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民工省会生存就业状态调查-1:在艰难与希望之间行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01:16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葛彪 实习生 杨彦辉

  编者按

  传统意义的新年还没有过完的时候,城市里就已有一拨又一拨的农民工涌入。新一年开始,他们满怀着新的希望。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近日,本报记者与省会上百名农民工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记者倾听着他们的诉说,为他们在这座城市中遇到的艰难忧心,也为他们始终充满憧憬的执着感动。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共同审视和关注农民工的生存与就业状况。

  生存故事:打工,为希望漂泊

  中国人本来就有安土重迁的传统,土里刨食的农民也多是出于无奈而出来打工,补贴家用、筹集药费、供养子女上学,每个农民工身后,都有一个苦涩而充满希望的故事。

  单大妈已经50岁了,河南驻马店人,她沧桑的脸上满是风霜留下的印记:“岁数大了,只好找些保姆一类的活计。”今年是她第四年来石家庄找工作。说到原因,她叹口气:“唉,小儿子有病,每年要很多的医药费,老头子身体又不好,没办法。”后经记者了解,单大妈从初五到石家庄市以后,一直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夜,夜间经常被冻醒。想想孩子的病痛,想想往家里寄钱的幸福,她又裹紧衣服,带着憧憬在寒夜中睡去。

  四川内江的小杨经历了两年的打工生活,他跟记者一般年纪,他很坦白地讲了自己打工的目的:学点技术,挣些钱成家,攒些钱做个小生意。

  点评:如同风中飘絮的农民工,对他们来说,找工作的压力与沉重的体力工作、低微的收入都还无所谓,他们更需要的是城市的接纳。

  内心诉说:歧视,让我心太寒

  “曾遭遇白眼、呵斥。”很多农民工兄弟都曾这样诉说。安徽的小何直言不讳地说:“人们通过穿着打扮就可以认出我们是农民工。这很正常,没有钱买好衣服,工作时衣服一转眼就变得脏乎乎的,整天忙忙碌碌,哪有太多时间洗衣服?我们的收入和工作环境决定我们看上去就是民工。”

  小何说,坐公交车、进饭店、去超市,总会遭到有人别样眼光的审视;更不能容忍的是有不道德的人对农民工无端臭骂,一些难伺候的老板更是如此。记者采访的一些民工表示:干工作再脏再累也没事,就怕在城市中受到歧视。同样是人,频遭白眼的感觉让一些民工的心都凉了。

  农民工赵玉清对记者说,或许,大多数农民工缺少的不是好的身体素质和向上的思想,而恰恰是社会的理解和关心,甚至,他们最渴望的是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民工们在城市里每天重复着简单沉重的工作,他们说,我们希望城市的认同,希望能平等生活在这片天空下,希望这个城市的包容:“我期待,身边不再有歧视的眼神。”

  点评:可以说,农民工提供的劳动,让我们的城市更干净、更漂亮,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舒适。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的劳动已成为我们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他们得到的,更不应是白眼与辱骂,而是尊重与关爱。

  打工苦闷:求职,遭遇多少痛

  欠薪,挥不去的痛

  2003年,欠薪无疑是点击率非常高的词汇,在这一年里,省会上演了一幕幕讨薪的辛酸故事。农民工本来就属于弱势群体,挣着并不高的工资,而就是他们这些血汗钱,却也不知被多少黑心老板吞没。

  记者在裕华路地道桥头,看到老吕在寒风中摆弄着双手,他来自山东德州,是第二次来石家庄务工谋生。为供两个上高中的儿女,他只身外出,目前他和几个人挤在3元住宿一晚的小旅店里,每天坐在桥头等老板招工。提到欠薪,他无奈地笑笑说,“如果一个农民工没遇到过欠薪,那他就还不算是真正的农民工。”谈到去年在石家庄忙碌一年毫无收获,这个两名孩子的父亲眼睛里闪着泪光。

  带着家人的希望,他和几个工友在省会东三教一个建筑工地干活,老板先是承诺按月发工资,但只干了一个月,老板以活干得不好为由,拒绝给老吕和工友们发放工资。无奈,老吕离开了,随后就听说一工友因向该老板讨要工钱被痛打一顿。

  点评:“我们有什么办法?”碰到黑心老板,大多数农民工都表示会自认倒霉。农民工们问:我们付出了艰辛劳动,为什么总被欠薪困扰?在省会上演过无数次的“跳楼秀”映射出的尴尬,不是来自农民工,而恰恰来自社会。帮助他们是我们的责任,谁都不能推脱。

  合同,无奈何的痛

  来自安徽的李正在某建筑队打工,老板是他的同乡。他一到工地便签订了劳动合同。虽然工作辛苦,但他每两个月都能领到工资。可以说,李正算是幸运的,但很多农民工却只能“黑”着打工,没有合同,更谈不上保障。

  不签劳动合同,为“欠薪”埋下祸根。河南农民工郑志坚无奈地说,“我们是想签劳动合同,可用工老板不跟我们签。况且有些小的建筑队、装修队本身就没有营业执照,人家用的就是咱这廉价的劳动力。为养家糊口,我们也只好干没有名分和不保险的活计了。你想,连吃饭都成问题时,谁还在意签不签合同?”此民工的一番话发人深省。

  点评:有关部门应当加大查处的力度,看看哪些用工者没有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前期的工作做细了,每到年底的欠薪问题也应当会大大减少。

  记者调查:就业之路不好走

  据记者调查,在省会务工的农民工大致从事以下行当:建筑装修、搬运搬家、饮食服务、家政等,这些工作大多属于低收入的工作,收入在每月200元至800元不等,平均月收入在400元左右。目前,省会还没有专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的正规场所,除了那些投亲靠友的民工,其他农民工兄弟在哪里找工作呢?

  上“合法黑中介”的当

  很多初来乍到的农民工多有到职业介绍所找工作的经历,那也多是一种被骗的经历。湖北黄冈的刘建鹏去年在石家庄火车站一职业介绍所找工作,工作人员倒是满热情,说交80元钱后绝对可以找到工作。钱交了,刘建鹏也应聘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了解到,自己不会成功,或者是应聘单位和职介所原本是老相识,或是职介所从招聘信息上抄来的应聘信息已是老皇历了。刘建鹏先后去过4个职介所,极低的成功率和职介所工作人员的冷热脸,让他对这些“合法”的职介所失去了信心。钱没挣到一分,却向职业介绍所交了很多钱,和他有过相同经历的农民工不胜枚举。

  在“非法”劳务市场寻找希望

  走在联盟路、中山路上,你可能会留意到,不少农民工装扮的人在街边驻足。这里就是一些分散的农民工劳务市场。胜利街与裕华路地道桥交界处,有一个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是一个“非法”劳务市场,每天约有数百名农民工守候在此。每有雇主来找工人,总有一大群农民工围上来。他们能找到的是一些脏累的工作,收入很低。由于省会没有正规的农民工职业介绍场所,“非法”劳务市场就成了他们寻求工作的惟一门路。

  建议:据记者了解,很多在省会的农民工,找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非法”劳务市场。而现实是,一方面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用工者找不到需要的农民工。城市能否成立官方组织的机构,专门为农民工与用工者搭桥,同时,有关部门也应严厉查办骗人的“黑中介”。

  谁为农民工提供教育机会?

  “来城市打工有外出务工证吗?身份证有吗?”面对记者的问询,很多来石找工作的农民工很茫然。由于劳务市场不规范,很多农民工都是只身来打工。

  据一位劳动部门人士介绍,很多民工普遍缺乏基本务工常识,他们大多抱着碰运气的想法,结果很多人被黑心老板利用。该人士认为,应有相应组织,登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详细情况,此举也会对社会治安起到促进作用。虽然有关部门为农民工发放了外出务工证,但由于农民工求职市场不规范,很多证件在求职中并不被提及。

  记者抽样采访得知,80%以上农民工只有初中文化,不熟悉法律政策,绝大多数人不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农民工输入输出地,也没有为提高他们的务工常识做更多工作。

  建议:面对农民工,有关部门是否可成立专对农民工的教育组织,以此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样,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工,更会是我们的城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