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易其稿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竣出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18:46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记者吴锦才、周玮)我国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经过11年努力终于告竣,于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用“终于出版”评价这部词典的重要意义:这部词典的问世比预期的时间长了许多,主要是编纂的难度太大。我国自改革开
15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词典首发式上,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的人士表示,百名语言文字专家历时11年、九易其稿,奉献出这本以“规范”为己任的词典,是对词典出版做出的重要贡献。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全面体现落实了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比如严格按照汉字规范标准审订字形,严格按照《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词形”,严格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注读音,部首和笔画检字等全部按已有的规范处理。如果前后公布的规范标准有不一致的地方,按国家语委意见,以后出的标准统一协调处理。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有不少方面还没有规范标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从语言实际出发,根据语言文字的社会性特点,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处理。 为了全面落实“规范”的具体要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设立了“提示”项目,讲清某些规范的情况,发挥促进语言规范的作用。比如,在“另”的有关词条中提示说:“‘另’不是‘零’的简化字,‘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能写作‘另’”。在“内地”词条下提示:“‘内地’的反义词不是‘外地’,而是‘边疆’或‘沿海’”。 这部词典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众多词条下,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这12个类别,标注了“词性”。 这部词典体现出注重实际、与时俱进的特点,全书收单字13000个,收词目68000条,而词目中当代新词语、新义项就超过4000条。词典还注意吸收时代共识,体现到词义的解释中,如在“熊掌”词条中明确提示:“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有关法规禁止把熊掌列为食品。”在“虎”的条目下加注了“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