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舍夫斯基诟病中国金融改革思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17:07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谢华报道 在本月中旬召开的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讨会上,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就中美贸易关系发言,她解释了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原因,并提示了中国可能采取的对策。 她强调,中美之间的某种紧张关系不是政治上的紧张,而是经济因素导致的紧张。她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欧和其他发达国家有长期和短期的影响:短期来看,它将影响美国
巴尔舍夫斯基称,四方面因素造成中美贸易“看起来”很紧张。第一,中国的贸易增长表现在从服装到电话的每个方面,而这些方面都是在美国的经济生活中最可感知的部分,比如美国人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造产碟子、餐巾、电视、DVD;第二,中国很成功的部门一直是美国容易受进口伤害的部门,因此引起了政治关注;第三,中国的市场在升级——1992年中国对美出口40%以上是低端产品如玩具和纺织品,而今它们只占20%;第四,中国的经济成功也伴随着外交上的耀眼表现,它已取代日本成为亚洲各项议程的主导者。正是美国对中国更加重视和更多的关注,带来了双方神经紧绷的局面。 随后她还指出中国应该做或正在做的努力:第一,中国应该全面履行WTO协议;第二,中国还不应该让汇率自由浮动,因为中国的银行系统肯定还不能承受,毕竟“不能使人民币的浮动导致亚洲金融危机”。不过,巴尔舍夫斯基认为调整银行的资本结构比向银行注资的行为更“精明”;第三,尽管中国已经着手削减巨额的出口增值税退税,但“应考虑更大程度地削减出口退税”;第四,中国应该将“美元重新注入世界经济”。为此,中国“应进一步开放股市,让企业掌握更多外汇以便进口”或到美国投资。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