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还是考研? 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困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10:31 胶东在线 | |||||||||
胶东在线消息 复习考研还是参加工作?到底哪个选择会更好?……这是眼下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困惑。现在正是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也是考研的学生苦等结果的“煎熬期”,记者深入这些学生中进行采访,亲身感受了他们的抉择与徘徊。 考研:自我增值 逃避现实
“考研?当然考研!现在本科学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根本没有优势,招聘要求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趁年轻赶快充电,自我增值,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记者在烟台师院自习室里见到了满屋正在苦读的大三学生,透过厚厚的镜片,他们的眼睛一直盯着书本。 在烟大宿舍,记者见到一个正在看书的文静女生,自信的她对于考研感慨颇多。她告诉记者,自己比较喜欢校园生活,虽然如今的校园不再是往昔的“象牙塔”,但比起社会还是一方净土。她觉得自己还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比如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违心的阿谀奉承,如果可能,她会想办法延长留在学校的时间,读研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男生小张更是个读研的“狂热分子”。他告诉记者,从走进大学校门起,他就想考研深造:“学理工的同学,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本科四年只学了点皮毛,是本专业中最低层的,只有考研才能更向专业靠拢,况且考研是大势所趋,自己再拼搏三年,作到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点评:毕业生热衷于考研这一普遍现象,存在着深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第一,升学的惯性。大学生一路走来,对升学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读研究生是每个学生心里的梦想。再者,身边的人都忙着考研,如果自己不考就会产生落差,“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在大中专学生头脑中还是存在的。所以,不考研可能成为一种永生的遗憾。 第二,就业的压力。大学年年扩招,大学生已不再是以往的“天之骄子”,知识爆炸的年代,学历明显贬值,读研已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既可“缓解”就业压力又可自我增值。 第三,待遇的差别。与本科生相比,无论是在找工作的难易程度上,还是在工作待遇上,研究生都明显占优势。 就业:工作经历 一样精彩 现在准备找工作的学生正密切关注着全省各地的招聘信息,他们带着自己精心制作的简历,穿梭于各个招聘场所之间。 在烟台市2004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现场上,记者曾看到几个正在找工作的烟台大学毕业生,一名中文系毕业生告诉记者:“虽然研究生比本科生学历高,但在找工作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些招聘单位会附加一项说明:只招本科生,不要研究生。” 为什么呢?记者和一位负责招聘的某公司经理聊起来时,他解释说:“只招本科生的理由一般都是公司将提供上岗培训,本科生比研究生年轻,更有潜力可以挖掘。况且,研究生的身价高,要求的待遇也高。用人单位总会考虑用人成本这个经济问题,所以在一部分招聘部门,本科生的机会可能更多点。” 往届毕业生小徐目前在一家报社工作,可以说“混得不错”,现在他正忙得热火朝天,工作很是努力勤奋。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喜欢现在的工作,比考研充实多了!不一样的道路,不一样的体验。考研可能使我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但我现在在工作中学会了做人和做事。工作也是一种经历,当学历遭遇经历,我选择经历。”记者问她:“如果现在让你在考研和工作之间选择,你选前者还是后者?”她笑着说:“我仍坚持选择现在的工作。” 毕业生都需要工作,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习,一个人可以安安静静地在学校里深造,也可以在社会上走向成熟。 毕业生小孙曾经一直坚信“没读研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现在他的态度很明确———就业。他告诉记者,他需要一个缓冲期,希望能够通过接触社会,让自己学会更成熟地思考问题,更清楚地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更明确地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工作以后会变得现实明智,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再决定是否考研以及考什么专业。 采访中,记者还曾遇到一位姓王的新闻系研究生,他原认为,读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没想到,现在倒更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了。他说:“读新闻这个专业,毕业后无非是在新闻媒体工作,或者从事研究工作。做新闻,靠的是敏感性强、腿脚勤、人缘好、关系广、消息灵,在这方面,本科生经过短时间的实践,就可以驾驭得了。而且许多新闻单位根本不买研究生的账。让我做研究工作吧,又很浮躁静不下心,现在也是很苦恼。”看来,研究生也害愁“嫁”不出去! 点评:对于毕业生来说,工作是一种经历,当经历和学历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经历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即使是考研暂时不用工作,研究生毕业同样要面对择业的关口。在此,对于正在奔波找工作的毕业生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估价自己的真实能力。不要高估自己,有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对招聘单位的待遇条件过高要求,可能错失好的发展机会。 (二)正确对待自己的专业特长。不要只考虑眼前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条件,要看到对自己将来专业发展是否有帮助,也许暂时有的单位工资薪金很高,但也未必要“趋之若鹜”,总之要慎重对待自己的爱好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本报记者 李志娟 实习生 胡巍) 责任编辑:曲高远 来源:烟台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