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0:30 光明日报

  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创新发展观。它要求我们在观念层面既要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更新价值观念,又要摈弃“唯生态主义”的偏颇立场,代之以科学合理的实践观念;在实践层面则应强化制度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建立新型的科技运行机制,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实现在保持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前提下的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与科学技术的新范式。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本质是人的劳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动实践与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利益高于一切,它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即主客体关系和整体、部分的关系)来确立其价值观,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是多维的,既有经济评价尺度——生产力标准,又有环境与生态评价尺度——维系生态多样性、合理而持续地利用资源,突出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一致。而两个系统能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类生态理念的形式和干预生态系统的程度、方式、方法和手段,取决于将二者融为一体的中介环节——技术系统。为此,需要我们坚持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立场,对传统的科技观作出全新的价值选择,实现现代科技发展的范式转换。首先,要顺应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确立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广泛利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不同理论和方法,综合地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规律,形成一系列边缘性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新学科,为预见和预警人类动用技术力量改造自然的长远影响和后果,为正确评估人类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矫正高新技术的价值取向和使命意识,注重技术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同化整合、协调发展,通过技术体系核心的转移和技术结构的合理重组,从整体上推进现代技术体系从建立在经典物理学基础上的硬技术体系向建立在现代生物学基础上的软技术体系的转变。前者因趋向于对自然整体采取支离分割的方式研究,决定了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往往违反自然过程的流动性、循环性,造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而后者则以生物技术为主导,具有与生物圈进化过程相协调的和谐性质,能够把握生命整体与其环境的复杂关系网络,通过改造生物体使之具有新功能、新性状,去主动地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并能与其他高科技协同作用实现对生态过程的动态监测与合理调节。因此,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生态系统的闭环系统原理,深入到“自然—科技—经济—社会—人类”这个更大的复合系统中去认识和把握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支撑与协生关系,建立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主导技术,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技术保证。

  二、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杠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转变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取向,而且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去变革实践手段,更新实践模式,通过创新新的技术形式,自觉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生产实践的质的飞跃。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其持续发展应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的高速高效的发展,而高速高效发展的前提是能够获得环境越来越大的支撑力,是发展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用先进生产力取代、改造、淘汰那些资源消耗率太高、制造环境污染太大的落后生产力。不断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实施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维护经济增长的生态潜力,应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进行生态技术创新,即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出以获得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态工艺技术。通过大力发展和应用节能技术、洁净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闭路循环技术等,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稳态反应能力以及社会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方式由原先以物质和能量的高消耗、低产出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传统生产工艺,转向低消耗、高产出和废弃物还原利用的生态工艺,进而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由资源攫取型向深层次的资源再生型转移,实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全新的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以确保“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良性循环,走一条生态效益型的经济增长之路。其次,要积极支持高新技术的“绿化”,开发高新技术的生态功能。高新技术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为绿色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频繁创新,将不断为增强对工业、交通的能源与材料低耗的智能控制提供手段;生物工程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将对生物遗传疾病的控制与治疗、生物多样性的再造、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生态过程的有效调节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保障,从而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革命性进展。稿件来源:光明日报(来源:光明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