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4年主要任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8:35 大连日报

  今年我市预期实现的主要经济指标 2004年主要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争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2003年水平

  今年工作要把握“五个关键问题”

  机遇

  抢抓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已经明确的发展思路,狠抓工作落实,力争使今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后劲更强。

  创新

  在创新中增强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要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鼓励发明创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软环境

  努力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新一轮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为投资环境的竞争。要坚持不懈地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行政环境和政策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营造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真正形成万商云集、万众创业的良好局面。

  资源

  适度超前储备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事关大连未来发展的水源、电力、土地以及人才等战略性资源问题上,我们必须料远若近,未雨绸缪。按照优先积累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加快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型能源。要加强土地储备和宏观调控,严格规划控制与管理。要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民生为先

  把造福群众作为政府工作的不懈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要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大大连”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伟大实践,真正惠及大连590万人民。

  2004年市政府12项重点工作

  1.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作好总体规划,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区港一体化,力争启动5.8平方公里区港联动试点,逐步将保税区功能覆盖到整个大孤山半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的两个泊位、庄河港一期工程及北良港综合物流工程等重大项目,年内要投入使用。港口货物吞吐量比上年增长15%,达到1.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2%,达到220万标箱。空港旅客吞吐量比上年增长8.2%,达到37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增长15.8%,达到11万吨。

  2.构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工业体系。充分发挥我市发展临港工业的优势,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乙烯及其中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建设世界规模的造船基地。重点发展重型机械、数控机床、轨道车辆、制冷设备、柴油机以及轴承等重大装备产品。重点发展数字视听、光电子与显示器件、移动通信、汽车电子、工业电子、集成电路等大项目。加快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建设,构筑亚太地区重要的软件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BPO)基地等。全面启动17个首批国债项目的实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50亿元,工业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增长18%和15%。

  3.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实施6个优势产业“百万工程”,建设10个年产值超15亿元的水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10个规模化畜牧良种繁育基地和100个标准化饲养小区,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加快全市20个中心城镇建设步伐,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巩固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降低农民负担,农业税率再降1/3。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8亿元,增长12%;农业增加值增长11%。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加快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建设进度,开工建设期货广场。加快大孤山国际物流园区、香炉礁商业物流园、甘井子陆港物流基地建设,规划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和航运企业进驻大连。年内完成西安路商业街一期改造,建设200个便民连锁店。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5%。

  5.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世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加快模具和配套工业园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工程。组建外商投资促进中心。全年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00个,实际利用外资按新口径要达到16亿美元。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在连建立物流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积极引导外资参与国企改革、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及金融、商业、房地产等领域,扩大直接和间接融资规模。

  6.解决“瓶颈”,完善城市功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突破600亿元。首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安排114项,投资额130.7亿元。继续推进“西拓北进”战略,加速甘井子区由郊区向主城区转变。加快旅顺北路各工业小区和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建设。完成“引英入连”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引洋入连”前期工作。作好交通路网规划编制。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大力推进中水回用和海水淡化工程。继续实施“蓝天碧海绿地”工程。城区植树60万株,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

  7.壮大民营经济。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法律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以收购、兼并、入股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大力吸引外地民营企业到大连投资,鼓励个人和家庭投资创业。推动民营企业向外向型、科技型和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要比上年增长16%。

  8.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认真落实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大重点领域的改革力度,全力突破体制性障碍。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组建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继续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两年内完成分离企业“三供一房”工作。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BOT、TOT、特许经营等新型投资运营机制,加快推进热电、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合资合作。政府财力投资放大倍数要达到25倍以上。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建立规范化的土地资产账户。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市属开发类科研院所要全部完成转企改制,推动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公益类科研机构与财政脱钩;党政机构所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要全部完成转企改革;探索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选择1至2所市属医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公益性事业由政府主导、经营性产业由市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年内要有80%以上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市场化经营改革。

  9.大力推进科技与人才战略。鼓励中省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吸引外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落户大连。建立10个专业科技孵化器,推出10项具有国际水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受理专利申请达到3500件以上。鼓励并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创办科技咨询机构。年内完成全市农村中小学20万平方米的危旧校舍改造。新增扩建高中阶段教育校舍25万平方米。创新培养、引进、使用和留住人才的体制,加快培养我市急需的各类人才,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1万人以上。

  10.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镇就业和再就业12万人以上。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额贷款2亿元,大力扶持创业式就业。今年市本级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6.5亿元,比上年增长8%。市内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400元。建立主要面向农村的高中阶段教育扶困助学制度。新建经济适用房4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17平方米;为750户“双特困”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消灭主城区现有238条摸黑路,整修街巷路50万平方米;改造煤气管网60公里、供水管网50公里、排水管网25公里;解决煤气历史欠账1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解决农村8万人饮水困难。治理黑石礁和凌水河地区等环境污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分别达到1万元和5000元。

  11.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风尚。继续巩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成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市。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市民参政议政创造条件。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依法做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12.建设务实、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今年,市政府将把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投资软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现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和大幅度削减,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要对8项与企业和市民有直接关系的政府行政审批流程,进行精简和优化,通过公示和政务公开,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对现有行政性收费削减一半,削减后的经费支出,由同级财政负担;对符合规定的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启用新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完善一站式办公,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广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行政方式。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