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浇灌“流动的花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04:16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周凯 新华社记者 刘丹 “作为一个农民工的孩子,当我第一次和金发碧眼的外国小朋友同场竞技,并在国际赛场上拿到沉甸甸的金牌,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蒋志军回想起2003年1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少儿武术锦标赛上一举夺魁的情景时,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11岁的蒋志军,是上海市闸北区永和公立小学四年级学生,3岁时随父母打工从福建莆田来沪。大大的脑袋,笑起来一对深深的酒窝,眼睛忽闪忽闪的。“第一次出国、第一次拿金牌、第一次结识那么多的外国小朋友……这些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在全校23名武术队成员中,老师把这样一个到国际赛场上展示的机会给了我。” 2001年9月,上海市闸北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进行“融合教育”———取缔闸北区内所有农民工子弟学校,让区域内所有外来适龄儿童按“就近入学”原则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前提是必须拥有六证:户籍证、预防接种证、本区暂住证、父母本区暂住证、父母本市就业证以及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的乡政府证明。凡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免费入读公立小学,小学、初中每学期分别收取170元和250元的借读费。迄今为止,闸北区公立中小学共接收7410名农民工子女入学。 蒋志军就读的永和小学,现有学生789人,其中农民工子女426人,占总人数的54%。永和小学校长宋福祜坦言:要实施“融合教育”,首先要营造平等的教育环境。宋福祜说,“融合教育”关键是克服农民工子女特有的自卑心理,通过获得同伴接纳、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帮助其消除胆怯心理。 “除了某些孩子基础太差需单独编班外,学校一般会特意安排‘混合编班’。”一方面,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最具可塑性,作为“未来的上海人”,农民工孩子应从小融入上海学生的生活圈,让心灵融入上海。另一方面,上海本地孩子娇气十足,而农民工子女大多能吃苦耐劳,“混合编班”则可让孩子们相互取长补短。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杨雄分析说,“融合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自身的心态,农民工家长生活在社会底层,都市人和他们生活上的差距,容易让其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在他们眼里,“融合教育”必定带来歧视。而市民家长也可能担心自己的孩子“融合”了农民工孩子身上诸如“不讲卫生”等习气。 为了落实“融合教育”,让双方家长打通心灵隔阂,闸北区凡有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足球赛、武术比赛等课余活动,让农民工和城市家长亲历现场,一方面为孩子加油鼓劲儿,一方面增强家长之间的沟通。 位于闸北区的万荣小学还探索了一条“家长融合”的新路子———在定期召开的家长会上,上海本市和来沪的外地学生之间进行各种类型的“擂台赛”,让上海家长感受外地孩子特有的聪明、淳朴和吃苦耐劳精神,让农民工家长看到城里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闪光点,从而慢慢消除双方家长的顾虑。 上海共有32万名应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适龄儿童,目前已有12万多名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读。“只要用心发现,农民工孩子各有各的可爱。老师要像锁匠一样,用真情去开启每一个孩子心头上的结,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朵‘流动的花朵’。‘融合’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袁园感叹地说。(新华社上海2月20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