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层人才和基层工人资源都很丰富中国缺的是专业人才(附图片1张)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11:06 环球时报
  人们常说:“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中国都是一个人才大国。”

  去年12月末,中国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9位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说明了对会议的重视。会后,人才问题成了举国关注的重大课题。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中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民日报》则发表社论说,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才结构不太合理

  关于召开人才会议的背景,北京的外交人士是这样解释的:最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十分突出,由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光有大学毕业文凭是没有用的,应该更加重视个人的专业和技术能力。

  在中国人才资源中,归国留学生最具代表性。以上海市为例,现有留学生近5万人,其中3.2万人在国家机关及国有企业就职,2600人独立经营,1万人在外企工作。据说,这些留学生90%以上都获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

  另一方面,在工厂里工作的中国蓝领阶层也相当优秀。最近,日本大型汽车制造厂家开始与中国汽车制造厂合作。刚开始时,日方曾打算解聘部分中国工人,但后来并没有这样做。相关人士向我挑明了真相:“其中固然有中国汽车需求扩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工人干得比预想的要好。”

  去年11月,国际协力银行对海外的日本制造业进行了一次题为《海外直接投资问卷》的调查。在赴中国投资的理由中,74.9%的人选择了“中国拥有廉价劳动力”,选择“拥有优秀人才”的只占24.2%,低于越南和印度。对于这种状况,北京一位金融界人士解释说:“在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上层人才及基层工人方面,中国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但缺少居于中间位置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些外企对这种人才结构也流露出了不满。”

  人才从政府机构流向民间

  在北京,华堂连锁店第三家分店“丰台北路店”于去年12月开张,该店起用了中国人李纲任店长,这在华堂连锁店中尚属首例。李店长毕业于吉林大学日语系,1992年进入中国商业部(现为商务部)工作,1998年转入华堂。

  李店长在店铺开张前提出一个大胆倡议,把周围100多位居民接到已经开张的另外两个店参观,让顾客了解华堂不同于其他超市之处。据说,华堂起用中国人当店长,也是希望在员工中培养一种“中国人也能出人头地”的意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李店长对员工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与公司共同发展”。

  中国把国家公务员离职转向民间企业称为“下海”,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像刚才提到的李店长在年轻时换职业还不算什么,去年年初,浙江省温州市有两名副市长、1名市政府秘书长和1名副秘书长一起辞职下海,在中国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

  经济界知情人士透露,北京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央政府干部辞职,到包括日资企业在内的外企工作。国家公务员中的干部每月工资约为3000—4000元,到外企后可达1万元左右。对于这种人才流失,政府中很多人表示担忧。

  国家公务员仍有吸引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一位两三年前从政府机关下海到日资企业工作的28岁女性正考虑返回国家公务员队伍。政府也在从民间公开招募公务员。这名年轻女性充满自信地说:“我想把在外企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政府工作中去,使政府管理更加专业化。如果政府认为有必要的话,会给我高工资的。”

  这位女性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每月工资1万元左右。她走在了中国精英们的前列。猎头公司曾3次向她打探愿不愿意转到其他外企去,但她感兴趣的是政府机构。她说:“年轻时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上了年纪就该寻求稳定了。这样的工作安排最理想。人一到40岁,很难在外企继续呆下去。从福利和社会保障来看,还是在政府机关工作好。”

  与欧美在华企业相比,日资企业中还没有让中国人当一把手的。这位年轻的女性建议说:“日资企业应该更加重视本地的中国人,首先有必要修改‘不会日语不予录用’的规定,改为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正如胡锦涛主席所强调的那样,在人才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一方在竞争中也将处于优势地位。对于进入中国的日资企业来说,毫无疑问,能否在当地的中国骨干中培养人才,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摘自2月3日日本《世界周报》)图片:

  北京人才招聘会上人山人海。
《环球时报》〔20040218 第13版〕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