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另一种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09:28 解放日报

  近年来从各种渠道传来的信息说,中国高级技工奇缺。据民盟中央对机械加工企业调查发现,用同样的配件,我们组装的手表达不到瑞士产品的质量;我们组装的汽车质量与进口原装汽车仍有差距。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而高级工仅占3.5%;全国数控机床操作工短缺60万人。如杭州汽轮机厂需要260名数控技工,厂家到10多个招聘会上招人,月薪提到6000元,还招不到合适人选。高级工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能力和高新技术发展的瓶颈。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高级工的缺口很大,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如上海某局根据当前职工队伍文化程度偏低、技术等级偏低、市场竞争力偏低和年龄结构偏高的“三低一高”现象,提出推进“职工素质工程”,确定到明年底本行业的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从目前的0.2%、1.6%、26.5%分别提高到1.5%、6.0%、50%;其他行业亦先后着手在培养技工上下功夫。由此,全市各种技工培训班雨后春笋般遍地开办,不少从业人员纷纷向高级蓝领、灰领进军,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最近有一集团公司宣布,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后,短时期内高级工已从原占职工总数的8.1%上升到如今的15.4%,几乎增长一倍!这就使人有了另一种隐忧。

  高级工果真能这么神奇地快速成长吗?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过程。采取特殊手段也许能够“速成”,但实际效果常常事与愿违。笔者与一些新近晋升为高级工的朋友谈及当前培训工作时,他们一脸苦笑地说:“证书到手,含金量却不敢恭维。”据说,他们参加培训班所培训的内容只是在炒中级工的“冷饭”(甚至不及中级工的程度)。而在技能考核时更有不少“猫腻”,连他们自己也不信已达到高级工的水平。

  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培训机构的急功近利。现在技工培训除了职工本人要出一些培训费外,国家也投入部分经费。培训机构在收取这些办学经费后,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学员达标率。他们以为通过考核的人愈多,就名声愈好,以后的学员也就愈多,相应创利愈丰。正是在这种利益驱动下,有的办学机构负责人在学员考核时亲临现场,事先向考核人员通通关系,也会有所“表示”,以求手下留情。用这种办法“考”出的高级工,其质量可想而知。

  二是培训教师本身的素质不高。试想整个社会的高级工就不多,能培训高级工的技师、高级技师就更少。有位教师进教室对学员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是为了混一张证书,我呢,为了扒分。大家有数。”至于有的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师,一门课三日两头换教师更是常事。在具体教学上,不是系统地传授知识和能力,而是按题目讲解或抄录,把完整的知识系统弄得支离破碎。试问,这样的教师能培训出技术过硬的高级工吗?

  三是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过程不严格。现在国家还没有根据新技术的发展制定出完整的各类技工的新等级标准,对高级工“应知”、“应会”的掌握比较模糊。至于在具体考核过程中,更没有严格监控,随藏夹带、交头接耳更是试场常事,考生与主考人员互递香烟套近乎等也时有所见。在这种环境中通过的高级工能让人放心吗?

  愿我们在培养新一代高级工的时候,少一些浮躁,多一点责任;少一些趋利心理,多一分职业道德。到那时,当看到大批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在现代化事业中同挑重担同创辉煌,我们才能由衷地大声喝出“好”来!林根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