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不缺“小市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10:14 新华网

  今年3月份,天津市将选拔出给市长提建议、为孩子说话、为孩子办事的5名“小市长”。要求“小市长”具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敏锐的观察力,能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还要有英语、计算机、劳动、公关、组织、演讲、写作等等能力。你看这些标准,可以说是学士、硕士、博士生考国家公务员的要求。

  请问:这项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你当年具有“小市长”的能力吗?你现在的子女
做到了吗?如果没做到,你认为你的孩子是低能儿?你还愿意他参加这个活动吗?

  社会舆论纷纷:选“小市长”与“选美”、选“三好生”有何差别?为了5个“小市长”,让100万儿童遭受失败的心灵打击,其心何忍……

  我再请问:“小市长”能够代言谁?举个简单例子。今天哪所学校少了这样检查那样评估?老师叫孩子们怎么说孩子们就怎么说,校长要老师怎样讲老师就怎样讲。老师的饭碗掌握在校长手里,学生想当干部得由班主任说了算。哪5个“小市长”,究竟是谁在教他们说话?说哪些话?他们真的能够代言天津100万儿童吗?

  即使“小市长”能够“代言”百万儿童的心声,哪些有职有权的部门就“买帐”吗?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平时做得怎么样?民间自有公论。现在让“小市长”出面找他们“做事”,我一点不怀疑,这几个“小市长”的“能量”。那是要风有风,要雨得雨,“三千宠爱集一身”,背后是一种“强力”在起作用。比如某某小学生给市长写信,说哪里应该修一座天桥。不出一个月,那天桥真的起来了。这就是那个小学生写信的“功劳”吗?这是市长大人“体恤民情”的“政绩”。当然,这是件好事。但是一件不规范、也不太正常的好事。社会上的好事都叫市长做完了,那些职能部门该拆了庙子喝风去。这几个“小市长”有了呼风唤雨的“特权”,也许更多孩子们的权利却被忽视,甚至被剥夺了。

  “小市长”也有任期制。一旦“卸任”,还能保持一颗健康平常的心理吗?大人们都承受不起的东西,加在小孩子头上,想叫谁倒下呢?有的干部一离开权力,就像拔光了毛的鸡,没活上几年就“过去”了。

  最后一问:这项活动取悦谁?做给谁看?“闻弦歌而知雅意”。依我看来,开展“小市长”评选活动,只要有哪个领导展颜一笑,或者口头上蹦出一个“好”字,那“含金量”就高了,就可以做“锦绣文章”了。有的同志“研究领导”,把穴位“掐”准了。

  长期以来,教育问题多多。近视眼、豆芽菜、小胖墩、“黑网巴”、坐台、出走、自杀乃至性暴力……旧的未去,新的又生,当然也解决了一些,但是远远不够。未必这些问题,要等“小市长”产生之后报告给市长再来解决?今天树这个榜样,明天立那个“标兵”。昨天说要助人为乐,今天就变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搞教育就像搞运动“大呼隆”,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集体参加”、“层层选拔”,少有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的,所以失败的也多。

  教育核心两个字:“公民。”很多东西都在里面了。公民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公民精神是一个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巨大的动力。

  比较而言,今天我们确实缺少这种精神,证据便是评选“小市长”。这个节目是“大人们”为孩子们“安排”的,实质上,也是为每一个成年人安排的。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中国的官员队伍太庞大,百姓快招架不住了。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却不是可观的。明乎此,我们的教育该做什么,也就明确了。(傅一河)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