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着力解决证券市场股权分置问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10:30 华声报 | |||||||||
中国政府开始着力解决制约证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股权分置问题。 最近,《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规范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的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
目前,中国的上千家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即上市公司的股份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非流通股主要是国有股和法人股,而流通股主要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购入持有的股份。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约占三分之一的比重,其余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形成了股权分置问题,目前已制约了证券市场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峡水利股份公司总经济师曾刚博士分析说,在同股不同权、同权不同价的股权分置的情况下,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大股东的利益和股价就没有紧密联系,而小股东主要靠股价上升获得投资收益,大股东和小股东由此产生利益冲突。大股东利用控股的地位,能够在股东大会上取得简单多数使其计划得以通过,形成一股独大局面。中小投资者在国有大股东和法人大股东面前基本没有话语权,面对非流通股股东侵害其利益的种种做法无能为力。这一制度上的缺陷是造成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护的根本原因。 由于国有股及法人股无法流通,真正能流通的股票市值仅占GDP的一成多,使得规模本身就不大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规模更小,不能充分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更无法发挥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股权分置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 三年前,中国曾试行过以市场价减持国有股,使不能流通的股票可流通,但因减持的国有股股价过高,受到投资者的抵制,中国股市开始了长时间的大跌,从2001年高点最高下跌40%,市场投资者亏损惨重。 随后,中国政府部门及时停止了按市场价减持国有股的做法,中国的学术界、证券界对此也进行了广泛讨论。目前,各方均认识到,股权分置问题及其如何解决事关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 证券分析师刘华认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日益迫切,已成为目前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突破口。他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激活之时,市场的总股本只有4143.93亿股,非流通股也只有2609.95亿股;但到2003年11月,非流通股的总数已达到4141.06亿股,相当于2001年6月的股本总额。非流通股大规模地快速增长,在市场上注入更多的行政因素与更大的非市场力量,将使市场的内在矛盾日益累积并且越来越难以解决,阻碍中国股市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有关专家认为,《意见》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意见,显然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兼顾了多方利益。对股权分置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意见》特别提到“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银河证券公司的吕刚认为,在中国政府日益注重保护公众利益的今天,投资者可以预期具体解决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出台,使中国股市恢复其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的本色,并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而发展壮大。(来源/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