人。他头脑活泛,讲信誉,当地人说:他一年轻飘地可 但他的出生之地曹徐村却很落后,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到了2000年,全村欠债达70多万元。村里人说:曹徐村要翻身,除非把徐华阶请回来。一句话提醒了镇党委,于是书记、镇长三番五次登门,把他请回了村。经选举,徐华阶从2001年开始担任村支书兼村主任。 村民们对记者说:要说这个角色,可比办面粉厂累多少倍,可收入呢,一年才1700元。简单地说,他如今干一年不抵以前一个月赚的,真正是从“米坛”跳进了“糠坛”。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呢?徐华阶说:“曹徐村太穷了,特别是每次回家过年,看见有的乡亲连年货都买不齐,心里别提多难受。再说,人生一世,总该活点意思出来吧,既然镇领导和群众这么信任我,我就该干出点名堂来。” 不能当个“老好人” 2001年一回村,徐华阶就赶上清理村级债务。村里给餐馆历年打了不少欠条,他硬是要一张一张查个来龙去脉,你说为公,为哪桩子公事?说不出来个一二三来,对不起,谁吃的谁付账吧。还有一些干部纯属个人的借贷行为,偏要扯上村集体,由村里盖章写了欠条,对不起,该谁还债谁还债吧。如此硬过硬地一搞,村里“化”去了31万多元的债务。 提到这些事,徐华阶说,过去人们都说我面善心慈,是个“好人”。是继续当个“好人”,还是当个有原则的人呢?我想我只能选择原则和正气,不这样,我就没有威信,难得一呼百应,干不成实事。 建就建个好学校 曹徐村因为太穷,村小学一直建在祠堂里,早已成了危房。经徐华阶多方联络争取,香港应善良先生基金会决定为曹徐村捐资建校,2003年初拨来21.87万元。 徐华阶说,建就建个好学校。按照建校规划,还得筹到和这笔捐款对等的数目来,而这缺口,绝对不能通过摊派来解决。他向老婆要了3万多元,村小学校长受到感动,也拿出了1万元。接着徐华阶跑武汉,上北京,专找在外闯荡的孝昌籍老乡募捐,许多老乡慷慨解囊,如今终于换来一栋漂漂亮亮的3层教学楼,建房总投资42万元。他说:“我们过年后就把附近七个村的八九百个孩子都接到这里读书,不能苦了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