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录艾滋村是一种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6日09:32 新京报

  自由摄影师卢广三天前获荷赛奖,此前三年间,他30多次走进河南艾滋病村,将帮助病人当成个人使命对话人物卢广,自由摄影师,做过工人、职员,开过照相馆和广告公司,曾自费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摄影研究生班进修,擅长社会纪实摄影。主要作品聚焦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西部大淘金、吸毒禁毒、小煤窑、艾滋病村、京杭大运河、三峡、青藏铁路建设、非典等。作品屡获国内外奖项,曾于2002年获中国新闻摄影金奖,2003年获中国当代摄影师银奖。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2月13日晚,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通称“荷赛”)的结果在荷兰揭晓。中国自由摄影师卢广一组“河南艾滋病村”的照片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武汉晚报的摄影记者邱焰的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获得日常生活类三等奖。据称,两位中国摄影师同获荷赛奖并无先例(昨日本报目击版及地球周刊曾对两位中国摄影师及本次荷赛获奖作品进行详细报道)。2月14日,身在法国进行工作访问的卢广,在电话中向记者讲述了他和艾滋病村的故事。

  卢广第一次走进河南艾滋病村是在2000年,此后3年间,他30多次走进艾滋病村,拍摄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纪实照片,也为当地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做了很多事。题材征服评委获奖也看运气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恭喜您荣获荷赛大奖。我相信,这个奖项是世界上无数新闻摄影记者的梦想,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奖消息的?

  卢广(以下简称“卢”):昨天上午法国时间11点,就是北京时间18点,我恰好去伽玛图片社,这家图片社的工作人员我都比较熟悉,恰好他们都在网上看荷赛的直播,我走进去的时候,刚刚揭晓我的片子获了一等奖,他们都跑过来向我祝贺。记:当时你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卢:不敢相信!我赶紧进去看了一下电脑,这才确信。我太高兴了,这是我的一个奋斗目标啊。记:这个奖,对你来说很重要吗?卢:不是说得奖是否很重要,但是得奖对于我来说,是对我付出的一个认可,也是对我的摄影(水平)的一个阶段性的认可。荷赛强手如林,全世界摄影者的一个目标,所以这个奖,我也很看重。记:这个奖在你的意料之内吗?卢:应该说这组片子从题材到拍摄都比较好,包括伽玛图片社的几个负责人此前都对我说,你的片子应该能得奖;但是这个奖是不能预料的,也要看运气,中国每年参加荷赛的片子都有四五百组,但是获奖的少之又少。记:这次获奖,你觉得是什么东西征服了评委?卢:艾滋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对于艾滋病的了解还真的很不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它的危害,中国是个很大、人口很多的国家,如果这一块工作稍有疏忽,后果会非常危险。记:这是你亲身体会、亲眼看到的一个感触?卢:是的。艾滋病村是一个事实记:正如你所说,你选择拍摄的艾滋病题材,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你觉得这些照片给那些不了解中国情况的外国人看了,会不会引起对中国的一种不好的误解?卢:不会,其实现在国外很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在艾滋病村,也经常碰到国外的记者去拍照。国外的人看到了我的这些照片,可以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来共同参与帮助这些艾滋病人,这对有效控制中国艾滋病的传播和治疗有益。记:在一些人眼中,可能这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卢:艾滋病村的存在是一个事实,我用镜头反映了这个事实,而且这些照片的传播会给艾滋病村本身带来更多福音。我们对艾滋病,对艾滋病村知道的越多,对它的恐惧也就消除得越多。就像SARS一样,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很多人问我,卢广,你的关于艾滋病村的照片这么恐怖,会不会让人们产生更大的恐慌,更加歧视它而不去关爱这些村庄?我说不会的,我觉得只有大家认识了它的可怕,才能去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它,最可怕的是对它的麻木和置之不理。记:你希望自己的镜头能够唤醒人们?卢:我是一个搞摄影的人,我觉得我有责任用镜头记录这些东西,和国内一些报社的摄影记者相比,我受时间和题材的限制少一些,所以我希望自己在这些方面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多去几次,多看看他们,帮帮他们。三年来每月去一次记:你去过多少次艾滋病村,看到过多少这样的病人?卢:30多次。2000年第一次踏进去以后,这三年来,我每个月几乎都会去一次,在那里住上几天。记:作为一个拍摄者来说,拍摄这样一个题材,可能去一次,住一段时间就够了,你为什么要去这么多次呢?卢:因为那里的情况不断在发生变化。开始的时候,只是因为在北京发现了一个求医的艾滋病儿童,我想去拍摄他的生存状况,去了之后我才发现,那里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而且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助。有那么多的孤儿,需要上学的机会。现在艾滋病村已经成立了两个关爱之家、两个学校,这些都是在社会的捐助和关注之下办起来的。前段时间,我参与的中国艾滋基金会也准备再多办一些关爱之家,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人手去帮助他们,所以我经常去。记:这么多次去艾滋病村,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卢:本来这些地区就是很贫困,人们因为贫困去卖血,因为卖血而得病,又因为得病而更加贫困。最难的是,很多病人情绪很不稳定,因为得这种病他们很难说出来,只能默默承受着得病的痛苦。记:你希望用镜头在那里找到什么呢?卢:最初的目的,我就是想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我关于艾滋病村的照片在50多家报刊发表,后来我又不断去发现更多的艾滋病村。记:每个月都去艾滋病村,你的费用怎么来?卢:在国内,做自由摄影师稿费比较低,我一般都是从北京坐着火车硬座去,住旅馆我住三四十块的,还住过五块钱一晚的,拍照要钱,我就用便宜的负片。记:到艾滋病村这么多次,你一共拍摄了多少张片子?卢:一下子说不出来……几百个胶卷吧。记:我看过很多你关于艾滋病村的照片,非常震撼,你的镜头里有死亡者,即将死亡者,老人,孤儿……我难以想象你拍摄这些照片时候的心情。卢:老实说,每到一个村庄,每到一个艾滋病人家,我的心里都是非常痛苦的,我总是在对比,我的情况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很愿意掏光我的钱袋,去给他们治疗,送他们的孩子上学。艾滋病家庭需要安慰关怀记:除了摄影,你在那些村庄里还做些什么事?卢:我想去看看孩子们上学的情况,再到一些新的(艾滋病)村庄,帮着做一些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村民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防治情况。最重要的是,很多的艾滋病家庭,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去安慰。我们去了以后,说一些安慰的话,鼓励他们好好生活,减轻一些他们的痛苦。有一件事情对我影响非常深刻,一次我到一位艾滋病村民家里,他老婆得了艾滋病,他拿出一张当地领导的名片,讲起名片的由来:一年前,他在另外一个村庄见到了这位来考察的领导,他跟领导说;我老婆也得了艾滋病,你能到我们家去看看她吗?那位领导给了他这张名片说,我现在没有时间,我下次来,一定去你家看望她。事隔一年,现在他老婆要死了,他拿出来这个名片,叫我打电话给这个领导,问他有没有时间来看他老婆一眼?我替他打了电话,领导说,没有时间。听到这个回答后,这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汉哭了。我当时就感受到,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怀他们,哪怕是来看一眼,说上几句话,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从那以后,我就决定经常去看望他们,跟他们聊聊天,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记:这些已经超越了摄影本身,是吗?卢:对对,这些已经完全超越了摄影本身,或者说,摄影的目的已经退到很次要的位置。现在我会接到很多来自艾滋病村的电话。前两天一个病人打电话跟我说,卢广,我们可以吃到政府发的免费药了,我听了很高兴,第二个消息就不好了,他说我们这里的孩子上学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听了之后又很难受。我能够感受到的是,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他们,做了越来越多的工作,他们的情况慢慢在好起来。记:帮助他们的工作,你还会继续做下去吗?卢:会。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去做,我是艾滋基金会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我还拍摄了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自愿到艾滋病村帮助这些孤儿读书,我也拍了好多孩子在关爱之家的生活,他们很开心;还有一群孤儿曾到天安门参观,我跟着拍摄,和他们一样高兴。我觉得我的镜头会一直记录下去,希望记录到他们更幸福的生活。用镜头记录是一种责任记:你拍摄的其他很多题材也都相当震撼,包括去年爆发的SARS,在北京,你是进入SARS病区拍摄的头两位摄影者。你并非一个带着拍摄任务而去的摄影记者,为什么你要进去?他们又怎么会让你进去呢?卢:这样关键的疫情爆发时刻,我觉得记录下来是我的一个责任,我跑到一家胸科医院急救中心,告诉他们我要进去拍摄,他们说,你要进去干什么?我说,你们医生敢进去抢救病人,我怎么不敢去?就像在战场上,怎能没有战地记者的出现呢?他们不同意,怕出事不好交代,我跟医院院长争执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才同意我拍摄,第二天我想跟救护车去拍摄,他们无论如何不同意,最后,我拿出了我前一天在他们医院拍摄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看了之后,激动地拉住了我的手,同意我跟车拍摄。记:可能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做自由摄影师,拍摄这些社会题材,你觉得是什么东西在吸引你?卢:我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而镜头可以帮我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告诉更多的人,唤起他们更多的注意力,解决一些问题。我希望自己的镜头能够把更多的人疾苦表现出来。记:你选择它是为了乐趣么?卢:拍摄已经超越了它给我带来的乐趣,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应该把这个社会的现实,美好的,有污点的,都大声说出来。本报记者姜英爽广州报道(来源:新京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