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科教时评:教科书“科普”纠错到底难在哪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09:0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无错不成书,连教科书似乎也不能例外。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文学作品,甚至“科普”都可以错漏百出,这多少让人不解和忧心。

  据报道,“新语丝”网站主编方舟子总结,中小学教科书里的科普文章可谓错漏百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6册《月球上也有飞碟吗?》一文中的“月球上发现飞碟的第一个目击报告”根本是子虚乌有;人教社的初中语文第5册《悲壮的两小时》一文中,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苏联宇航员在“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前,通过电视转播汇报工作,接受英雄称号,交代遗言等细节,严重与历史事实不符。

  而初中自读课本第5册《史前超文明之谜》所描述的“踩在三叶虫上的足印”、“矿石中的人造物”等种种“神秘事件”、“不解之谜”早已被业内人士证实为伪科学或者杜撰的奇闻。

  做任何事情都难免会出错,但正如方舟子所说,这些错误文章多是从小报或伪科学宣传物中取来,如果编者从可靠的来源取材,虚心向专家请教,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但更让我不解的是,如此错漏百出的教科书,要修订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媒体披露,对于这些错误教材的修订,有关负责人称,只有当教材大纲改变时,教材才可随之修改订正。也就是说,中小学生目前还只能将错就错,学习和接受这些伪科学知识。如果不是方舟子“鸡蛋里头挑骨头”,大伙儿可能还蒙在鼓里。

  当然,我理解教材的修订不可率性而为。教材的权威性正在于它的稳定性,其修订理应有一个周期。但这决不应成为不能及时纠错的理由。因为这种修订并非出于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或其他的什么随机性的因素,而是它本身的错漏,而这种错漏给中小学生知识积累和健康成长会带来伤害,只有及时更正修改才能减轻、弥补相关的损害,而及时纠错亦可维护教科书的权威性,以及编辑出版部门有错必纠、有错就纠的良好形象。

  我想,即使不能全面修订,也可采取更正、补正的方式,将教科书中的错漏公之于众,通过教师教学过程一并修改。且这种纠错成本相应较低,具有高额利润率的出版社足以承受。

  刚好读到新华社的一则新闻,据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2001年全国中小学教材总册数、总定价分别是中国出版企业全行业的52.9%、37.4%。教材和教辅书籍的销售利润,为全行业平均利润的520%。有意思的是文章援引了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观点认为,缺少竞争的教材出版业导致了图书出版业的暴利。茅先生分析说:“现在很多教材仍然非常守旧,甚至有很多思想还是错误的,只有竞争才能推动教材质量的提高。”

  这番切中肯綮的论断,恐怕亦可以作为教科书中“科普”错漏百出以及“修订还是未知数”的最好注脚。

  正是由于垄断,导致了可以有错不纠,至少是缺乏及时的纠错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行为无疑是令人费解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