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蓝营支持率“微弱领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0日17:42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谢雯报道

   

  民进党:“公投”议题为其加分

  根据民进党在农历春节过后所进行的、1月31日出炉的最新民调显示,目前陈吕配支持率为37.9%、连宋配的支持率为38.8%,双方差距在2.7%的抽样误差之内。与过年前最后一次民调(陈吕配支持度约37%、连宋配约为39%)相比较,近来陈吕配支持度虽有微幅上扬,但两次民调双方支持度差距均在抽样误差范围之内,显示选情仍呈现胶着、拉锯的五五均势态势。

  民进党发言人吴乃仁表示,在选战议题、策略方面,从蓝营这几个月来对“公投”议题立场反复不定,就可以看出“公投”议题对绿营有加分效果,从而引发对方的害怕。因此,在“公投”议题战场上,民进党绝对占有优势,“公投”议题仍会是绿营的选战议题主轴之一,会继续打下去。至于国民党党产、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家产议题,则转由各地方竞选总部来分头进行,不再由全国竞选总部主导。

   52%的民众认为“3·20公投”没必要

  连宋竞选总部2月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若2月2日为投票日,有高达3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连宋配,高于支持陈吕配的25%。

  台湾《联合报》2月2日的民调结果则显示:蓝绿差距缩小,陈吕配支持率略升,以37%的支持率紧追连宋配的40%,差距由半个月前的7个百分点缩小为3个百分点。有52%的民众认为“3·20公投”没必要。

  而台湾TVBS电视台1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连宋配的支持度仍维持在47%,暂时领先陈吕配的35%。

  虽然不同民调出炉,蓝绿阵营的支持率数据存在差别,但总体而言,现阶段蓝营的支持率仍高于绿营。

   47%台湾大学生认同中国人身份

  根据台湾一群被称为“新生代”的60年代生学者所做的一项民调显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大学生占47%,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占15%,而有2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台湾人。有63.6%的大学生认为台湾族群问题严重,而有高达42.6%的人将问题归咎于政治人物。民调也显示,主张“独立建国”的仅占10.8%。#

   民进党承认曾接受政治现金

  台湾“立法院”2月2日收到3封传真信函,署名是目前遭台湾官方通缉的前东帝士公司负责人陈由豪。在“致陈水扁总统的三封公开信”中,陈由豪指出,在陈水扁从政历程中,他曾多次捐献经费,在台北市长选举与“总统”大选中,他更以透过陈水扁亲信或亲赴住所方式,以现金方式奉上政治献金,他呼吁陈水扁公布所有政治献金来源与去处。

  2月3日傍晚,“总统秘书长”邱义仁首度公开承认,在2000年“大选”时,民进党确实接受过两笔分别为500万元新台币的政治献金。

   蓝绿阵营两岸政策纷纷出台

  国亲“驻美代表”袁健生3日首度公布了国亲两党的“两岸政策竞选纲领”,包括“尽快恢复两岸对话,推动两岸领导人会晤机制,签署综合性两岸协议,建立两岸稳定的架构,以及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例如非军事冲突区”等等。

  在经济议题方面,国亲主张两岸经贸合作,发展共同市场;签署投资保障和租税协议;建立空中走廊,推动两岸直航;推动大陆人士赴台观光,带动商机;签署两岸农业、渔业协议;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健全金融制度等。

  陈水扁则于3日在“总统府”中外记者会上,提出参照中东国家和朝鲜半岛等历史著名的和平架构协议模式,由两岸签署“和平稳定互动架构协议”,依循“一个原则、四大议题”进行正式谈判,两岸应确立和平原则,建立协商机制,对等互惠交往,建构政治关系,防止军事冲突。

   “行政院”通过“3·20公投”两项议题

  台湾“行政院”2月4日通过了所谓“强化国防”和“对等谈判”两项议题的“3·20公投”两大题目,“3·20公投”行政事宜也宣告正式激活。

  台湾“行政院长”游锡(方方土)称,此次是依所谓“公投法”第17条规定通过了两项议题,他同时称这与“统独公投”无关,也未违背“四不一没有”的承诺。

  而台北市长马英九发表三点声明强调,“和平公投”的必要性、合法性、正当性都有问题。他也相信,“民意站在我这边”。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