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唤醒你的文化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01:32 宁夏日报 | |||||||||
今年元月,我们生活工作和栖息的这座城市定名“银川”已整整60周年,银川建城之始距今已有2028年。 宁夏社科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吴忠礼先生,多年研究银川古城的文化历史,收集整理资料十几万字。听他说古银川的历史兴衰,让人浮想联翩。
银川的商贸,也曾极度繁荣。清雍正时期,银川人口已达10万以上,繁盛远胜于兰州、西宁,计有商号800多家。其中山西商人创办的一批商号盛极一时,业务遍及整个中国北部,甚至东欧、俄罗斯。 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银川还保留着浓浓的古城味儿。 1986年,银川以它“塞上江南旧有名”的风采,被国务院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全国2300多座县市中,能有幸成为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名城的魅力,首先来自它独有的历史文化品位。这些风情独特的建筑和遗迹,是一方水土无可替代的人文创造。 在历史的长卷中,西夏文明成为一段谜。数百年之后,正是巍巍贺兰山下的座座古冢,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日本访华学者几声惊呼,“东方金字塔”便随着电波和文字传遍世界。 那绵延百公里的数千幅贺兰山岩画,是铭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民族艺术的画廊,内容之丰富、学术价值之高,是世界岩画宝库中的稀世珍宝。 还有承天寺、海宝塔、玉皇阁、清真寺、鼓楼,它们是银川城深厚历史与文化灵魂的化身。 可惜,经过战乱及“文革”的破坏,银川的大部分历史遗迹消失了。明清地图上那上百处的王府、寺庙、殿宇、花园,包括老城墙,多数都无迹可寻了。当年叱咤商界风云的老字号已烟消云散,仅有的几家也难觅踪影或日薄西山。 据了解,目前银川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银川市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均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可能有保护价值的的古建筑、古遗址,如将军楼、解放西街民居等,采取建立纪录档案、测绘、拍照等方式进行保护。对金凤区满城旧址、高台寺清代墓葬等建设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留下了宝贵资料。“九五”期间,全市文物事业经费投入1711万元,并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纳入跨世纪城市总体规划。 这种高瞻远瞩的做法,带动和促进了银川旅游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对于唤醒银川文化的灵魂远远不够。银川市现存地面古建筑、古遗址虽然为数不多,但大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做好这些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首要任务。 许多人不知,在银川兴庆区繁华的前进街,竟藏着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刹,且香火始终未绝。它就是地藏寺,以前称为居士林。但它被居民楼、锅炉房等团团围住,谁想到了它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自治区文物管理部门的同志忧心地说,近年来,经济开发对城市文物造成破坏的现象很严重。由于文物保护部门和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导致文物遗迹已经遭破坏,文物部门才匆匆赶到。 他们特别指出,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还面临着观念问题。许多人看文物重要不重要,就是看能不能出土价值连城的文物。其实,很多时候,一座墓碑,一段文字,甚至是一种建筑构造风格才可谓真正的价值连城。 前不久,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就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的保护和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充分肯定了银川市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文物保护经费不足及人们对文化名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等原因,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名城规划中原定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街道的格局与建筑的尺度等保护内容未能完全落实。由于近10年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存在急于求成现象,致使名城保护规划的许多内容未能有效落实。如原定保留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在旧城改造中无一幸存。 由于保护区域土地使用权归属不明确,违章建筑严重,给西夏陵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陵区内各占驻单位在保护范围内乱占滥建、开采放牧、垦伐开荒、挖沙取土和教练车辆的行为,严重破坏和威胁着陵区的文物依存和自然景观。2003年4月,平吉堡奶牛场进行土地承包开发,导致陵区重点保护范围内的84号陪葬墓,被承包户在平整土地过程中用推土机严重破坏。现存于陵区保护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严重影响和割裂了陵区的自然景观。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现住有平吉堡奶牛场职工50余户,房舍等建筑物约150间,占地3000平方米以上,他们在开垦土地的同时还养羊万余只,砌筑羊圈30余个,占地93万平方米以上。另有其他占地约7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施工中屡屡发现古遗址、墓葬,有关部门虽加强工地巡查,抢救性地发掘了几处遗址,但由于施工单位多,建设范围大,人员紧张,设备落后,仍然发生过数起影响较大、因事先没有进行勘探而导致文物在施工过程中遭到哄抢、破坏、流失的事件。 2003年中国银川国际摩托车旅游节期间,竟然在古长城遗址上进行比赛和表演,不但对珍贵的古代遗迹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而且对我区文物工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贺兰山岩画的破坏让人痛心。我区一位考古学家说,他于1993年整理编写、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贺兰山岩画》一书中纪录的许多岩画都遭到损毁,有的在现场已完全找不到了。而1998年自治区成立40周年时发行的画面分别为人面、射猎、公牛的《贺兰山岩画》特种邮票一套三枚,其中公牛岩画已全部被毁,另一幅岩画部分被毁。 市民多次反映,唐徕古渠的美化卓有成效,而红花古渠则“蓬头垢面”,两侧被简陋建筑挤占,水面上各种漂浮物随波逐流,停水期渠道则成了垃圾场。 专家指出,银川市作为全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目前,国务院已经停止审批新的历史文化名城。对已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经检查如果名不副实,将予以“摘帽”。自治区和银川市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是历代思想、政治、文化、艺术以及世世代代市民生活形态的积淀。很难想象,一座失去了历史文化印痕,失去了承载历史文化基因的街道、建筑、文物、古迹的城市能有多大魅力。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许还能弥补,历史环境和城市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就不能复得,损失无法估量。 当前,大银川建设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掀起盖头。然而,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延续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构架出一个有生命、有个性、让人能摸得着、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关专家说,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双赢。古城保护得好,不仅不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体现文化遗产的价值。 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调研组认为,银川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与开发建设并举,建设项目要服从名城保护大局,认真落实名城保护规划。建议深入论证研究,找准银川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正确定位。 调研报告还建议加大名城保护经费的投入,区市政府将名城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递增。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并通过银行贷款、吸纳社会资金等渠道,广泛筹集保护资金。 调研报告还对有关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土地使用权和地界问题,以及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民国宁夏省政府办公旧址、将军楼、中寺、地藏寺、玉皇阁、南门楼、海宝塔保护维修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名城保护是一项涉及全区的工作,如果不加以重视,一旦被“摘帽”,将会对宁夏政治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我们再不能让类似拜寺口双塔被炸的事件重演了。(照片摘自《档案博览》) 《水经注》等史地书记载:公元前24年,汉朝阳朔年间,银川便有了雏形,当时叫北典农城。随着改朝换代,银川先后叫过饮汗城、丽子园、怀远镇、兴州、兴庆府、中兴府、宁夏城。1944年1月,宁夏城改建制市,因这里七十二连湖星罗棋布,一片茫茫银色之气挟川而来,故定名银川。 早在秦汉之际,京都的达官贵人们就在这里大量圈地,修建了许多苑、囿、园、池;南北朝时期,赫连勃勃在此修建行宫,作为大夏国王的别墅和皇家园林;唐朝将城中心东移重筑新城;元昊称帝建国,兴庆府作为国都,更是大兴土木,皇宫、御花园、避暑宫逶迤数里;至明代,朱元璋十六子庆王封于宁夏,身历六朝,传位十世,册封亲王郡王近百,授将、尉爵位近百,享祚长达252年。那时,银川城内王府比连,花园遍布,且引红花渠水入城中,处处活水环流,形成大小湖沼,近湖之处便建成园林绿地,众多寺观环境幽雅。史料显示:今银川市中山南北街、解放东西街、新华西街、公园街一带,分布着十大王府及王府花园;今银川市政府东侧为“静得园”;今自治区科委西北为“凝和园”。 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个性和品牌。北京市有关方面表示:古都灿烂的文化与建筑奇观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毁掉。 苏州古城近几年迁出了160多家工厂和10多万居民,文物古迹和古建筑修复如旧。 广州市制定政策,要求在城建时凡涉及到老字号的拆迁,必须按原形态再建一处,让人看得见“历史”。 杭州市规定:开发中如遇有50年以上的老房子,必须好好保护,否则以违法论处。 成都市支矶石街有座已上百年历史的清代四合院,为了使这座古建筑得以保存,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特意拐了一个弯,增加了2000万元拆迁费。(本报记者武立真)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综合新闻网(http://www.nxnet.net)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