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提案”新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12:21 云南日报 | |||||||||
云南日报网 14日上午,省政协提案委会议室内热闹非凡。提案委员会成员集中精力起草本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很激烈。一位中年女委员大声说:“我建议在报告中要重点突出‘三农’问题,从中央到省里都把农民增收问题看作重中之重,这也是所有委员都热切关注的,这类提案数量多、质量高,应该有所侧重。”她言词缜密,引经据典,
据介绍,汪叶菊委员平均每年提交4个以上的个人提案,参与集体提案更是不计其数。由她执笔完成的提案多次被评为优秀提案。汪叶菊与大家交流了写提案的心得。她说:“要有政治责任感,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思考,具备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一次,她偶然听到朋友说解家桥铁路道口管理混乱。她把这事记在心里,留心观察,然后又几次到现场访问周边的居民群众,形成了今年的第一份提案。 去年,汪叶菊三次到禄丰县的山区苗寨和彝寨做社会调研,发现村民小组长选举时竟无人报名,她意识到民族贫困地区缺少领导人才,难以形成核心领导集体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她由此完成了一个提案。 早上的会议结束后,汪叶菊匆匆离开会议室。她告诉记者,她要为下一个调研课题做准备。“下回再告诉你新故事吧。” 本报记者 雍明虹(云南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