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500多份问卷调查显示:防“艾”教育流于形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7日10:57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讯本报 2月11日推出了问卷调查,在5天中,共收到读者来信及网上调查526份。统计的数据反映出目前市民对艾滋病病人及其病毒携带者的心态,暴露出我国的宣传教育流于形式、缺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昨日,小君君出院回家了。小君君的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还要接受抗病毒治疗。只要控制的好,没有感染上并发症,小君君和正常的孩子是一样的。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看着如今活泼可爱的小君君,再想想去年9月她发病时的情形,父亲陈伟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宽慰。

  如今,陈伟心里已在盘算着找份工作,解决生活费的问题。昨晚,陈伟在电话里谈起了这个想法。陈伟说,他持有汽车B照,有十几年的驾龄。他希望有好心人能提供一个司机的岗位。

  小君君出院回家了,但她及其这家人留给我们的关于艾滋病的话题并没有停止。在中国,艾滋病的防控任重道远。

  专家解读问卷调查

  就本次调查所得的数据,记者采访了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121联合行动项目的志愿者叶大伟和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赖文。他们认为这次调查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国老百姓对艾滋病及其预防等有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中,他们都提到了政府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现状、老百姓对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观念。

  从课堂上了解艾滋的只占5%

  从对艾滋病了解渠道的调查数据看,从课堂上了解到的只占了5%,而从媒体网络上了解到的占到90%。

  艾滋宣传流于形式,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

  赖文说,在对艾滋病及其防控的宣传方面,90%的数据体现了网络和媒体所起的作用,但媒体关注的主要是艾滋病方面的新闻,宣传上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分析中,赖文提到另一项调查,即老百姓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调查数据体现,很多人只是有所了解,主动查阅有关资料的只有少数。这反映目前绝大多数人对艾滋病的了解属于被动式的,媒体网络的宣传缺乏深入和系统的报道,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的了解限于皮毛。这对艾滋病的防控是很不利的。

  叶大伟指出,这个数据暴露出我国对艾滋病防控的教育从小做起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他个人认为,目前,我国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更多的是在每年的艾滋病日前后进行宣传。像中央电视台这样全国性的媒体,平时也很少见到关于艾滋病的公益广告,而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上也没有系统地介绍艾滋病及其防控知识。

  要全民性教育和重点教育结合

  叶大伟说,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每年的感染率超过30%,已处于艾滋病的高发阶段。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对艾滋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应打破这种流于形式的方式,应向国外学习,提倡全民性、系统性的宣传教育。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系统编写有关艾滋病知识的教材,并在全国全面铺开,让老百姓能在课堂上对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科学地、详细地了解。

  在全民性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赖文还提出,在对普遍人群进行宣传教育时,还要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宣传教育,比如对“小姐”、对吸毒者等人群。

  34%存在忌讳的心态

  从“你觉得艾滋病有多恐怖”这项调查的情况看,有69%的人觉得艾滋病并不恐怖,34%存在忌讳的心态。

  忌讳是正常的心态

  对于老百姓的忌讳心态,赖文则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忌讳不仅是正常的心态,而且是大多数老百姓必然的一种心态,忌讳不等于是歧视。赖文说,这种忌讳是健康人对病人的一种心态,这是一种本能,并不针对艾滋病。从目前的情况看,老百姓对艾滋病的了解并不深入,基于此,要求老百姓像一些明星等和艾滋病人握手、吃饭,超越了现实。

  给一个微笑就是一种关爱

  赖文个人认为,关怀艾滋,给艾滋病人及其病毒携带者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不一定要求老百姓都得和艾滋病人有握手、吃饭等亲密的举动。给艾滋病人及其病毒携带者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这些关怀和尊重也就够了。

  有57%的人没听说过“红丝带”

  “关怀艾滋”这个口号宣传了多年,但从此次调查情况看,作为世界艾滋病防治象征物的“红丝带”,有57%的人没听说过,只有12%的人了解。

  叶大伟介绍,在20世纪80年代末,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视。美国一些艺术家为了悼念因艾滋病而死亡的同伴,用红丝带表示对他们的纪念,同时发起“倡导尊重艾滋病患者人权推广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他们把一条长长的红丝带抛向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其剪成段,并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用别针别在胸前。环绕成的圆圈,代表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爱之“心”。从此,红丝带有了生命的意义,成为艾滋病防治的象征,它象征着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条飘动的红丝带连接着五洲四海的爱心无限。

  叶大伟还提到,我国目前也有类似“红丝带”的组织,即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基金会发起的121联合行动计划。这个项目是在政府领导下的、联合多部门多行业多组织、对艾滋病防治进行持久宣传的项目。这个项目去年12月1日才启动,目前有40多个志愿者。

  “关怀艾滋就是关怀自己!”这种关心旨在为艾滋病病人及其病毒携带者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时,这也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本报记者 李进)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