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话:娱乐爆炒——“炒煳”的是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10:1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采访者张楠本报记者

  受访者蔡天新艺评人

  近日,一连串娱乐圈的“炒作”新闻彻底把受众“炒煳”了,以至煳到没有知觉。这种已到了受众反应冷漠麻木以至幸灾乐祸和娱乐新闻爆踢的“连环炸”式的热闹成了极鲜明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的对比。面对此,也不知下拨娱乐“爆炒”需要再升级呈“原子弹威力”,还是偃旗息鼓另想办法。面对国内越来越“畸态”的娱乐报道,我们要如何看待———

  张:国内娱乐新闻报道正与港台迅速“接轨”,像时下这么密集的爆炒八卦几乎变成娱乐“主流报道”的情况还真越来越严重。你怎么看?

  蔡:媒体的娱乐报道介入日常生活最深入,是普通百姓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内容之一。港台的娱乐报道一向本着“博人一乐”的宗旨,就是想为紧张压力下的公众提供一种释放,但时下有些报道是在迎合市民偷窥、传言等畸形消费心态,有些报道为挖取“卖点”,甚至不惜在道德法律边缘上“玩火”。

  张:你怎么看时下最“火爆”的崔永元“骂”冯小刚的娱乐报道?

  蔡:先不说我,这篇报道出来,我观察了一些公众的反应,大人都不屑地一笑,认定“又是炒作吧?”还有人甚至怀疑,崔永元骂得那么狠,说不定是和冯小刚联手炒作《手机》,不然为什么他不在《手机》公映的第一时间站出来,偏偏选中《手机》第一轮放映结束时?而我对这种个人攻击式的所谓“文艺批评”也持怀疑态度。

  张:崔永元都不顾自己是公众人物骂出那么“誓不两立”,恨不得“血洗冤情”的情绪,怎么公众反而会得出他们联手炒作的结论?

  蔡:因为这种娱乐炒作太多了嘛。眼前就有一个例子“珍妮·杰克逊露胸事件”,先是把事做出来,然后说是“意外事故”,坚持了没两天,就爆出是“一手策划”。时间一长,受众也不是弱智。而且这种惯性思维还真不能怨受众,是那些一天到晚恨不能踢爆个“原子弹”的娱记和拼了命想赚钱的娱乐业老板培养的。

  张:我当时听人猜崔冯联手炒作这一议论时,突然想起若干年前媒体曾登过一篇狠批王朔的文章,当时也很轰动,结果事后才得知那是他自己写的。虽然让人心里有点被愚弄的感觉,不过这方法还真管事,要不这么多年还记得。

  蔡:记得法国特有名的社会学者布尔迪厄说过,他说记者有特殊的眼镜,他们能看到公众看不到的另一面,但他们选择的是以受众好奇心为原则。他们以这种思路特别轻易地和受众达成一个共识,然后把他们的思想意识及观点强加给整个社会。所以,我们娱乐报道“接轨”,接出掺假没法控制,漫骂没完没了,炒作传言随意,花边八卦无奇不有,就是传媒缺乏自律的危险倾向。

  张:我曾听一个台湾新闻主播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能做的事反而是不断提醒受众你们看到的不是全面的事实,要有自己的判断。可见有些娱乐报道真实性的可信度,已经让公众没法相信了。公众在接受这类新闻时,还得自己判断,这就像现在想当合格消费者,你还得是个打假专家一样。

  蔡:有些娱乐传媒在异化新闻资源的同时,也异化了自己和受众。我昨天还看到有电影圈里的人出来说崔在“骂杀”中国电影,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崔永元这篇谈话根本算不上是电影批评,他大多数涉及《手机》的言论都属于自己情绪的发泄。若把这种方式界定成“尖锐批评”,对中国电影起不了任何作用,电影圈根本没必要“接招”。

  张:可媒体高兴啊!先不看别的,这样的“爆料”求之不得,没料的时候还要用各种“传言”来“造料”呐,没见这篇访谈的转载率多高啊。

  蔡:是啊!而且时下娱乐媒体“造料”有两大特点,一是目标对准圈内重量级人物;二是“爆料”越离谱越好。我有时很佩服某些娱记的想像力,看他们“爆料”已经赶超港台娱乐新闻“博人一乐”的效果,让人看过恨不得“爆笑”。

  张:比如看某星的公众印象是家庭和睦就爆他和“某女子有染”;某导的公众印象德高望众就爆他“品行恶劣”;某星的公众印象是感情忠实就爆“他实际是个花心大萝卜”……,不只是想吸引眼球,简直就想炸瞎你的眼睛。

  蔡:我们承认娱乐圈也是产业,老板将“产品”也就是艺人身上的每一点都当成“卖点”,最大化地推销出去,得到最大化利润,在商业规则中天经地义,无可争议。梅艳芳至死都被公众消费着,这是没法指责的商业游戏规则。所以艺人虽然在公众眼里是自由的个体,但实际是公司老板的利益操纵着的获利产品。

  张:此外,娱乐媒体也是娱乐业生产环节的一部分。

  蔡:所以,人们一直在呼吁媒体自律。但在当今市场化的社会中,连消费者也难不卷入其中。有些娱乐媒体越走越远,但一边不满一边喜欢的阅读需求,反而推动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发展。因此,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媒体和受众共同反思的现象。

  张:媒体是社会良心,某些娱记为了煽情抛弃道德良知,那些误导公众,谋杀传媒公信力的膻腥八卦文化还是要靠娱乐传媒的自律来阻止。

  蔡:既使是圈里重量级人物的“爆料”,娱乐传媒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当然,选择和判断是在以娱乐的态度对待娱乐的基础之上。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