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宝鼎情义两无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09:11 解放日报

  这两天,上海博物馆忙,真忙,上上下下脚打后脑勺。忙啥?为了给一位市民祝寿。

  五十年前,这位市民将自己九死一生保存下来的祖传“国之重器”———西周大克鼎、大盂鼎,连同家藏的四百余件珍贵文物,悉数捐献给了新中国的上博。

  整整五十年了,这位市民以她的赤子之心将家藏的无价之宝献给了祖国母亲,无怨无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悔;

  整整五十年了,受赠者的上博,像至孝的儿子,敬奉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无微不至。

  捐赠人义薄云天,受赠者情意绵长。五十年,情义无价。

  所以,上海博物馆的备忘录里,记下了2004年2月28号———上海市民潘达于百岁华诞这个“大日子”。

  一尊鼎,一个亿?

  坐在高安路六楼的居室里,潘达于一直笑着,是那种淡定慈祥的笑。

  总是会给人以震撼。

  捐出了价值数以亿计的珍宝,五十年了,还是坚守着这样一种清贫,从容着这样一份淡定。开裂的地板,白色的素墙,家里一无长物。

  百岁老人潘达于,操着一口温糯的苏州软语,回忆着祖传宝鼎。

  这两尊鼎,阅宝无数的光绪朝军机大臣潘祖荫得藏后欣喜若狂,18岁嫁入潘家不久便守寡持家的潘达于视若生命。

  这两尊鼎,民国时外国古董商开出了“六百两黄金外加一幢洋房”的收购价。

  这两尊鼎,日寇占领苏州后七番洗劫潘家老宅,司令官松井亲自授意了掘地三尺的搜寻。

  一切皆因,是硕果仅存的国之珍绝、世不二出的无价之宝。

  何以为珍?商周传世文字少之又少,青铜器上的铭文往往成为史学唯一考据。迄今存世带铭文的西周大鼎,数不过十,大盂鼎与大克鼎是其中最大的两尊,不仅造型与工艺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准,弥足珍贵的是,其上近六百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时的赏赐、世袭、土地制度,为考证西周社会性质提供了绝无仅有的第一手史料。也因了这孤世的珍绝,大盂、大克二鼎,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并誉为“海内青铜器三宝”。

  何以为价?在国际拍卖行,中国文物从未超过500万美元,偏偏在2001年,一只商朝的青铜酒器“皿方”,一举创下了924万美元的亚洲艺术品拍卖天价。然在行家的眼里,若论价值,这只铭文仅八个字的,“十个也比不上大盂鼎、大克鼎一个”。一位谙熟文物市场的青铜器权威说得更直接:“无论大盂还是大克,远不止是一个亿的问题!”

  两盘残羹一周菜

  一个亿!

  长在闺阁嫁入豪门的潘达于是见过大铜钿的,她更知道这两尊鼎的价值连城。但即使窘迫到今天一只橱、明天一个柜地变卖,她也从未想过,把这两尊鼎去“换生活”。女儿记得,那些年里,在妈妈一次又一次淡定地告诉她“今天又拿了几件东西捐给上博”之后,家里除了几百张博物馆的收条,再无长物。女儿每月七十多元的教书收入,是这对上海母女唯一的生活来源。政府破天荒为捐鼎奖励了2000元钱———那时可算得上一笔“巨款”———可是,潘达于也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捐了飞机大炮”。

  不是大手大脚,女儿清楚,潘达于“非常做人家”。那时女儿住在单位,每逢周末回家,潘达于总是烧上两盘可口小菜,吃剩的残羹冷炙,就是她接下来一周的下饭菜。倒不是穷至此,实在“做人家”。过年了,女儿要给妈买块新布料做衣裳,潘达于说啥也不肯,自己从箱底拣几块旧的碎料子,拼拼凑凑上了身。当这位穿着拼图般对襟袄的中年妇女,在里弄生产组里给收音机机身钻孔打洞时,在弄堂里戴着“黑五类”高帽挥动粗大的条帚从南京路扫到威海路时,永远是那样的淡定。

  今天,她又是这样淡定地,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寿辰。

  百岁寿礼一套房

  潘达于再一次笑意盈盈地问记者:“我苏州的房子,侬去看过吗?”

  ———这,已经三个小时里的第五次问了。

  也难怪老人念念不忘,盼了几十年的“叶落归根”,终于在百岁大寿前,搬进了位于苏州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新房。这套三室两厅装修房70余万元,上海博物馆全款支付,房产证上三个字“潘达于”。

  说起来也是折腾,潘家2000多平方米的苏州老宅缴了公,到老也没个落脚处,奔走数年,有关部门总算给老人“落实政策”了一套远郊房,赶去一看,里面一大家子在吃喝拉撒!那天老人孙儿电话打到上博,原是指望上博出面证明老人的“贡献”,没想到上博如此答复:“房子你们自己去找,要市中心最好的地段,钱,我们上海博物馆来付!”

  “文革”结束后,潘达于也就老了,上海博物馆时刻牵记着外面的这位“娘”。上博的专职人员,隔三差五总会去探望老人嘘寒问暖;逢年过节,上博领导或登门慰问或设宴款待,情真意切。老人回家乡,馆里派车送,老人返上海,馆里派人接。老人要到外省市走亲戚,上博又开好介绍信,请当地博物馆“盛情款待”,就连心血来潮要游高架登明珠,馆里也是专车专人专程陪同……

  常日里无微不至,紧要事更是义不容辞。拨乱反正开始,上博知道年逾古稀的潘达于没有生活来源,便四处吁请八方奔走,最后由市长特批,聘老人为文史馆工作人员,从此老人月月领工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70元到现在的1500元。

  老人原来的石库门住房又小又闷,一当社会上出现了空调机,上博首先想到给老人的卧室装一个,后来老人动迁搬家,上博的空调也跟着升级,从“华宝”换成“日立”。

  最难忘是那一次,老人因乳房肿瘤住进市六医院干部病房,上博领导得知后立马赶去,执意劝老人换病房,换到哪?全医院条件最好的外宾单间病房。知道老人不宽裕,火速地一张敲好章的支票送进了医院,“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要花多少钱,你们医院自己填。”老人不过意花了八万元,上博说:“您对国家的贡献,万金也难买。”

  所以,上博会毫不犹豫地花70万元买下新房,让苏州的孙子陪伴老人,因为一直照顾老人的上海女儿已年逾八十。所以,上博会心细如发地出钱请下了两个保姆,一个在苏州,一个在上海,因为老人总要苏州上海换着住……

  宝鼎情义两无价!

  老人健着呢。上博汪馆长前几天去看她,见这位百岁老人竟然爬上了窗台擦玻璃!

  老人勤着呢。擦完了桌扫完了地,总要问菜场回来的保姆:“今朝有豆要剥吗?”

  老人淡着呢。记者说,那鼎现在至少值一亿。她笑道“钞票勿值铜钿啦?”记者便指着窗外衡山路上的小洋楼告诉,一尊鼎能换十幢。她笑出声了:“那是房子勿值铜钿啦。”

  淡者真。仁者寿。本报记者陈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