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难留外地的难引 东北振兴遇人才“死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13:51 华夏经纬网 | |||||||||
华夏经纬网2月24日讯:据中新网报道,“如果东北固有的人才继续流失,外面的人才又不能够吸引过来,那么东北振兴肯定会成为一句空话。”正在召开的辽宁省“两会”上,有政协委员说。 有人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比喻成一场新的辽沈战役,而这场战役胜败的关键因素是人。
一位最早参与沈飞集团建设的叶姓老工程师告诉记者,1956年,他和其他100多名南航毕业生来到“荒寒”的东北,以图“航空报国”。他们中大部分人来自广东、上海、江浙一带,刚来的时候不习惯吃窝窝头加咸菜,组织上特别规定,给他们每人每月补贴5公斤大米。 “5公斤大米就让大家非常满足,往后就实实在在地留在东北,一干就是40年。”叶老先生说。 与叶老先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沈阳民营企业家,把自己的公司全都搬到北京和天津。“如果沈阳的投资环境和企业成长环境不改善的话,我是不会回去的。”他说。 有评论说,这两个人的选择浓缩了两个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它所暗含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东北靠什么凝聚人心和“才”气? 从中央提出振兴东北以来,东北各省在招人引才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优惠政策一条又一条,响亮口号一句又一句。 在正提交给代表委员讨论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草案)》中,关于建设人才强省的措施也格外抢眼———每年引进外省市优秀人才1.5万人,实施海外留学人才回归创业工程,每年引进高层次留学人员5000人次,引进国外专家7000人以上。 辽宁省人事厅厅长赵国红说,辽宁要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留住、用好各类人才,真正做到靠事业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情感温暖人,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最为有力的智力支持。 赵国红的说法带着一种急迫,同时也列出了当前他们能想到的所有招揽人才的办法。 这也可以从辽宁最近对人事政策的调整中看出来:提高短缺人才的待遇,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到辽宁工作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人才,可享受落户、购房、办照和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工资,对作出贡献的实行重奖,保证各类人才通过经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得到应有的回报;对骨干人才或亟须的高层次人才采取提供住房、安家与科研费、工作用车、补充保险措施…… 显然,辽宁的梦想就是通过这些措施,来构筑东北人才高地。 不过,原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看得很清楚,这个梦想虽然美丽,却有个死穴:以当前东北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管怎么样提高待遇薪酬,也无法与东南发达省市相比,孔雀东南飞是难以避免的。 薄熙来当初设计的解决办法是,利用当地充足的科技教育力量培养更多的人才,使之超过流失的数量,从而使一部分人留在当地。有意思的是,薄熙来此话说完不久,他本人也被调走了。 与薄熙来的说法相印证的是辽宁省人事厅的一项统计:目前,辽宁全省人才总量为261万人,列全国第四位;专业技术人员190.6万人,列全国第六位;享受政府津贴专家7366人,列全国第四位。 不过,有专家指出,相比其他省份,东北的人才总量从统计上也许还存在一些优势,但其人才结构和发展态势所具有的以下特点不容忽视: 一是人才总量泡沫化。最主要的表现是,很多人才不在工作岗位上。东北人才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但是,一些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处于其中的人才也在下岗、待业。另外,东北是中国产业工人形态最为完备、人数最多的地方,而最新的统计显示,辽宁技术工人的缺口已经达到50万人。 二是高素质的人才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有数据称,专业技术人员74.31%在事业单位,只有25.69%在企业;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78.95%在事业单位,只有21.05%在企业;其中正高级职称的人才96.9%在事业单位,仅有3.1%在企业。 日前,辽宁省科协公布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单位负责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4.54%,列在离退休人员和商业及服务人员等之后。 三是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较差。文科性质的人才较多,企业家、工程师较少。理科人才中基础性学科人才多,应用型人才较少。 在2月21日沈阳春季大型招聘会上,应聘者不下万人,而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沈阳中顺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虽然斥高薪大举揽才,但虚位以待的汽车设计师、汽车总布置设计工程师、产品开发工程师、工程管理工程师等岗位却始终乏人问津。 有人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密切相关的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10大领域,人才将面临紧缺。 从当地最近相继出台的人事政策看,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人才问题的迫切性。不过,正如沈阳市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所说,东北要想人才茂盛,必须先创造一个适合人才存活生长的生态环境,而人才生态环境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来源:中国青年报)(来源:华夏经纬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