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创造“世界第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9:21 解放日报
  记者手记

  这是一次“并不成功”的采访。采访历时两个多月,但记者与吴祥明照面,却只有短短5分钟。而且,仅仅是“获准”坐在台下聆听他主持的一次会议。

  按理,他早该是个焦点人物。

  磁浮工程、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体育场、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南北高架、外滩和人民广场改造、宝钢一期……这些令世界刮目的上海工程建设项目背后,无不写有他的名字———吴祥明。

  但是,许多人对吴祥明却很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

  吴祥明不肯接受采访,是出了名的。这次听说要采访,他又一次婉言回绝。

  这位已满头银发的总指挥,仍没改变倔脾气。在成功面前,他最不愿意说的就是自己。

  不过,也正因为此,我们得以借周围人的眼光,来多角度地“审视”———一个让人敬畏又让人感动的人。

  他和磁浮一起,与时间赛跑

  “上海磁浮列车是目前为止商业运营中跑得最快的列车,它全长 3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可达每小时 431公里。”

  ———理查兹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总裁这

  个历史性的重任,落到吴祥明身上。接过建设重任那天,吴祥明脸色凝重。

  又是一个从未干过的全新项目!

  没干过,不怕。从宝钢、上海体育场直至浦东国际机场,哪个重大项目不是第一次干?刚接手浦东机场建设时,他也是个外行。三四年后浦东国际机场“鲲鹏展翅”之时,他已经被公认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机场建设专家”。

  让吴祥明担心的是,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在中国上海实现世界磁浮梦,能行吗?被誉为“零高度飞行”的磁浮列车系统,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噪音小、无污染、安全性能高等诸多优点,然而,这项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至今还“躺”在实验室里。不错,德国和日本,有两条磁浮专列,但那只是实验用途。

  一项史无前例的挑战! 2000年 10月,六十三岁的吴祥明离开了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的位置,选择又一次出征。

  很多人看不懂。忙碌了大半辈子,赢来的鲜花和掌声,足以让他安度余生。一些人更是力劝:这玩意“悬”着呢,您二话不说接了下来,小心“晚节”不保!但熟悉他的人知道:吴祥明引以为快的,正是那些有创新、有发展、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要对人民有用,能为国争光,他就一刻也坐不住。

  作为上海磁浮项目技术支持的德国专家瓦尔先生,提出了一个常识性的见解: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此事,这既不可想象,又不可能实现。后来,他在磁浮项目成功后的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我有幸结识了吴总指挥这样一位杰出人物!他和他的队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下如此不寻常的业绩,证明他们从一开始就作了冒许多风险的充分思想准备并具有足够勇气!

  吴祥明挂帅攻关,义无反顾。他一头扎进项目,像海绵吸水般钻研起磁浮列车技术。文秘工作人员许巨川说:“从那时开始,吴总办公室的灯经常是彻夜亮着,连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不明白,他身上为何有使不完的劲。”

  他和磁浮项目一起,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

  “越是困难的事,他越来劲!”———宋孝鋆

  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吴祥明“加盟”磁浮后,工程进展中又遭遇生死关头、几乎到了干不下去的程度。

  当时碰到最大的一道“槛”,就是轨道梁。按照德方的输出技术,供磁浮列车行驶的轨道梁全部采用钢结构,必须由能加工任何形状的六坐标机床制造。而现实情况是,国内现有机床最多只有5个坐标,从国外进口一台这样的机床,至少需要两年周期。

  一听是“不可能的任务”,吴祥明来劲了。

  不信有走不通的路!

  吴祥明召集国内各路专家商讨解决方案。逐渐达成共识:钢梁使用成本高,国内加工又有现实难度,而如果用国内比较成熟的混凝土梁技术来代替钢梁,同样可以达到设计效果。为确保混凝土梁的加工精度,2001年春节,吴祥明开始在国内寻找掌握相关技术的人员。从北京到秦皇岛,从重庆到成都……三天驱程4000多公里,最终在四川养马河桥梁厂找到了模具专家。

  这种“生死攸关”的情景,在吴祥明担任总指挥的工程中并不少见。当年建造浦东国际机场的时候,也遇到了“当头一棒”的难题———机场选址地正是候鸟迁徙栖息和觅食的好地方。如果坚持建造机场,小鸟一旦撞飞机,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这些小鸟打又打不得,赶又赶不走,如何是好?鸟小事大。吴祥明拜科学家为师,恭恭敬敬地当起了学生。在反复组织专家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一份被吴祥明命名为“种青引鸟”的科学方案出台了:在距机场选址地11公里处的九段沙种青促淤,让鸟类安居。既顾及了生态,又避免了机场内移。

  碰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问题。用这样的思路指导工作,与吴祥明共事的工程人员惊奇地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一本三百多页的磁浮工程可行性报告,吴祥明折了两百多个角。当这些问题一一破解的时候,项目也就一步步逼近成功。

  百亿元的项目,没有一人“倒下”

  “在德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名字叫‘ COMMAND WU’ (吴指挥)!”

  ———施罗德德国总理

  吴祥明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动辄就是上百亿元的项目,怎么做到工程搞好,干部一个不倒?浦东国际机场如期建成时,一向以谦虚谨慎著称的吴祥明破天荒地说过句不谦虚的话:“我敢保证,浦东国际机场的建造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倒下’。”

  怎么做到的?“首先,剥夺每一个人的特权!”创造“无底标招标”办法。这一在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中行之有效的办法,再次被成功地运用到磁浮项目建设中。工程的各类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一律不设底标,相关单位自行计算工程量、材料数量、工程总价。评标人员根据各投标企业的平均报价,得出商务标基准分,再综合商务标和技术得分,选择得分高的优胜企业。这样一来,原先找关系打听底标值的人无处“下手”了。

  吴祥明亲手制定的办法不得罪人吗?

  在一次办公会上,吴祥明动了感情:“谁没有三亲六眷,谁没有亲朋好友,谁没有同窗师长?为了国家利益,只能得罪。”吴祥明嗓音变得低沉,“到时候,恐怕连给我送花圈的人都没有……”

  吴祥明的确因此得罪了许多人。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办法和制度创新,吴祥明又“保护”了许多人。截至今日,指挥部没有收到一份关于指挥部干部贪污受贿的检举。吴祥明倡导的“无底标招标”办法,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即将大力推行的一种招投标制度。

  “凡是社会上能找到三个人干的事,我们就不自己干。”这样的气度,成就了吴祥明,这是他又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磁浮工程投资近百亿,但指挥部上上下下总共才 160人, 50人负责科研、 60人负责建设、50人负责运营,平均年龄32岁。外电评论,“这是一个‘老头’和一群‘娃娃兵’干出的大工程”。“轻装上阵”奥秘何在?原来,吴祥明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善于通过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动用社会力量进行工程管理。信不信,正在试运营的磁浮列车,售票经营权被中国银行获得,中国银行不但派出10名精兵强将负责磁浮车票的出售,五年内还要付给磁浮公司500余万元人民币!

  年复一年,为上海增添了一座桥、一条隧道、一个机场、一条磁浮列车线———吴祥明,以及他所引领的队伍,依然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向前,再向前!
本报记者端木晔波 张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