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漫笔:“空降兵”悬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5日21:5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2月9日,原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带着一份荣誉总裁证书“心情十分伤感”地告别了他为之工作了10年的地方,投奔2003年在中国IT业异军突起的盛大集团任盛大网络总裁。唐骏在微软期间的工作得到了相当高的肯定,但他依然没有逃脱和几位前任一样的命运———干了两年就走人。唐骏给出的离开微软的理由是:“我只想有这么一份工作,每天早上一起床我就有激情想去上班。”这个理由相当地模糊,而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玻璃天花板”也许才是他选择离开的真正动因。
“哪怕你做到大中华区的总裁,对于美国公司总部而言,依然是公司战略的执行者,几乎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成为制定这些战略的参与者。”前微软中国副总裁刘博的体会颇具代表性。在很多人眼中,在外企工作的职业经理人,无论怎样地出色,永远难以到达企业的“顶层”,而这层“玻璃天花板”就成为他们离开外企转投国企或民企的重要原因。 当外企的“玻璃天花板”阻断了职业经理人自我发展的空间,成长中的中国民营企业便成了他们职场转型的又一大选择。走过了创业“初级阶段”的民营企业正渴望一种新鲜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第二次乃至第三次飞跃,而他们对具有国际视野和正规化管理运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但一个外企职业经理人能否适应民营企业的环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是他和创业者之间的强强联手能否产生1+1>2的效应。唐骏和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谈了三个小时,就做出了加盟的重大决定,毫无疑问,他们在公司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等方面达成了相当的共识,但观念上的合拍并不一定导致具体工作中的相辅相成,二者能否和谐共处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其次是他能否和公司氛围相融合。陈天桥的求贤若渴是建立在他迫切希望改变盛大的“家族制”现状基础上的,而要妥善地驾驭这样一个“家族味”很浓的公司的转型,对早已习惯了在外企秩序井然的平台上运作的唐骏来说绝非易事。来自外企的职业经理人大多具备开放、直接、雷厉风行等个性特征,这些风格在各方利益错综复杂的民企里面却有可能举步维艰,因此在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两难选择中,唐骏的路并不会一帆风顺。 蜜月期过后,才是真正过日子的开始。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像唐骏这样从外企的“玻璃天花板”下走进民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将会越来越多,而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民企能否借助这些训练有素且视野开阔的“空降兵”实现自身的跨越和突破,则是一个颇具悬念意味的命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