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写:被赞扬与质疑所环绕的“薄熙来风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04:08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特派记者周浩发自沈阳

  2月16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小广场上,雪痕犹在。下午3时,辽宁省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陆续来到小广场,等着送别即将赴京就任新职的薄熙来。

  在前一天辽宁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以中央代表的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身份,宣布了中央关于免去薄熙来辽宁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重用的决定。

  半小时后,穿着黑风衣的薄熙来从他的黑色轿车上推门而下。细心的人注意到,薄熙来依旧身着白衬衫,打深色领带,这是薄熙来的标志性穿着。

  下车后的薄熙来快步走到送别人群前,与大家握手。这一天,往日里对下属有些严峻的薄熙来,也一直把“谢”字挂在嘴上,满面春风。

  事后有人评价说,即便是广场送别,“薄氏风格”也是一贯的鲜明。

  自1984年调任中共辽宁省金县县委副书记、书记以来,薄熙来在该省工作已逾20年,期间历任大连市市长、市委书记,直至辽宁省省长。而在主政期间,其“薄氏风格”给大连、辽宁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薄熙来的今后去向,有关部门并未明说。但55岁的薄熙来可能被任命为商务部部长的消息已广泛传开。

  2月22日,一家媒体还援引商务部一位官员的话说,17日,商务部召开司局级以上干部会议,在这次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的会上,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宣布薄熙来到商务部工作。

  有舆论猜测,薄熙来有可能由全国人大任命为商务部部长,这将给这个新组建不到一年的新部门带来一股新风。

  “薄氏风格”初试大连

  说起薄熙来,大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在出任大连市长、市委书记的几年间,薄熙来创造了“大连神话”,将大连从一个重工业城市,逐步变为花园城市。

  今日的大连有“北方的香港”之称。广场和草坪成为大连的代表———80余个广场错落城中,不仅吸引了外来游客,也成为今日大连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大连还相继被联合国环境署评选为最适合人居、全球环境500佳城市。

  这与薄任职前的大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些老市民回忆,1980年代的大连,除了一个俄国人留下的天然良港和一些轻工业,大连整体经济发展乏善可陈。“是薄市长改变了大连。”他们说。

  舆论也普遍认为,薄熙来对于大连的经营是卓有成效的。10年来,大连城市竞争力逐年提升,地价10年涨了10倍。在薄熙来任职期间,大连外资利用率占辽宁全省外资利用率一半以上。

  薄熙来还被外界追捧为“大连的名片”。他时时不忘宣传大连。1996年大连国际服装节上,基辛格、施特劳斯等国际知名人士的光临,让薄熙来和他代言的大连在镜头前着实过了一把瘾。大连国际服装节随后也成为大连对外经贸的重要渠道。

  而薄本人,也给大连留下一个个“事必躬亲”的故事。至今在大连官员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薄熙来某晚工作到深夜,上厕所发现有水管漏水,马上就打电话把人叫来呵斥一顿,要求立即修理。

  大连市民至今对薄熙来念念不忘。一份民间统计资料则显示,市民对薄熙来的满意度达到了97.5%。

  2001年,薄熙来调任辽宁省省长。大连市民蜂拥至市政府门口为其送行,据说,200米的路,薄熙来走了1小时。

  明星官员薄熙来

  2001年初,薄熙来调任辽宁省省长。在任3年间,薄熙来依旧保持着在大连时的作风,在“经营”的同时不忘“推销”辽宁。

  “绿化家乡,建设秀美山川”是薄熙来提出的一句口号。仅2002年,辽宁省全年就完成植树8.2亿株,超省下达任务指标的17.1%,比2001年增长6.5%。2004年始,广场和草坪的建设,也在沈阳被提上了工作日程。

  在薄熙来出任辽宁省省长以后,仅仅只开发一年多的沈阳铁西新区在土地经营方面收入就近20亿元人民币,而以往灰烟笼罩的铁西旧城,则一去不复返。

  路网建设是另一项重点。沈大高速公路正在封闭施工,到今年9月份,沈大高速将成为中国第一条双向8车道的高速公路。

  薄熙来一直是媒体的追逐对象。而他也极少拒绝媒体的殷殷盛情。“媒体采访我,我可以借机把辽宁和沈阳、大连等城市的优势好好和人家聊聊,让人家知道,人家才能来投资。”这是薄熙来的一句名言。

  事实上,通过媒体,薄熙来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曝光率,也狠狠地为辽宁和大连作了一次次“推销”。在其率团参观、访问所经之地,均刮起阵阵“薄氏旋风”。

  据广州一家媒体报道,2001年底一次“辽宁(广东)商品展销经济合作洽谈会”开幕仪式上,辽宁的一位代表甚至打出了这样一块牌子———“要发财找熙来”。

  在一次东北三省省长参加的记者招待会上,CNN记者提问时说:“你们三位省长在今天这样一个场合当中就像三位推销员一样。”薄回应说:“我们只是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

  薄熙来的地方商务实践

  与薄熙来重视“推销”辽宁一样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任职期间突出的商贸成就。许多接触过薄熙来的人评价说,在招商引资方面,薄熙来是“行家里手”,而且注重与外商“交心”。

  在大连的一次年终联谊会上,薄熙来问外商,你感觉大连什么地方还让你不满意。一位外商谈起大连一些机关办事作风存在问题。一向在公众场合温和有加的薄熙来拍了桌子,要求严肃处理,不久,该单位领导就写了检查。

  这件事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中国企业报》驻大连记者王世安说:“很多外商对薄市长的评价很高,薄市长不仅注重城市建设,也注重软环境。”

  2003年,辽宁省处理外商投诉380件,结案362件,结案率达到95%。经贸厅工作人员介绍,薄熙来要求,一定让外商“安下心”来。

  学者诸葛俊指出,大连成功的一个经验是营销城市带来的招商引资,包括举办国际服装节、率团出访招商。到1998年末,已有123家世界跨国公司到大连投资,3600家外商在大连开业投资,出口创汇24.3亿美元;同年,大连市接待79个国家、11万多人次的商务人士到大连洽商。这些都带来了大连的繁荣。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薄熙来接见外商和海外经贸团达到50次,并率领辽宁经贸代表团出访了欧洲三国,通用、三井等海外企业的负责人都与薄保持着不错的关系。

  “薄氏风格”争议

  2003年末,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薄熙来给各市及省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发出一封信,要求他们率先垂范,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借节日之机收送钱物和借机敛财等问题。信中明确提出,凡收受200元以上的,一经查实就地撤职,决不姑息。

  这项举措经媒体披露后,迅即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普遍的看法是,这是场“作秀”、“不可能动真格”。

  这只是与薄熙来有关的、引起争议的一个事件。事实上,薄熙来在辽宁工作的这些年,质疑和争议始终伴随他左右。

  辽宁一位记者用“一个喜欢,两个不喜欢”来评价薄熙来:“这个人做工作特别细致,特别务实,常有精彩的语句出现,所以很讨公众喜欢。但他不擅长理论,所以专家不喜欢他;他还工作太细、要求太严,所以下属不喜欢他。”

  争议来自与众不同。《中国企业报》记者王世安回忆说:“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一件是‘反题词’,另外一件是‘半夜机叫’,这样的一些措施是其他领导想不到也做不到的。”

  “反题词”是说,薄熙来在大连当市长时,某经营不善的宾馆请薄熙来题字,薄熙来落笔:“管理混乱,每况愈下。”

  “半夜‘机’叫”则是说,薄熙来总是深夜抽查主要干部,问问工作情况,让干部们晚上不敢出去应酬。大连流传的一个故事是,一位局长晚上没接电话,薄熙来第二天让秘书把这位局长“请”来,问其为何不接电话,答曰已经睡觉了。薄熙来说,看来工作压力不大,那多给你任务吧。

  就任省长之后,薄熙来依旧要求省政府的工作人员晚上11点前不许关机,他会随时抽查。

  更多的争议,是对薄熙来主政大连期间对大连城市形象的改造。大连每年在城建上的投入费用约百亿,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于公务员的扣发工资。很多人认为这是“形象工程”、“搞政绩”。而即使是大连官员内部,对此也颇有意见。

  但薄熙来却比较执著。“市长经营城市!一靠良好的环境,二靠吸引外资。环境加外资,就能发生化合反应,城市就能增值。”他这样表明自己“经营城市”的理念。

  事实上,大连之后的发展或多或少印证了薄的见地。有“大连后花园”美誉的星海广场最初只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改造仅前期就需要投入10亿以上的资金。一些政府官员并不支持,方案在人大也受到了批评。但在薄熙来的坚持之下,占地2.4平方公里的星海广场建成后,随着周边设施的完善,地价直线攀升,高达40多亿元,政府先期的投入资金全部收回。

  也有人批评薄熙来。他们说:“薄熙来是个特别聪明特别能干的人,但就是做事情太霸道。”

  辽宁大学老校长冯玉忠曾和薄熙来打过多次交道:“他思路比较超前,许多举措一般人初期都不能理解,所以依靠个人的绝对权威去强力推动也是必要的。”

  冯玉忠回忆说,1987年,薄熙来还在金县当县委书记时,冯玉忠带着辽宁大学的百人考察团去大连考察,薄熙来邀请他去当时一片荒芜的金石滩。薄熙来指着荒地对冯说:“几年后,我把这里变成国内最大的旅游度假村。”冯玉忠心里嘀咕:“这不是想入非非嘛。”然而多年后,当金石滩真的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旅游度假村时,冯不得不叹服:“我的思路一般还是比较超前的,但事实证明还是不如薄熙来。”

  薄熙来还有一个称呼———“足球市长”或者“足球省长”,在大连万达狂飚国内的几年,薄熙来甚至下死命令要求夺冠。1998年元旦,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试图用徐根宝换掉本地教练迟尚斌,此举在薄熙来的直接干预下最终作罢。

  在辽宁省长任上,由于人大代表的质询,薄熙来也过问了辽宁队迁址北京的计划。

  赞扬与质疑不会因为薄熙来的调任而消失,正像面对赞美宠辱不惊一样,薄熙来的风格也不会因为质疑而有所改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薄熙来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