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省干部探访艾滋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05:01 北京青年报
  驻村工作队总队长陈瑞军(右)了解艾滋小患者的情况陈瑞军在文楼村卫生所察看艾滋药品摄影/张燕领

  新华社郑州2月26日电 2月25日,河南省76名省直机关干部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刚满一个星期,省委书记李克强便专程来到有22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的上蔡县,与驻村队员一起走访患者家庭,调查研究。他勉励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要以“强烈的责任心”“诚挚的爱心”“真抓实干的事业心”“战胜艾滋病的信心”,把救治救助政策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位患者及其家庭。

  为进一步加大对艾滋病疫情高发区的救治救助力度,今年2月18日,省委决定从省直

  30多个部门,抽调76名机关干部,与市县干部一起进驻全省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工作。

  “通过你们的工作,一定要使每一个患者感受到温暖,树立战胜疾病和生活的信心。”这是李克强对驻村队员们的第一声嘱托。

  李克强和驻村队员一起到几户艾滋病患者家庭看望。每到一户,他都仔细询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救治、救助措施的落实情况,还有什么困难没有。王恒祥夫妇俩都是艾滋病患者,妻子正在家里输液。李克强来到病床前,鼓励她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能来这里的人就是好人”

  2月18日,几名“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河南省上蔡县邵店乡后杨村的沉寂。令村民们惊奇的是,他们落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村卫生所附近一间闲置的房子里打开铺盖铺好了床———明显是打算长期驻扎。

  后杨村是一个艾滋病高发村。1995年以前,这个有着3800多人的中原村落中,近90%的成年村民卷入“卖血”热潮,许多人后来成为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毒携带者。近几年来,后杨村已有200多人死于艾滋病,去年秋季甚至“平均每5天死亡1人”。

  这个村子已被遗忘了多年。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悄然前来的媒体记者外,很少有“外人”到艾滋村来。村民们打听得知,他们是“上面来的”干部,省里直接派下来的。

  对他们的到来,村民们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一位60多岁的村民说,“能来这里的人就是好人。”

  不仅仅是后杨村进驻了干部。就在当天,河南驻马店、周口、商丘等6市13个县20个乡的38个艾滋病疫情高发村,都进驻了干部小组。

  他们的正式名称是“驻艾滋村疫情高发村帮扶工作组”。

  驻村干部的难题

  派驻艾滋村干部的职责很多,对此,河南省政府以豫政艾协办(2004)3号文予以了明确。其中,最实质性的工作是督促“五个一工程”以及落实“四免一关怀”要求。“五个一工程”,即“修一条柏油路、打一眼深水井、建一所学校、建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建一所孤儿孤老养育院”,按计划将于今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四免一关怀”是国务院提出的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救治和救助的要求,包括“向艾滋病感染者免12

  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免费匿名检测、免费实行母婴阻断、对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实行免费上学,使孤寡老人得到照顾关怀”等内容。

  “派驻艾滋村工作的干部最可能面临的困难,就是一些艾滋病患者会在具体的治疗问题上同他们纠缠不清,甚至不排除少数患者会提出一些无理甚至过分的要求。”一名村干部不无忧虑地说道。

  即便是在即将实施的“五个一工程”上,陈瑞军也开始遇到麻烦。拿修路来说,预算资金只够修0.5公里的柏油路,这条路该修在什么地方、从哪儿开始修起,村民们意见分歧很大。

  从“隐瞒者”到负责任的政府

  对河南委派干部进驻艾滋村,外界予以了积极评价。舆论认为,这是一件有着强烈示范意义的施政行为,它体现了一个负责任政府“以民为本”的执政思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这一举措表明了河南省政府抵制艾滋病的信心,“是一种有勇气、负责任的表现”。

  毛寿龙说,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只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公共服务,2003年暴发的“非典”疫情使政府意识到了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现在,我国政府在对待公共卫生问题上已日趋理性、开放和成熟,在对受害者进行扶助上也更加人道和富于人性化。这一务实和负责任的施政理念,在前不久我国大面积发生的禽流感传播上,又一次得到充分的体现。

  就在河南省政府向艾滋村委派干部的同时,河南各市、县、乡也同时向艾滋村派驻了帮扶干部。艾滋村村民们说,此前,县乡两级政府与艾滋病村村民之间是互不信任,甚至是对立的。12

  作者:郭久辉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