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2004年“两会”召开前夕:夺取胜利又一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21:04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贺劲松、赵承、张建平)举世注目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即将拉开帷幕。肩负着亿万人民的重托,“两会”代表委员将启程赴京,议大政,商国是,绘蓝图。 过去的一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续写了新的辉煌: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迎难而
2004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当前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即将召开的“两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不同寻常的深远意义。世界高度关注,人民寄予厚望。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航船越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行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正当亿万人民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时,非典突如其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决策、沉着应对,激发起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取得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 受非典影响,经济下滑的压力接踵而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两手抓;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扶持受疫情冲击行业……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有效避免疫情伤害经济整体,夺取了防非典疫情与经济发展“双胜利”。 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新增56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就业再就业,支出85亿元用于灾民安置,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亲民爱民、求真务实的新风扑面而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 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自然灾害没有压垮我们,考验激发出无穷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接连不断的新挑战,新一届政府迎难而上,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调控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苗头;高度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新的跨越。全年经济增长9.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财政和税收收入双双超过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四;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改革向纵深推进;“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巨轮平稳快速地破浪前行。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实践中积累起深刻的体会和宝贵经验,执政理念进一步升华: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本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同时要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磨难,也从考验中学到了很多。党和政府从实践中不断深化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的认识,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的政绩观。这一切,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牢记“两个务必”,居安思危,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 成就可以振奋人心,胜利可以凝聚力量。但是,愈是在形势好的时候,愈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全面辩证地看待当前的发展形势。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十分关键的一年。 当今世界,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日益加快,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在重大的调整面前,如何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克服前进道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处于低收入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时期,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动,技术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只要战略目标明确,政策把握得当,从这个起点上,经济社会可以迅速起飞,否则就可能止步不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也十分繁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发展的差距;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就业,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加快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等,每一项任务,都直接影响到“十五”计划目标的实现,影响到改革和发展的大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 世界经济复苏,市场化力量的增长以及强劲的发展诉求,正推动我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行驶。但是,局部地区、部分行业的“虚火”在不断蹿升,水泥、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再次抬头。经济的粗放增长再一次暴露出固有的弊端。我国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2003年,我国消耗的水泥、钢铁、煤炭分别占世界消耗总量55%、26%、30%。而同年,我国创造的GDP还不到世界总量的4%。 不少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2003年城乡差距扩大到3.23:1;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资源环境压力增加等,这些深层次问题尽管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一些新问题又日渐凸现:资源紧缺的趋势进一步加剧,21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拉闸限电,34%的原油需要进口;近7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群众对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城乡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大了经济发展的难度。 在这个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我们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如此,才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今年的“两会”重任在肩,不同寻常。 肩负历史重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主动权,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回望2003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有理由为之自豪。 但我们更需要冷静:成绩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已知的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展观到了必须重新确立的关键时刻。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虽然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必须及时转变。 国内外经验和教训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更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但一些地方出现了唯GDP至上的情况,忽视结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安全事故接连发生。把GDP片面化、绝对化的非科学的发展观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又一道羁绊。 我们还看到,在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上,脱离地方实际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园区达到5500多个,征用土地的闲置率高达43%,大批农民成为失去地、失业、失去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违背求真务实精神的“政绩观”,使一些地方的发展陷入盲区和误区。 种种情况表明,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成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紧要问题。在这样一个重要关口,中央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 连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中央关于科学的发展观的精神,统一思想,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成为“两会”召开前夕的最强音: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又是一年春风度,又是一年“两会”开。在亿万人民期待的目光中,“两会”代表委员们将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畅所欲言,共商大计,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