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艾奇逊坚持从台湾脱身 美国务院和军方意见相左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1日16:53 观察与思考

  -张昆生

  美国军方从一九四八年底开始即反复提出:如台湾落入中共手中,会对美国的安全发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它强调美国要使用一切适当的外交和经济手段“保住台湾”。但国务院认为只用外交和经济手段保不住台湾,因而要军方确定台湾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是否如此重要,以至于美国在必要时将用武力来保住它。

美妙时光产权酒店 紫光台式电脑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一九四九年二月,参谋长联席会议答复说:现在对台湾公开承担军事义务是不明智的,因为当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同它的一系列全球性义务已经不相称,如果再派部队去台湾,将使美国不能对付更重大的事态。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台湾对美国的安全是重要的,却没有重要到美国必须派兵防守的地步,但美国可以给台湾某些军事支持,例如派少量舰只驻扎在台湾的一个或几个港口,起稳定性影响。

  艾奇逊坚决反对派海军舰只去台湾。在一九四九年三月三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对台政策的会议上,艾奇逊强调如果美国在台湾显示武力,就会使中国大陆正在流行的“收复失地”的情绪指向美国而不指向苏联,“美国必须谨慎地隐藏它要把台湾从大陆分离的意图,才能使其对台政策有成功之望。”

  艾奇逊还指出:如果不采取完全封锁或占领的办法,美国使用武力阻挡不住中共拿下台湾;倘有朝一日美国必须对台湾进行军事干涉,也非常可能是同一些友好国家合作,并最好通过联合国的帮助,其公开宣布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台湾的土著居民实现自决的合法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接受艾奇逊的意见,否决了军方派海军舰只去台湾的建议,决定仍只用外交和经济手段阻挠中共占领台湾。

  随着台湾形势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保住台湾的前景日益悲观。一九四九年秋,中央情报局预测“台湾将在一九五O年底前落入中共之手”。美国空军参谋长甚至请中央情报局考虑能否想办法炸掉国民党在台湾的空军,以免落入中共手中。

  在此情况下,华盛顿不得不又一次检讨对台政策。国务院认为:国民党政府正把它在大陆所犯的毛病转移到台湾,美国除非出兵,否则救不了它;增加对台援助,最后也只能是浪费美国的资源,损害美国的威信,并促使中国人民更加怀疑美国对台湾怀有“帝国主义意图”。对王世杰和李宗仁一九四九年夏、秋之间先后提出的中美共管台湾的主张,艾奇逊不感兴趣。他在十月底指示驻华代办斯特朗(ROBERT STRONG)转告李宗仁,美国无意派兵去台湾,将继续给台湾经济援助,而未提继续给台湾军事援助。十一月二日,艾奇逊同国务院有关远东事务的官员商谈时,大家一致认为延长对国民党当局的公开或秘密军事援助都是徒劳的。十一月十八日,艾奇逊又电告驻台湾总领事:美国将不派遣军事人员担任台湾当局的顾问,因为这些顾问的出现会被解释为美国愿意保证台湾的防务,一旦台湾的防务在美国军事顾问在场的情况下垮台了,美国会因此而大大丢脸。艾奇逊只同意台湾当局聘请美国非现役军人以私人和平民的身份前往台湾供谘询。所有这些,都表明杜鲁门政府继从中国大陆脱身之后,又根据“台湾保不住”的估计,想逐步从台湾脱身。

  但美国军方不肯“抛弃”台湾。它同国民党驻美大使馆过从甚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国民党驻美大使顾维钧要求美国对台湾当局给予军事援助,包括派遣军事顾问和馈赠军事物资。同一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防部长建议除了加强对台湾的外交和经济支持外,还指示美国驻远东部队总司令及第七舰队司令派人对台湾进行实地调查,以便美国政府据此制定一个对台湾提供军事援助的计划。这同国务院的方针显然背道而驰。对顾维钧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唱一和,国务院十分反感,它表示美国不能在外交和经济方面给予台湾更多的支持,尤其反对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也就在十二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国务院发出一份题为“宣传政策文件——台湾”的内部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要“制定一项宣传政策,以便在台湾可能为中共军队攻陷时,尽量减轻对美国威信和其他国家士气的损害。”文件要求消除一种错误印象,似乎台湾被共卢党占领将对美国或其他反共国家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强调台湾在历史上、地理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明显地为美国从台湾“脱身”作舆论准备。

  十二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开会协调对台政策。艾奇逊说:如果按军方的建议去做,美国能够使台湾的陷落推迟一年,但美国将为此在政治上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台湾对美国的防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付出这个代价,否则就不值得。经过讨论,艾奇逊的意见又占上风。在十二月三十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通过了该会48/2号文件,再次重申美国只继续用外交和经济手段使台湾不落入共产党手中,同时强调美国应采取步骤加强自己在菲律宾、琉球群岛和日本的地位,明显地把台湾摒弃在美国军事保护圈之外。

  “脱身政策”占上风

  美国国务院关于台湾问题的内部宣传文件和国家安全委员会48/2号文件都被透露出去,共和党人对杜鲁门政府大肆攻击。“48/2号文件”所规定的政策同共和党右翼的想法背道而驰。就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被称为“来自台湾的参议员”的诺兰(JAMES KNOWLAND)公开要求美国派军事顾问团去台湾。紧接着塔夫脱主张利用海军阻止中共进占台湾。一九五O年伊始,诺兰公布了前共和党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的一封信,这位前总统也是要求用海军来保卫台湾、澎湖乃至于海南岛。一月四日,连一贯支持民主党外交政策的共和党议员伊顿(CHARLES EATON)也主张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来保住台湾。这时,艾奇逊决心“摊牌”。一月五日,杜鲁门根据国务院的建议公开声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宣言均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接管了台湾,而在过去四年内,美国和其他盟国接受中国对该岛行使权力。他还表示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不拟使用武装部队于预其现在局势,不遵循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途径,不向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谘询。

  同日,艾奇逊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杜鲁门的声明。为了反驳一些共和党议员提出的“台湾从法律上说仍属于日本”,“台湾的地位应留待对日和约来决定”等说法,艾奇逊指出:“中国人民治理台湾已有四年,美国和任何一个盟国都没有对这一占领的权威性提出疑问;当台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的时候,没有人对此提出过类似的疑问,这被认为是符合过去的承诺的。”艾奇逊接着说:“现在,在有些人心目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目前控制中国大陆的力量是对美国不友好的,因此,我们要说:那我们要等一项和约。我们在朝鲜并没有等待一项和约,在库页岛并没有等待一项和约,对于我们负责托管的那些岛屿,我们也没有等待一项和约。”艾奇逊最后说:不论法律问题如何,美国不能用类似的语言来含混自己严正的立场……一旦美国采取一种立场,它将坚持下去,而不会因权宜之计或自己得利而改变……我们不像其他国家那样,说话只是为了利己的宣传,而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使我们坚持这一立场有困难时,就立即予以推翻。”

  一月十二日,艾奇逊又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讲话。他指责蒋介石,说中国人民完全收回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支持,蒋介石成为逃到一个小岛上的难民。他告诫美国不要把中国人民对俄国分裂中国领土的愤怒转移到美国自己身上,美国必须坚持认为谁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就是中国的敌人,那样做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他还在这篇演讲中把台湾排除在美国的西大平洋防御带之外。

  上述杜鲁门的声明和艾奇逊的两次讲话,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承认美国参加的国际协议规定了台湾应归还中国,而事实上,台湾在二战后已经归还给中国,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二)公开宣布美国对中国内战袖手旁观;(三)同后来美国改变对台政策后的言行形成了鲜明对照,表明美国自己恰恰是艾奇逊所谴责的那种无原则的国家。杜鲁门——艾奇逊一月上旬的决定当然遭到了国会中保台派的反对。除了老牌的“中国帮”如诺兰、史密斯之流外,作为共和党重要领袖之一的塔夫脱也坚决反对放弃台湾。他主张美国派海军进驻台湾海峡,以恫吓中国共产党不敢向台湾动手。长期支持两党外交的共和党参议员范登堡否定开罗宣言应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他说:“我无法克服这样一种感觉,台湾的600万人民最后命运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开罗牧羊人旅馆的阳台上永远地决定了。”政治小丑麦卡锡(JOSEPH MCCARTHY)则从一九五O年二月开始向国务院进攻,说美国外交机构中混入大量共产党人。当时连杜鲁门过去在参议院的老朋友布里格斯(STYLES BRIDGES)都同诺兰一样,要求艾奇逊辞职。好在占居参议院多数的民主党参议员能团结应战。他们追问“中国帮”:你们是不是要为了台湾而打仗?

  在共和党参议员中,也有一位摩斯(WAYRE MORSE)警告说:武装干涉台湾可能导致新的世界大战。

  美国军方对杜鲁门一月五日发表的声明事先曾表示了不同意,杜鲁门因而动摇,一度考虑不发表。可是在艾奇逊坚持下,又终于同意发表。但他接受了布莱德雷的主张,对国务院起草的声明稿作了修改,从“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建立军事基地或使台湾脱离中国”一句中删去无意使台湾脱离中国的字样,同时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这实际上就是为将来美国干涉台湾、分裂中国“留有余地”。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