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教时评:小学生难以承受的“证书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9: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在南京,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不惜代价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由此催生了小学生“考证族”,一名五年级学生竟“怀揣”各式证书44份(据2月8日《新华网》)。在家长们望子成龙观念的驱使下,一些孩子被各类证书压弯了腰。“一手多证”带来的是表面的荣耀,而内心感受只有孩子们“甘苦自知”。

  对于天性爱玩多动的孩子们来说,在玩中长智,在玩中求学,是既符合科学规律,又
顺应孩子本能要求的做法。而强迫小学生们疲于奔命地“考证”,就意味着要挤占大量时间,减少应有的游戏与活动项目,使孩子们原本五彩斑澜的生活,为“考证”这压倒一切的任务而改变,变得单一与枯燥无味。尤其是当孩子们成人后,回忆起的只是一个残缺的、灰色的童年,无疑是终生憾事。

  在素质教育呼声渐高的情况下,强迫小学生为“考证”而学习,应是一股应试教育的“逆流”,其社会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为考而考得来的各种证书,装扮出的综合素质,因其成色不足而名不副实。特别是一些艺术门类,其本来的目的是锤炼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重视人们内在的收获,而不是最终外化为几个证书。因此,考证热带来的艺术热,究其实质应归于虚热,培养不出多少真正的艺术苗子或大师。相反,这股虚热还将孩子们的真正兴趣异化,让孩子们望而却步、视若畏途,这便成了对艺术的摧残与破坏了。

  证书演变成“入学砝码”,表面上看是学校招生政策的谬误,实际上折射出的是我们对待孩子评判标准的迷失,这也在决定着我们选择人才、培养人才的思路与方向,容不得我们轻视。

  当然,促使各种评比活动走向寿终正寝,单纯靠自然法则起作用显然不行,教育主管部门要洞悉各种不良苗头,及时进行“政策干预”,将“考证”与升学彻底脱钩,这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今年,有着19年“悠久历史”与广泛影响、在社会上形成奥数热潮的北京市“迎春杯数学竞赛”形式突变,学生参加竞赛的成绩完全从入学条件中剥离出来,让竞赛回归其科普本质。由此可见,釜底抽薪,让“考证”与升学脱钩,让这股虚热降温,才能最终卸下包袱,为小学生减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