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环球时报:论和平统一祖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08:18 中国台湾网

  陈水扁的“暗独”甚至更危险

  2000年5月20日,民进党正式上台,两岸关系从此进入更为复杂、关键和敏感的时期。陈水扁上台时宣称,在他任内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将“两国论”入宪,不会搞“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即“四不一没有”)。他之所以要作这种表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使台湾民众满意,美国满意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中共也找不到对台动武的借口。”对这样一个暗藏玄机的“就职演说”,我方表示要“听其言,观其行”。

  那么,陈水扁上台以来的具体表现又如何呢?其一,他始终回避一个中国原则,对“九二共识”也不承认、不接受。其二,鼓吹“一边一国”论,实际上是李登辉“两国论”的翻版。其三,积极开展“外交”活动,谋求国际承认。他多次前往中美洲及西非的所谓“邦交国”访问,美国也几次为其发放过境签证。其四,向美国购买先进武器,图谋以武拒统。陈水扁上台后,从美国购买先进武器的步伐明显加快,而且大量购买进攻性武器装备。其五,积极推行“公投”。大量事实表明,靠“台独”起家的他是不会放弃“台独”路线的。目前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企图以“渐进式”手法伺机推行“独立”路线。陈水扁一直否认和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已为其“出招”打下了埋伏。在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中,不对体现统一精神的一个中国原则作出承诺,就意味着要谋求“独立”。如果说过去李登辉是搞“明独”的话,那么陈水扁就是在搞“暗独”。这同样危险,甚至更危险。

  对两岸斗争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悲观

  需要强调的是,两岸斗争的实质是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这场斗争目前还处于“不统不独”的战略相持阶段。谁准备得充分,谁就能掌握和赢得这场斗争的主动权。对此,持盲目乐观或悲观态度都是不对的。

  首先,要看到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陈水扁在本质上是不会放弃“台独”路线的,加上国际敌对势力的支持,解决台湾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岛内支持统一、反对分裂的民众在增加,但由于台湾当局一直拒绝“三通”并进行歪曲宣传,不了解大陆和对“一国两制”政策存有疑虑的人还不少。即使有一天将统一进程提到了两岸决策层,也有一个如何达成协议的问题,两岸在统一问题上的政治谈判将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有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同时,对统一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也是不对的。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目前台湾当局正处在“不想统”而又“不敢独”的境地。只要我制止“台独”的工作准备得充分,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最终都难以得逞。首先,两岸共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血缘关系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及文化土壤。“台独”不得人心,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其次,随着大陆经济的持续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是挡不住的潮流,这一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对政治关系产生反弹。第三,绝大多数台湾同胞不会容忍“台独”把台湾引向灾难,民进党的施政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支持,还要拭目以待。第四,大陆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能够为反分裂斗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大气候有利于我对台斗争,今后美日对台政策走向还要视未来国际斗争形势的发展而定。总之,从战略全局来看,台湾当局明目张胆搞“台独”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对和平统一的前景应该充满信心。

  从斗争策略考虑,我们提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是完全正确而必要的,但有人又产生了急躁情绪,认为必须尽快武力解决。这同样不对。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港澳回归是中国政府与英国和葡萄牙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随着这两个国家殖民统治的终结,将港澳主权归还中国是必然的、一定的。而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内外两个方面。美国“协防”和坚持对台军售,表明它不会放弃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国外势力插手,增加了我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和平统一,急躁是不行的,欲速则不达。正如邓小平所说:“解决台湾问题要花时间,太急了不行”。

  解决台湾问题需要耐心,随之也就产生了“维持现状到底对谁有利”的问题。这应从国际形势、大陆发展和岛内变化三方面因素来具体分析。尽管国际上总有一股势力处心积虑地阻止中国发展,但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施正确的斗争策略,沉着应对并谨慎处理国际问题,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中国的发展与强大。不管台湾是什么党及何人主政,要真正明目张胆搞“台独”,也不那么容易。1996年以来我对“台独”势力的坚决斗争,已经使台湾绝大多数老百姓意识到“台独”就意味着战争。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后两岸斗争将会呈现如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围绕加快统一进程还是加快“独立”进程而展开。彼此较量的结果,很可能双方都要暂时接受“维持现状”的事实。二是斗争焦点在于掌握目前战略相持阶段的主动权。三是目前战略相持阶段的斗争将会呈现出时起时伏、犬牙交错的局面。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后两岸可能出现“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的复杂形势,斗争中有相对缓和,缓和中又会继续斗争,其中缓和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

  坚持和平谈判实现祖国统一,但不能承诺放弃武力

  在台湾问题上不能事后“算账”,务必“三思而后行”。如何增加对台斗争的预见性,避免或减少付出重大代价,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关键问题。如果向避战、趋和、求统的方向走,就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正确选择;反之,就会给双方带来灾难性后果。我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其基本含义是:以实现统一为最终目标,以追求和平统一为手段,以互不吃掉对方为统一模式。

  众所周知,通过和平谈判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多年来的一贯主张。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的主张。第一次明确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来解决台湾问题,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这一构想已作为具体的方针政策首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践;运用这一方针解决台湾问题,还可以享有保留军队等更大的灵活性,台湾当局没有理由不相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正如邓小平所说:“再没有比‘一国两制’的办法更合理的了。‘一国两制’对台湾来说有什么损失呢?”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在统一问题上提出过如此开明的政策。

  对和谈的方式,我方也有过具体设想和诚恳呼吁。江泽民在1990年说,只要本着一个中国原则,一切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商量。陈水扁上台后,我方明确表示,只要承认“九二共识”,就可以进行接触和谈判。这一表态的含义是:只要承认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其他任何问题都好商量。然而,如果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就是否认国家要统一,这还如何进行对话与谈判呢?

  我们希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也有耐心等待台湾当局朝和平统一的方向走。举行两岸对等谈判,一直是我方的明确态度。邓小平在1983年讲过:“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台湾当局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反对谈判、反对统一;这样下去,它就难以摆脱被动局面。实际上,只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迟早是要接触、谈判的。因此,谈比不谈好,早谈比晚谈好。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谋求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不能排除使用武力,我们要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下一代要记住这一点。这是一种战略考虑。”江泽民也讲过,我们不能承诺根本不使用武力,如果承诺了这一点,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用武力解决问题。每个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对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内外反华势力做出“承诺”。

  “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一旦到了非用武力才能制止的程度,双方就要面对更加严峻的现实。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如果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坏的打算是下定与外国敌对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这场战争,即使牺牲大一点,时间长一点,相比能够迎来一个理想的统一模式和持久和平的中国,也是值得的。对一个有13亿人口、又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大国来说,有什么可怕的呢?台湾不断购买美国先进武器,这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军事解决的难度,不会改变军事解决的结果。

  解决台湾问题的三个阶段

  发展经济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发展问题解决好了,不仅会大大增加我们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而且会增加谈判的筹码以及和平统一的可能性。目前两岸形势发展,尽管还存在不确定因素,但如果抛开突发性因素和导致采取非常手段外,就和平统一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大致可能要经过战略相持、高层接触和政治谈判三个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这是一个时间较长、变数较多、希望与危险并存的阶段。这一阶段不排除民间交往和局部上层人员往来,但两岸关系的实质是敌视状态下的战略对峙。这一阶段的表现形式是维持现状,不是向好的方面转化,就是向坏的方面转化,其转变的因素本质上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果向友好、和谈、统一的方面转化,则是双方最佳选择和两岸人民之福;如果向敌对、“台独”和战争方面转化,则是最坏选择和两岸人民之祸。

  然而,台湾问题又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中国政府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明确指出:“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三个如果”,就是我方被迫采取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先决条件。

  ———高层接触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双方高层官员以至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与接触,是向和平统一方向迈进的决定性阶段。我方和平统一的立场和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今后会不会出现高层接触阶段,一定意义上来说“球”在台湾当局一边。由于目前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表明在陈水扁主政期间,要朝和平统一的方向走是非常困难的。两会恢复接触是实现高层互访的必要前提,而高层接触又是迈向政治谈判的第一步。从目前情况看,尽管两岸经济、文化、体育、学术、科技等交流不断扩大,但两岸关系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和改善。

  ———政治谈判阶段。这一阶段是双方高层接触的必然趋势,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阶段。对于举行两岸对等和平谈判,我方一直表现出了极大的友好姿态和诚意。江泽民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中指出:“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至于政治谈判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早日进行平等协商,总可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这一郑重提议,完全是从台湾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

  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只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迟早得走到政治谈判这一步。

  当然,谈判也只能是逐步推进的过程。未来谈判的步骤和方式,可能会有文化、科技、经贸等非政治性谈判;确定双方高层接触和谈判程序的事务性谈判;结束两岸敌对关系的准政治性谈判;涉及实质问题的政治性谈判等。任何艰难的政治谈判,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两岸而言,甚至可以说谈判是另一种形式的斗争,是目前战略相持阶段的转换与继续,谈判的实际进展最终取决于力量对比。但只要有诚意,总会有进展。两岸一旦达成谈判的共识,就表明是在向和平统一方向迈进。我们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环球时报》2004年02月16日第十八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