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经世济民 以人为本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9:21 光明日报

  ——也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尹世杰

  《光明日报》前不久发表的《经济学向何处去》(2003.11.18,B2)一文,对数学化是不是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及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的一些看法笔者颇有同感,个别问题我前几年发表的一些文章中也有所论及。这里再提出一些意见,以供讨论。一、经济学会“数学化”吗?

  我一直认为,经济学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以更好地阐明相关问题量的规定性,揭示其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经常运用数学分析方法,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使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紧密结合。此后,很多经济学家也成功地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开拓创新,对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有的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不再赘述。

  但我同时也认为,搞数量分析,决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决不能搞数字游戏。经济学决不能“数学化”,那样会损害经济学的科学性,也难以得到科学的结论。因为社会经济现象错综复杂,有些情况经常变化,决不是“纯数学”所能解决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纯数学”时指出:“全部所谓纯数学都是研究抽象的,它的一切数量严格说来都是想象的数量。一切抽象在推到极端时都变成荒谬或走向自己的反面。数学的无限是从现实中借来的,尽管不是自觉地借来的,所以它不能从它自身、从数学的抽象来说明,而只能从现实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69页)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来分析经济问题,但不能搞“纯数学”。特别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变化极其错综复杂,有些问题也难以量化。如果不搞定性分析,过多地搞定量分析,搞一些假定,排除一些复杂因素,所得结论往往难以符合实际,难以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经济学究竟与数学不同,它的科学结论往往不是从数理逻辑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从活生生的经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有的人故弄玄虚,本来可以用简单几句话得出的结论,却运用大量数字、公式进行推导,搞烦琐哲学,反而得出不科学的结论,这就大可不必了。事实上,有很多著名经济学家也精通数学,但他们并不专靠运用数学公式、模型来得出结论,而主要依靠对实际社会经济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就说过,“马克思是精通数学的”,“并且在这个领域有独到的见解”。马克思虽然也合理运用一些数学分析方法,但主要采取辩证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正如他自己说的:“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资本论》第二版跋》);“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论》第一版序言)。这样就能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同上)也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个人的全部理论是他毕生研究英国的经济史和经济状况的结果”(《资本论》英文版序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将数学分析方法运用于研究人力资本,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模型和公式,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个人选择性原则开拓了经济研究的视野,在经济学与社会学之间架起了桥梁。他虽然有深厚的数理基础,但并不依靠复杂的数学公式来炫耀自己,而是依靠科学的理性选择分析赢得了崇高的声誉。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在记者采访时说:“我现在也不认为单纯的数学分析可以取得良好的结果,我曾想需要一些哲学基础”(见《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上述情况都说明: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而且应该运用数量分析的方法,但经济学不等同于数学,不能“数学化”,更不能像有些人那样搞“数字游戏”。我们研究经济学,必须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得出新的结论。这才是正确的方向。二、要不要重建中国经济学?

  有些同志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表示悲观,甚至认为:20世纪经济学已出现“危机”,“令人担忧”;有的提出要“重建”中国经济学。我认为,几十年来,经过很多中国经济学家的辛勤工作,已有了很好的基础,需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在研究对象、方法以及具体内容上深入探索,开拓创新,不要什么都“重建”。我们对过去的研究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要全盘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者对经济学的研究不断前进,成效卓著,但也有不足,最大的问题在于只研究生产关系,不研究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离开了人,离开人的发展,“见物不见人”,就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人为本”。

  我国自古解释“经济”就是“经世济民”。古代哲人早就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这说明:经济学应该是“经世济民”之学,应该研究“以民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的问题。

  经济学应该是“人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以人为本”。过去很多著名学者都论述了这问题。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四编“论政治经济学体系”时,就开宗明义地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一书中早就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从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手段这个角度来考虑的人。因此,当然应该从人和人的本性开始我们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译本,第85页)。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也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商务印书馆1981年译本第23页)。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类似的观点。至于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方面的论述就更多了。

  我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由过去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着重研究人,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才是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总之,人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主体,以人为本,加强对人的研究,才是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方向。三、经济学研究如何以人为本?

  经济学要加强对人的研究,体现以人为本,就必须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以人为本就要把消费需要作为出发点,作为起点和终点。人的需要主要是消费需要。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不断丰富,正体现社会生产目的。早在1984年在苏州举行的全国政治经济学体系讨论会上,我就提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起点范畴应该是消费需要,需要的不断扩大和满足程度的不断提高,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里还要强调的是: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居民消费,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顺便谈及,有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各自的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快乐”。我认为,人们追求“快乐”,这是对的。问题在于:这里所说“快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怎么得来的?得到后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什么作用?空谈快乐,容易走偏,不如以消费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不断丰富为标准,较为实在。

  第二,以人为本,就要以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质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这才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为此要研究:如何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提高高层次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从而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以人为本就要在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也就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事实上,人们的消费需要是不断优化、升级的。随着消费需求的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形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在这大循环的过程中,正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现社会全面进步。这将成为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政治经济学就应该研究这一规律的本质及其实现,应该研究如何通过消费需求的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大趋势。

  第四,以人为本,就要研究用先进文化来引导人的消费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特别是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文化的最高层次。应该看到,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人们的消费,正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结合点。因此,经济学应该研究如何使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结合点落实到人的发展上。应该研究如何用先进文化引导人们的消费,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的全面提高,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样就会使社会经济的运行由物——物——物转变为人——人——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根本目的,也正是中国经济学应该研究?闹饕谌莺透灸康摹?(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