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0日15:3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沈路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它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国家。这一工程项目刚刚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一工程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有11大特点:
以系统优化、协调高效、兼顾后续发展为原则进行工程顶层设计,保证了工程研制和试验的成功率。 首次实现火箭控制系统冗余,飞船制导和导航系统重构,箭载、船载计算机容错,故障隔离等措施,还采取了逃逸应急救生、自主应急返回、航天员手动制动返回等安全措施,使系统航天员安全性达到0.997。 研制成功了三舱结构载人飞船。在国际上首创了轨道舱留轨应用。神州飞船的体积、留轨利用和有效载荷等效益均超过了俄罗斯联盟飞船。 首次研制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8吨的载人运载火箭,突破了惯性平台、箭载计算机、伺服机构及速率陀螺综合利用的冗余技术,解决了逃逸飞行器复杂外形的气动特性和前置弯喷管固体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解决了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关键技术难题。 突破了飞行控制计划自动生成和自动执行、中心计算机动态备份、精密轨道控制计算等关键技术。 设计了满足十大约束条件的飞行轨道,使飞船每天均有返回着陆场的机会。 通过采取保证关键弧段高覆盖率,程控、遥控、手控三种控制方法匹配使用等多种技术,在确保飞行高可靠、高安全的条件下,完成了世界上最低覆盖率的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独立自主地培养了首批优秀航天员,突破了用拟人代谢装置考核载人环境的核心技术,跨越了动物实验阶段,缩短了研制试验周期。 国内首次建立了可支持不同有效载荷在空间运行、实验的公用系统。 采用了卫星定位等多种先进示位手段,建立了能及时搜救航天员的陆海空搜救体系。设计了火箭故障情况下飞船机动飞往三个预定海上救生区的功能,将溅落海域缩短五分之三,减少了搜捕力量。 相关专题: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