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万文物盼“户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13:35 解放日报

  徐院长最近比较“烦”。这位南京博物院院长,这些天一连接到40多个海内外要求采访的电话。电视剧《国宝》热映后,媒体盯着他追问:———南京博物院那2211箱(共计10万件)抗战时的故宫南迁文物,到底应该归谁?

  ———10万件国宝60年来没开箱吗?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国宝不见天日怎么利用?

  本报记者上门时,新华社记者前脚刚到,扬子晚报记者后脚又来。

  但徐院长一概免谈,哪怕是媒体最关注的“尽早利用起这批国宝”问题,他依旧强调那一句:归属问题尚未解决,箱子不可能打开。

  然而,南博前院长梁老很肯定地当面告诉记者———当年在他的主持下,南博早就把这批国宝开箱利用起来了。

  当时,火冒三丈

  “不但开了箱,还曾经展出过呢。”南博前院长梁老向记者回忆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2211箱”就已经统统打开过,还从中遴选了最具价值的几件明清瓷器,放在南京博物院瓷器陈列馆里公开展出。当然,没有标注任何出处。

  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应了所谓的“归属权”,冲冠一怒。

  “2211箱最初确实是故宫的。”梁老介绍,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3年国宝南迁,13491箱故宫文物运到南京浦口,因南京库房没造好,转至上海租界银行金库里躲了3年,好不容易运抵南京刚半年,又连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8月14日便开始“宝”分三路向陕西、贵州、汉口迁运。

  抗战胜利后,全部运回南京。解放前夕蒋介石运往台湾2972箱,建国后又断断续续往北京运,1962年故宫在南京的分部撤销,包括“2211箱”在内的南迁文物库房移交给南京博物院。为此故宫博物院与江苏联合发过个文,由南京博物院代管一年。“当时的故宫院长亲口表示,一年内故宫不来清点,‘2211箱’就归南博。”上世纪80年代末,故宫博物院一位新领导旧事重提,称一年为期的口头协议不算数,“2211箱”应回归故宫,“他还给江苏省长写信说,‘不相信南京博物院的领导竟然愚蠢到想强制霸占这批东西的地步’。嗬呀,当时我一听火冒三丈。”

  “火冒三丈”的结果,便从“2211箱”中挑了几件宝贝,摆在南博公开展出。

  起价美金四千万

  都展了些什么宝贝?“坦率说,剩在南京的2211箱故宫文物,大量是不怕潮的瓷器,而且多为茶碗菜盘一类实用物品,这恐怕正是它们被挑剩到最后的原因。不过我们开箱后,还是发现了几件精品。”梁院长说,“有个明代大瓷盘,直径长达半米,称霸全国,是现存古瓷盘中的最大,弥足珍贵。这件大瓷盘的烧制方法,也是当时罕见的‘釉里红’,明代一连数朝上百年,没烧制成功一件。你问市场价值?打个比方吧,上海博物馆刚刚受赠的那个粉彩蝠桃纹宝瓶,4150万港币创下清瓷世界纪录。我敢说,这个‘釉里红’大瓷盘要是拿去拍卖,铁定比‘4150万’贵得多。”记者也从南博现任徐院长那里得知,曾有德国专家说,这件明代“釉里红”要是拿到国际市场拍卖,起拍价最少4000万美金———人民币3.3亿呐!

  “2211箱”还有啥?除了一套完整的清朝皇帝婚床垫褥、清代历朝皇帝牌位,梁老称也是海内孤品之外,他还提到一只青花瓷鼎,“青花瓷本来没什么稀奇,但像这样半米高的官窑青花瓷鼎,全国仅有两件,也算是一件稀珍。”

  当年国民党政府主持文物运台的杭立武,在他写的《中华文物播迁记》一书中说:南迁书画9000多件,运台5458件,其中就有堪称“中华第一宝”的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南迁铜器2787件,运台2382件,其中就有铭刻字数最多的西周重器毛公鼎;南迁瓷器27870件,运台17934件……“库中特别宝藏之件,几乎已全部运台”。

  国宝南迁在上海,曾经优中选优地挑了80箱最精品,送往伦敦参加“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那个轰动!有套《历代帝后像》中宋太祖的画像,仿制像片贴遍了伦敦大街小巷的店铺橱窗。“如今这80箱,几乎全在台湾故宫当镇馆之宝呢,我们就剩了个大瓷盘。”

  记者在南京博物院的瓷器展览馆里,迎面见到的第一件器物,便是那只“釉里红花卉纹盘”。记者又看到了梁老所说那个半米高的青花瓷鼎。看来,“2211箱”的展览,一直“持续”到今天。

  然而,在南博现任的徐院长那儿,记者听到的却是截然不同。

  莫叫国宝再沉睡

  南博打开过那2211箱文物吗?“没有。”2211箱文物曾经陈列展览过吗?“没有。”徐院长面对记者的再三追问,始终斩钉截铁。

  如果是这样,现在馆里那个明代大瓷盘哪来的?徐院长的说法是,“南博馆藏的南迁国宝,除了故宫文物,还有5415箱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两处行宫的起居用品,当年已划归正在筹建的中央博物院,也就是南博前身。那只‘釉里红’大瓷盘,是行宫文物。南博馆藏40万件,20多万件就是那5415箱的东西。”

  只是,最重要的,那“2211箱”故宫文物到底打算怎么办?

  徐院长依然言辞谨慎:“在归属权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只能是先把它们保管好。”他强调,“2211箱”所存放的库房,虽然是上世纪30年代的建筑,但新中国成立后一直积极修缮,至今已是几百万资金投下去了,文物存放没问题。

  而在梁老看来,归属权实在不必再争论,“2211箱国宝无论是放在故宫还是南博,都有能力收藏好,本质上也都是在替国家收藏而非作它途。国家藏品属于国家,政府责成博物馆代表国家收藏利用,并不存在所有权争议。中国历史博物馆那个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南博在建国十周年时支援的,故宫那个赫哲族用动物皮毛做的皮筏,也是南博支援的。当年国宝大迁移,故宫和南博同生死、共患难,何分你我呀?”

  梁老还透露说,其实国家有关领导人早有指示———停止争论。这么多年来南博和故宫也实际上达成了共识,“我一直都很感动,有次碰到故宫一位副院长,说起他们那位领导写信骂人的事,他当即就代人受过,郑重地向我鞠躬道歉。其实不管谁收藏这‘2211箱’,最重要是别让国宝湮没在无休无止地无谓争吵中,南博的开箱利用,就是对历史负责。”

  十万文物怎么办?无论如何,第一位的,名正言顺落“户口”。本报记者郭泉真 陈江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