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实施教育创新工程纪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11:56 光明网
  组建于1952年,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校一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将本科教育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不断改进和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抓住机遇,大胆实践,在全国率先开展“共建”和联合办学,积极改革办学模式,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改善了办学条件。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施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的人才培养,通过对全体学生实施“合格+特长”培养,采用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联合班等方式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运行机制,培养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学校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奠定了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构筑了良好的教学工作平台,1999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之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高校与时俱进的中心工作。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的来临和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渐明显,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目前我校的本科教育规模已达14200多人,比1998年增长了34%。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校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工程,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新的进展。培养目标创新:高素质特色化

  培养目标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的创新是整个教育创新工程的龙头和切入点。我校在认真分析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之后,明确提出当前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从多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从半开放性大学向开放性大学转变。通过实现“三个转变”把我校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进程中,我校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理念,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作为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校认为,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高层次;二是具有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的“三创型”人才潜质;三是有自身的特色。“高层次”就是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校处于人才培养金字塔塔尖部分,将承担精英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主要为未来社会培养精英人才。“三创型人才”是指:要培养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并能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能力;具有开创性、冒险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能够构思和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特色”是指: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符合我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另一方面要体现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风格。培养方式创新:宽口径多样化

  人才培养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只有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我校从以下几方面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从相对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转到本科通式教育。本科通式教育具有以下两方面的内涵特征:一是由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转到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20世纪90年代,我校将专业教学计划的平均学时由3000缩减到2500左右,并改专业教学计划为综合培养计划,增设了人文、艺术和经营类系列选修课程,将课外科技、文化和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纳入综合培养计划。进入21世纪后,我校进一步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在2003年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修订中,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工作:其一,是要求每一个专业必须为全校学生开出一到二门该专业领域内的通识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与原有的人文艺术和经管类系列选修课构成了涉及各学科领域的通识性先修课程体系,并且对不同类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其二,是根据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将原有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技能)和一门计算机语言课程,改为计算机文化和技术基础二大系列的选修课,包括流行软件的操作技能、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字与硬件基础、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网络技术等九门课程。要求学生在文化基础类选修2.5学分,在技术基础类选修6个学分。学校将这二个系列的课程打造为精品化的网络课程,学生全部修完该系列的课程,将达到计算机专业的专科水平;其三,根据中小学外语教学水平不提高的实际,将原来16个学分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放在12个学分内完成,另外4学分则开出大量的语言应用类选修课程、切实提高外语实用能力。二是实行宽口径综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实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构筑大学科专业平台,一、二年级接受大学科专业背景的基础通识教育,高年级才接受专业教育。我校在对《2003级本科综合培养计划》修订时,要求公共基础课要占全部学时的50%左右,全校性通选课程约占5%,学科基础课约占30%,全校专业领域课学时比例一般不多于总学时的15%,专业课可针对不同方向分成若干模块设置,一般以选修课开出,且所能开出的选修课总量应超过要求学生完成修读专业领域课程量的一倍。

  其次,继续推进多样化、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校逐步形成了金字塔形的多模式、多途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我校继续扩大人才培养的弹性,推行个性化培养。从2002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实行转专业制度。规定前3个学期总绩点在专业年级前20%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转专业。2002年全校共有192名学生转专业,2003年全校共有160名学生转专业。目前我校正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进一步推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第三,全面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近几年来,我校努力将教学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强调科研在教学中的渗透和以科研为背景的教学。我们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经历和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在基础课程试行“主讲教授”岗位制,让高水平并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提倡名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推出了系列名师讲座,向全校学生介绍各学科的前沿进展和新理论、新技术。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讨论、研究式方法授课,并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增加分析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测试内容。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会创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造条件,使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是我校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而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学校规定:本科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128个小时(4学分)的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实行“本科生参与课外科研实践训练计划”,2002年立项113项,2003年立项250多项。学生在直接的科研实践中能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能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创新经验、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重基础综合化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是推行教育模式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和核心。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

  (一)进一步扩大选修课比例,着力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基础。而选修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我校不断进行新的课程设计和开发,鼓励教师及时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开设体现最新学科前沿的课程,目前我校要求选修课比例应占总学时的25%-30%。同时,要逐步根据市场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努力调整学科结构,开设新的专业。1998年我校招生专业数38个,此后,我校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进行了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逐步增设新专业,至2003年增加到51个,2004年本科专业达到66个,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医学共七个学科门类,其中,理学专业的比例由1999年的9%上升到2004年的10.6%,工科专业的比例从1999年的70%降为2004年的57.6%,文学专业的比例从1999年的3%提高到2004年的12.1%,管理学专业由1999年的9%上升到12.1%。第三,加快课程的更新步伐,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第四,进一步压缩学时,建设小型课程和微型课程。第五,根据培养目标,加快课程的模块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套餐式的选择模式,从而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促使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加强基础课程,全面推行综合素质教育

  我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积极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如规定学生要修满8个学分的人文类课程才准毕业。并推行了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包括专业教学计划、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科学研究计划和社会实践计划在内的综合培养计划,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新的形势下,我校要进一步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综合化。

  (三)促进课程的国际化,增强大学教育的国际性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我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校不断增设具有国际学科特点和注重国际主题(如: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区域文化等)的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双语教学试点的基础上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三门以上的外语或双语教学课程,务必使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一两门外语;加大课程中和学校活动中国际知识、国际理解和外国文化的比重,甚至直接采用国外先进的教材、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促进学校与国外名校之间的专业课程互通、学分文凭互认等工作;采用先进的远距离教学手段,逐步做到能把校园里的讲授与全球性的传授紧密联系起来;从世界范围内招聘教师,尽可能多地招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来校任教等等。

  (四)整合现有课程,促进课程结构综合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校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大工程教育、适应性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针对狭窄的专业教育的弊端,制订了大专业改革方案。该方案改变了过去长期沿袭前苏联以二级学科设置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将狭窄的专业进行合并,以一级学科设置新的专业,按大专业进行本科生招生和培养。

  确定了大专业的培养目标后,我校即着手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使同类课程紧密配合,避免分割过细、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等问题发生,我们采取了系列化、模块化处理方法。同时,我校还对部分课程从内容和体系上进行整合:删除陈旧内容,避免简单拼凑和低水平的重复,以构建能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

  当前,我们正进一步拓宽专业,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落实和实施综合培养计划,进一步拓展学生成长空间。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前沿性。一方面将现有体系内的若干课程加以整合;另一方面要组织一批高水平教师,跟踪国际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将体现和反映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整合成新的课程不断推出。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开放式现代化

  近年来,我校还实施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工程,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

  1.调整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成立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基础、机械基础和工业培训中心等基础实验和实习中心。将过去分散到各单位、各教研室的仪器、设备和人员相对集中,并在此基础上投入2000多万元,增加实验实习设备,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要求。

  2.以上述中心为依托,以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群为体系,重组实验课体系,按照开放式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实验。大力拓展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组织从内容、方式,到时间上的开放教学。

  3.结合全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开发了大量的实验、实习软件,纳入学校网络教学和多媒体资源库。由于这些多媒体软件的应用,突破了由教师讲解实验的原理、方法及仪器设备性能的使用常识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克服了开放性实践教学师资的不足。其中基础物理实验室完成了全部实验教学内容的CAI制作,并作为学校的精品课程以网络课程的形式推出;工业培训CAI教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领先于全国同行,进入21世纪以后,与工业界和香港理工大学联盟,实现了金工实习的远程教学。不仅在实习的内容、方法上实现了对本科生的开放,而且将开放的对象扩展到了外校学生和工业界,也得到了工业界的大力支持,使工业培训中心的规模也日益扩展,成为学校与工业界相联的一条纽带;化工专业的实习则以仿真实习为主要内容获得2001年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开发“智能化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控制系统”,将开放式教学的过程管理与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和具体实验的辅助运算结合起来,形成了使学生从提出实验预约申请,到完成实验发布成绩的一整套网络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研究型数字化

  为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以启发性教学为根本指导思想,由传授型方法向研究型教学方法转变,即:由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传授型教学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养成素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方式转变。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向讲授与讨论、研讨相结合;二是在实践教学中由单纯的知识应用为主转为以课题型实践训练为主要形式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三是作业训练和考试由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模式转到教师少讲精讲,学生多练、考试多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

  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我校加快教学手段的创新,大力推行数字化教学。

  以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革命,教师和学生利用数学化、网络化教学环境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时地上网获取知识和授课。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交互式教学网络,提高了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建设,先后建设了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课室等项目,并不断加快现代教学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目前我校自行开发完成的教育教学软件达375项,网络课程已达165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750”项目13项,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7门。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快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软件(资源),建设专业性网络教学公共资源库,进一步加强示教型多媒体电教课室和交互网络课室的建设。争取3-5年内在全校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必修课程中绝大多数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分三步实施数字化教学。首先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及办公自动化、通信等;其次是利用广州石牌地区六所高校联合办学多年的基础和华工至其他五校已连通光纤的、传输带宽达10MB(华师、暨大100MB)良好网络环境,创办石牌六校网上联合大学,探索基于INTERNET的各校之间动态联盟形式的远程教育组织形式;第三是利用教育部已批准我校为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有利条件,建设面向社会的网络教学工程。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柔性化个性化

  为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进行了大力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先后修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细则》、《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修读附修及双学位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分制的灵活性,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取消补考,全面实行重修,以保证课程修读的质量。

  2.充分体现了弹性学制的优越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前毕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3.取消试读制度,学生的学籍处理由原来规定的每学期处理改为每年处理一次,将退学处理后试读改为退学警告处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我调节学习状况的宽松环境,并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4.放宽修读附修和双学位的条件,结合学分制改革,取消了学生进行辅修专业双专业修读的学分限制,全校每一个学生都有资格和机会进行辅修、双专业的修读,其专业面也扩大到全校的每一个专业。双学位的修读也放宽了条件,复合的学科门类涵盖学科各大类,使得规模逐步推广。

  5.在综合培养计划中,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并规定文经管与理工类学生必需交叉选课,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从2002年开始,实行转专业制度。规定前3个学期总绩点在专业年级前20%的学生有资格申请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转专业。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2002年全校共有192名学生,2003年全校共有160名学生转专业。

  另外,还进一步严格教学管理。2000年成立教务处考试中心,建立健全了考试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努力探索实行试题库方式的考试改革。 教学氛围和环境创新:高投入强保障

  我校多年来强调和一直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四个投入,即:领导精力的投入,教师精力的投入,学生精力的投入,教学经费的投入。

  2002年学校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环境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达4500万元。其中投入1200万元建设新教学大楼多媒体课室。学校还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去年启动了“世纪木棉”系列学术讲座,前任校长刘焕彬教授和现任校长李元元教授分别为学生开设讲座。

  为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2000年启动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兴华人才工程”,在全校性基础课程和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领域专门设立了16个兴华人才工程教学团队共400个教学岗位,实行首席教授、责任教授、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四级岗位责任制,让高水平并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提倡名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推出了系列名师讲座,向全校学生介绍各学科的前沿进展和新理论、新技术。

  近年来我校在推进教育创新工程,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校有广东省前两批名牌专业评审中有8个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3年《大学英语》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有12门课程被列为广东省精品课程。近年来还通过了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中期检查评估。获得全国高校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广东省高校第四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

  我校实施的教育创新工程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按新的模式培养的学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一直是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抢手货”,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3%以上。但是,教育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我校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为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图 1
  图 2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被聘为华南理工大学顾问教授。
图 3 图为华南理工大学部分学科带头人。
  图 4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研制的机器人“吉祥号”勇夺全国首届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设计特别奖。
图 5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