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倾斜 “三农”迎来新机遇 春风先暖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07:26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张桂英

  犹如一缕春风,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份包含22条具体意见、因涉及多项惠农政策而被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将农民增收提升到“重大的政治问题”的高度,意味着让农民富裕,已成为全社会责无旁贷的使命。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的“三农”工作已经迎来了真正的春天。一则,今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方面的投入将增加近300亿元,增长20%;二则,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传出有关“三农”的“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市场回暖政策倾斜 “三农”迎来新机遇

  自1998年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可谓一直在两大考验下艰难前行,一方面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令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种粮收益不断下降;一方面入世后国外优质农产品对我省农产品产生的市场冲击日益显现,更加剧了增收的难度。而今年,形势变了——

  由于总产量连年下降,我国粮食供大于求的状况正在转变。去年秋季,以大豆为引领的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的恢复性增长,对我省这个粮食主产省份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必将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去年秋冬,仅大豆一项,我省农民就因价格上涨而多收入45亿多元。

  政策层面的消息更令人振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措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集中力量把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主要用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身上。中央将启动规模宏大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对推广良种给予补贴,对主产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等等。农民人均收入增5个百分点

  今年我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增5个百分点。自2002年我省农民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去年农民纯收入已实现了5%的涨幅,创出历史新高,达2525元。在此基础上,再增5%,即126元,难度无疑要加大。但目标的确立不仅仅来自愿望,更有措施做保。

  今年我省将致力于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着力发展“两牛一猪”等竞争力较强的养殖品种,集中做大叫响33个绿色食品品牌;培育和发展亿元以上的绿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30家,促进绿色食品的全面升级,让畜牧业、绿色食品发挥更大的增收作用。同时,力争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进入我省从事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使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突破1000家大关,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5%,带动农户160万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目标。二是全面布局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挥我省特长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增加农民的种粮收益。

  第三,通过发展和壮大劳务经济,让农民增收。今年全省要转移农村劳动力350万人,劳务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创收560元;畜牧业产值要达到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绿色食品要力争实现销售收入210亿元,增长10.5%。“减负”又“直补”让种粮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多收少支,一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两条主线。“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将新增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触及诸多深层次问题的“一号文件”,体现出前所未有的支农力度。

  尽管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已使我省农民负担大大降低,但今年我省仍将采取多补少取的方式减轻农民负担:全面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建立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制度,把对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继续加大粮食促销压库的力度,作到新库存不增,老库存下降,把节省下来的粮食风险基金用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而对降低税率造成的财政支出缺口,各地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今年起,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乡,每个乡至少有一个村,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一事一议”制度和办法。一个个实实在在在的行动,为伴随新年而来的历史机遇赋予真切的现实意义。

  (黑龙江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