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湘学的原道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09:21 光明日报

  朱汉民

  中国人总是将最高的宇宙法则与人文理想称之为“道”。湘籍哲学家金岳霖认为,“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因此,“道”也就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而原道则成为中国学人所追求的最高学问。湖湘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厚思想底蕴与学术深度的地域文化,这种思想底蕴与学术深度的主要依据也就是湘学的原道精神。

  湘学的原道精神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一方面,湖湘之地在上古时期属南楚之地,楚文化中关于天地、自然的种种宗教观念、神话传说,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丰富想象与对天地的求索精神。故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对天地、自然、历史质疑的《天问》,湘学巨子王夫之认为“天道人事尽与此也”。另一方面,汉唐以来不少著名学者流寓到这个充满求索天道气息的湖湘之地,也承传了这一原道的精神传统。贾谊寓居长沙,写下“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的名篇《鹏鸟赋》,唐代柳宗元、刘禹锡流放湖湘时,也分别撰有《天对》与《天论》,表达出他们对宇宙之道的理性思考与不懈探寻。

  湘学的真正奠基是在宋代。古代湘学与宋代道学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周敦颐即是宋代道学的开山祖,也是湘学的奠基人。南宋后期学者真德秀所叹的湖湘“学术渊源之盛”,所举湘学人物包括周敦颐、胡安国、胡寅、胡宏、张等均为两宋时期的著名道学家。而宋代道学的文化使命就是原道,即为儒家的人文价值建立一个形而上之道作为依据。周敦颐所以成为“道学宗主”,就在于他所著《太极图说》为儒家伦理探本寻源,建构了一个“推本太极”的思想体系。而胡宏、张更是秉承周敦颐的原道精神而建构学术体系,他们在宋代诸学派中,独具特色地提出“性为大本”的宇宙本体论,将天道、人道的依据统一在“性”上。而在道学的发展史上,不仅道学的开山周敦颐是湖湘学人物,道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也是湖湘学人。他的学术使命、学术成就也表现在原道上,即一生致力于探求中国文化之道,使之不要玄虚化,而是要回归到具体的、现实的气化世界之中,成为一种“实有之道”。王夫之原道精神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他的道论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的最成熟形态。

  中国社会进入近代以后,思想文化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代湘学的原道精神也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变革过程中继续发展,并且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开一代风气之先的魏源既有对社会变革的感悟与倡导,又有对形而上之道的关怀与探索。他因坚持“以实事程实功”,又由于他倡导道、学、治的统一,故而他对西艺、西学的提倡必然会引起“道”的变革。所以,魏源的原道观念到了洋务派郭嵩焘那里,很快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郭嵩焘认为,三代时期“皆以中国之有道制夷狄无道”,而秦汉以后中国竟“失其道久矣”,而西欧的政教反而是“有道”,承传了中国的道统。因此,郭嵩焘的原道精神就包含着打破文化壁垒,坚持一种兼综中西优秀文化的开放胸襟。这一点,在近代湘学重要人物谭嗣同那里更加鲜明,他的《仁学》始终贯穿着这样的原道观念:融通中学与西学,结合传统与现代,兼收科技与人文,从而为走向现代的中国建构一个新的文化之道。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