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如何和印度比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04:38 新华网

  要变比较的压力为动力,如何比,或者说比较的视角和心态,就变得很关键

  比较研究的实用价值是让我们从比较中获得成功的经验,而不是为了沾沾自喜

  对于中国和印度,权威研究机构在预测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走势时,很容易将这两者相提并论。一些知名跨国金融机构更在其研究报告中进行深入分析———哪一个国家更具有长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效投资价值。

  尽管这个“比较命题”是由“旁观者”而非“当事人”首先提出的,但它在两个国家的一部分人群中,都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我们对印度的印象也因此丰富起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比较”和“融合”一样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正是这种“斤斤计较”的比较和你追我赶,才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且,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在类似“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言论听多了之后,我们其实更需要这样的比较———关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话题的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这可以让我们在发展之路上更加清醒而不懈怠。

  要变比较的压力为动力,如何比,或者说比较的视角和心态,就变得很关键。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讨论中,一些人谈印度,优势、弱势谈得比较充分,而谈我们自己,说优势时理直气壮,说弱势时则轻描淡写。一些比较文章,在谈及当今印度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总要强调我们在GDP以及引进外资等指标上的领先;谈及印度服务业的繁荣,就会摆出我们在制造业上的强势;谈及印度软件业的惊人成就,总不忘提及我们在IT业上的人才和市场优势。更有一官员言之凿凿:“印度说10年赶超中国,我以为30年都赶不上。”

  经济学家樊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现在比较这二者对于国际而言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对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问题仅在于研究和印度的差距,看到努力的方向,尽快地弥补这种差距。”我以为,这句话才反映了比较积极的心态。

  其实,不仅是在和别人比较的时候要寻找差距,时时有危机感,时常自省亦是必要的。当别人断言我们“在未来10年可能赶超某某国”的时候,我们是跟着凑热闹,还是冷静地思考其现实性?当别人盛赞我们城市的繁荣,感叹其硬件设施不亚于发达国家的时候,我们是跟着自比伦敦、巴黎,还是想一想我们的城市化不过刚刚起步?当越来越多的国家敞开大门,希望中国的旅游者能帮他们一起振兴本国经济的时候,我们是自得地摸着自己日渐丰厚的荷包,还是想一想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泥泞的小道和简陋的民房?

  前不久,《中国农村调查》作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什么这本书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那是因为它触击了现实之痛。在眼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不以寻找差距为前提来与他人对照比较,就很容易在日益繁荣的景象里迷失。一如蒸蒸日上的制造业和无所不在的“中国制造”的标签,掩盖了我们的企业创新力低下的事实。我们也容易在日益“生长”的城市高楼大厦中忘却“三农”问题这一现实之痛。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比较研究还会继续下去,不管别人如何比,对我们而言,需要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从别人身上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郝洪)(来源:人民日报·华东新闻)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