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绿色屏障是咱大家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8日00:1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尹书月 实习生 王跃先 陈婧

  观点:指责不是目的

  昨日本报刊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就此专访了石家庄市政协委员张忠民。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张忠民认为,发生这种事情不能一味指责砍树的村民。由于文化水平、经济利益、个人眼界的限制,这些村民对自己的行为会对本村、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认识得并不很清楚,所以关键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指责不是目的,主要是解决问题。

  其实,村子周围的林子很漂亮,是未发现的潜在资源,完全可以搞成一种农村观光旅游的自然景区来发展,这比那种砍树卖钱、低水平利用资源的方式要好很多。“就好比一个拥有矿山的人,如果文化低就只会卖石头,不懂得矿山的真正价值。这个道理讲清楚了,他们也就不会滥砍树木了。”

  张忠民还认为,省城可借鉴广东省退化土地利用方法,种植速成林,就可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好。他提出,“毁林事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乡互动没搞好,人们对小壁林场周围村民关注得很少。毁林是一件坏事,但“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使人们都来关注环保事业。张忠民提出建议:“完全可以把村民、市民、管理部门和小壁林场的工作人员集合起来,开个‘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观光旅游研讨会’,提高这些生态敏感地区的治理程度。”

  针对记者提出的关于省会防风固沙的问题,张忠民提出了如下建议:

  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法使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生存舒适度意识;植树种草建防护林一定要因地制宜,讲究科学性。

  努力培养农民的两个能力,即保护本土生态可持续发展、可利用的能力和保护本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将危害林区的人变成自觉保护林区的人,林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才会顺利进行。

  现场:西北绿色屏障

  昨日下午,记者沿黄壁庄境内滹沱河段实地察看,看到南河床上小壁林防护林区万木挺拔,在初春的阳光里充满生机。沿河床的曲折小道途经的数公里地段,除本报昨日报道的上吕村北那片杨槐林被人为砍伐外,其他河段并未看到明显人为破坏迹象。

  当日上午,石家庄市园林局绿化处有关人员专程来到小壁林区,现场勘察确定今年的植树区域。据了解,今年的植树节,在小壁林区一带将种植30万株树,以耐旱和适合在沙地生长的火炬树、杨、柳为主,灵寿县的木佛林场一带将成为今年植树的“主战场”,时间从3月12日开始,利用三四天的时间,集中让市内五区植树,而后让社会团体及市民个人进行,大体时间将持续到4月中旬。

  “小壁林区也要改名字了。”小壁林区管理处主任靳广恩介绍,规范后的名字将或是“滹沱河生态保护示范区”,或是“小壁林生态保护示范区”,由“林区”变为“生态保护示范区”,其目的是通过加大对小壁林防风林的保护力度,对滹沱河的整体绿化起到示范作用,最终建成“园林式”防护林。

  自1988年开始,滹沱河畔的小壁林区已成为省会市民的义务植树基地,“防护林是咱大家的”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有关人士介绍,自上世纪60年代后,像小壁林区这样在万亩以上、位于平原地带的人工造林区,不用说在我省,就是在全国也不多见。

  小壁林保护区虽离省会市区有较远的一段距离,但如今常有人来到这里做做深呼吸,“充氧换气”。小壁区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在保护林区的前提下,通过全面建设与管理,加强其休闲、环保教育功能,从而最终建成多功能示范生态保护区。

  建议:完善相关条例

  “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性条例一旦有了,我们管理就有依据了。”

  小壁林区管理处处长靳广恩在这里工作已经七个年头了,记者昨日下午见到他时,提起小壁林,靳主任言语间无比深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早在三年前,小壁林区管理部门就向政府提建议,希望尽快建立小壁自然保护区,以立法手段保护林地和野生鸟禽动物。当时有关部门考察滹沱河小壁林场后,认为林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对省会西面平原一带鸟禽、动植物的生存繁殖、生长十分重要;但由于体制、资金等多方面问题,造成管理力度不够,破坏林地、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件时有发生。

  靳广恩说,流经省会西北的滹沱河是扬沙的发源地,而小壁林防护林对于改善当地水土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南向的石家庄市区是热源地,气压较低,如果没有防护林的保护,西北风将沙子刮到市区,沙子肯定会落下来。再者,小壁林区位于省会的上风口,位置正在滹沱河黄壁庄境内自西向东南方向的拐角处,遇上行洪季节,如果没有小壁林的防护,则水势必然凶猛无比,大量水土会流失掉。而如果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滹沱河畔要是能够实现十几万亩林子的种植,则对抵挡风尘、对省会起到的作用极大,所以说,在滹沱河畔建立防护林体系显得尤其必要。”

  按靳广恩的说法,小壁林建设是“大家建设大家享用”,而要加大绿化改造力度、提高防护林的防护功能,制定一部相应的防护林保护条例显得尤其迫切。不过,到目前为止,小壁林区建设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形成文字性的“条例”。

  评论:“公共”的林子与自家的木头

  “毁林”事件近来层出不穷,媒体多有充满义愤的报道。这些被毁的林子,其归属都是“公共”的。也就是说,缺乏明确权属关系的林子,正在以惊人速度消失。

  而老百姓房前屋后的树木,往往并无被砍伐之虞,因为是“自家”的。

  这样,问题就自然出现了:“公共”的林子,在寻求归属的过程中,被人们迅速地“自家化”了,途径就是砍倒,搬进自家院落。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多少年来,一直滋养着这一方水土和水土上的人民。用一些感性的话语,可以这样说,滹沱河的历史就是石家庄的历史。尤其是在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这条河流以及在河流润泽下的生物环境,重要性自不待言。河道两岸郁郁葱葱的林子,风起挡风,沙扬阻沙,是为省会北部的生态屏障。

  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林子的“公共性”。既然有这样重要的公共价值,那么,照理说,每一个个体应该能够精心呵护这种价值。然而,不幸的是,正因为林子是属于维护公共生态的“公共产品”,“大家关心”往往演变为“无人关心”,所有者的“缺位”,导致局面变得无法收拾。

  就像本报报道中提到,滹沱河畔240亩防沙林一旦有村民开始砍伐,其他村民自然会一拥而上。林子毁灭,实际是可预期的。

  有论者不断强调,老百姓砍掉生态林后,并无实际用处,或者做了烧柴,或者只是卖了很少一点钱。其实,生态林一旦被砍伐以后,实际用处已经不重要了。老百姓更关注的是这些树木的归属问题。即:是“公共”的林子,还是自家的树木?公共林子演变为自家树木以后,只剩下利用效率的问题而不是权属问题了。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日常宣传的生态效益毕竟离自己还远,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这是人情之常,无所谓高尚不高尚。

  从这个意义出发,真正杜绝生态林被毁事件的不断发生,还是需要首先解决权属问题。什么时候,人们能够把公共林子当作自家树木那样看待,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态林才能真正得到保护。尽管承认这一点有些困难,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们希望,在对村民教育的同时,更应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问题。

  (涂涂)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