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教授送锦旗代市长婉拒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9:06 现代快报

  [追踪索引]

  昨天,快报报道的徐州“王教授从告市府到送锦旗”事件又有新的发展,伪劣防盗门的退款工作昨天已基本完成,王培荣正式撤诉,徐州市政府则婉拒了教授送的锦旗。记者就此事连线采访了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权威学者毛寿龙,毛寿龙盛赞了徐州市政府在“教授告官”事件中表现,说政府解决了防盗门事件是及格,婉拒锦旗则是优秀。退款基本结束,告
官教授撤诉

  据徐州市政府昨天向记者的通报,截至昨天晚间,风华园防盗门的退款工作已基本完成。2月2日起至昨天,徐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中心(即开发商)共为2665户风华园居民退款,总额达130多万元人民币。据了解,还有上百户居民由于在外地工作等种种原因暂时未领到退款,但经房中心已承诺这些居民可以随时领取退款。由于退款基本结束,状告徐州市政府的王培荣昨天也正式撤诉。徐州市政府婉拒教授送锦旗

  王培荣前几日已和业主们商量好了,决定在退款结束后送市政府一面锦旗,锦旗上将写上“执政为民,公平公正”字样。但在昨天,徐州市政府再次婉拒了他送锦旗的做法。早在2月8日上午10点,他就打电话给徐州市政府一位副秘书长称欲送锦旗给政府,但这位副秘书长婉拒了他欲送的锦旗,并且表达了3层意思:第一,这个问题是政府应该解决的;第二,政府在这件事情中有教训;第三,政府要集中精力办些实事。记者昨天接通代市长李福全的电话才知道,这3层意思是李代市长交待常务副市长的。李福全补充说,这个问题拖了4年才解决,政府对百姓有愧,如果再收了锦旗,那就是愧上加愧了。他还说,好政府不在乎百姓为他送了多少锦旗,政府应真正为民办实事,这样自然会树立起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从婉拒锦旗看机关作风转变

  锦旗没有送出,王培荣却感到十分欣慰,他说自己看到现在的市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已在心里为市政府送上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求真务实,为民办事”。前天,作为业主委员会主任的王培荣在风华园贴出一则倡议书,内容如下:风华园劣质防盗门问题的解决应归功于徐州市委、市政府,这是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必然结果,是政府“执政为民”精神的体现。王培荣倡议业主们以各种形式感谢市委、市政府。专家称赞徐州市府的表现

  毛寿龙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我国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权威专家,昨天他在接受快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认为,这起“教授告官”事件有诸多积极意义。“单纯从这个事件的发展上来看,徐州市政府在被教授告了以后,起码作出了支持市民告状的姿态,并且最终依靠行政手段解决了问题,这是政府的一种较开明的做法。如果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给徐州市处理此事打分的话,那么,相关部门的表现是不及格的,政府表现是及格,婉拒锦旗则是优秀。”毛寿龙说。到底该谁给谁送锦旗

  徐州的劣质防盗门事件最终的结局颇出乎意料: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几次三番状告政府的王教授感激之下执意要给政府送锦旗、徐州市政府又婉言谢绝了王教授的好意。这小小的一面锦旗,引发出一个话题:到底该谁给谁送锦旗。

  政府部门给百姓解决了难题,百姓感恩戴德送锦旗已是家常便饭。王教授虽然有与政府部门连打四年官司的勇气和毅力,却没有走出官治下的这种“小民心态”,在他送锦旗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根本没必要的感激心理。王教授的动机我们可以理解,但他的做法我们却实在难以苟同。为民服务、为民解难是政府的天然职责,徐州市某些政府部门在先前解决劣质防盗门问题上的表现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服务精神,有的只是相互推诿、能拖则拖的官老爷作风。现在问题解决了,只是亡羊补牢,做了份内之事,正如徐州市代市长李福全对王教授所说的,“政府让你们受苦了”。既然如此,为此事劳心劳力还屡受威胁的王教授就应该坦然接受政府的改错之举,根本没必要给市政府送锦旗。

  相反,婉拒锦旗的徐州市政府却让人看到了求真务实的清新之风,因为他们深知,为百姓解决难题是政府的份内之事。徐州市代市长李福全说得好:“问题拖了四年才解决,政府对百姓有愧,如果再收了锦旗,那就是愧上加愧了。”事实上,要说送锦旗,那也应该由政府送给王教授,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才没有让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受损,也才让政府有了一个彻底转变作风的良好契机。从徐州市代市长李福全婉拒锦旗一事上,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徐州市政府将“劣质防盗门事件”作为转变机关作风的正反两方面典型的诚意和决心。

  有哲人说过,“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事实上,这句话倒过来说也完全成立,“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在政治文明、服务型政府这些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角色逐渐淡化,服务者的形象渐渐树立。既然是服务,双方就是一种天然的平等关系,作为提供服务的政府不仅应该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也应为自己的不合格服务付出代价;作为被服务的民众,不仅有权对政府的工作挑三拣四,更不必为政府做好了份?诘墓ぷ鞫屑ぬ榱恪?

  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机关作风,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下大力气自我改造,也需要习惯了被管理的百姓进一步觉醒“上帝”意识,摆正自身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动行使自己的公民监督权利,多给政府提个醒、挑个刺,让“公民精神”成为政府身上一种无形的督促压力,如此一来,在双方的互动作用下,服务型政府为守法、理性的公民提供优质服务才是可以预期的未来。专家评“教授告官”积极意义

  昨天,记者就发生在徐州“教授告官”事件采访了多位行政管理学者,我国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权威专家毛寿龙和江苏省内多位行政学学者都认为,此起“教授告官”事件意义积极。“教授告官”事件凸显法治进步

  毛寿龙:这件事的出现首先表明我国的法治进步了,表明老百姓除了信访、上访等之外还有另一条监督政府、解决冲突的途径。在举报无效后,王培荣没有采取过激的手段,而是拿起法律武器,合理合法、有理有节地状告市政府,这是我国法治的一种进步,这与我国近年的法治发展是分不开的。更让人欣喜的是,在这个事件中,拥有行政权力的政府没有用权力干预法院对此事立案,徐州市的法院也没有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告官教授,而是受理了这起案子。不管事件的结果如何,这都表明法治的进步。东南大学法律系行政法学讲师顾大松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民告官的行政官司是很难打的,一个普通公民状告市政府不作为的官司,一般法院不大会受理,现在,这起“犯上”的官司被当地法院收了、审了,最终还裁定了,这起码在法律程序上是个进步。事件终回行政轨道“有些不完美”

  毛寿龙:这起“教授告官”事件虽然被媒体炒得轰轰烈烈,但经过半年后,问题最终还是靠当地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才得以解决,还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而不是完全靠法律途径解决,这“有些不够完美”。这说明法律还没有真正发展到可以独立处理政府与百姓冲突的地步,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行政手段的督促。我们的司法还不够独立。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国的各级政府在行政监督方面负担过重,基本上是事事都要监督,事实上,事事监督就等于事事都不能有效监督。整个社会对政府的行政监督显得过于依赖,一个方向是,政府应将这种监督更多地分流给每一位公民以及法院。在这个层面上,“教授告官”事件总体让人欣喜,但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教授告官”警示官民的平等地位

  毛寿龙:教授告了政府,政府没有回避,还支持市民告自己,并且最终为市民积极解决了问题,这其间还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法治社会,政府与平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这是各级政府官员应该从这件事上注意到的。我认为,民告官不是坏事,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是政府亲民的机会。如果老百姓明明有理,最终却告不赢,问题也得不到解决,那是政府没有抓住这个亲民的机会。如果抓住机会解决好了,民告官就是改善政府与百姓关系的新起点。有的学者可能认为民告官的官司多了,会造成浪费政府行政成本和社会执法成本,还会造成社会不安定,但我不这样看。民告官如果告得有理,那政府的行政成本是应该付出的,至于执法成本,告官的公民已缴纳了。只要依法处理,反而会促使社会稳定。

  律师崔武:民告官事件会让政府机关干部强化一种平等意识,警告他们与普通百姓是平等的,是对政府官员和干部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政府官员不能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接受法律审查就是丢了天大的面子。民告官能建立起民与官在法律上的一种平等地位,是民主法治社会百姓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之一,有助于把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更有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社会应鼓励这种大胆的诉讼,这会有效促使政府依法行政。告官教授诠释可贵公民精神

  毛寿龙:“教授告官”事件还有一个可喜的方向,就是教授向法律诉求的,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公共利益。使用小区伪劣单元防盗门的,王培荣只是上万居民中的一员,这个防盗门对他个人的损害只是区区500元钱,但他却站出来,一个人为上万居民拿起法律武器。而且,对于被举报人的打击报复,和部分部门工作人员的冷嘲热讽,他无所畏惧,没有退缩。他还为此付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财力、精力以及智慧,他身上有着可贵的公民精神,值得弘扬的公民精神。我说的公民精神是指公民非常关心公共利益问题,愿意为公共利益问题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富,必要的时候还敢于牺牲生命的精神。一个社会上,只有有公民精神的人多了,才能更加健康向上,王培荣身上闪烁的公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的福气。目前社会上,有这样精神的人较少,所以对公民精神要多加鼓励。

  作者:快报记者 宫靖 评论员 墨冰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