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科考团本月底将再赴北极 随队配备防熊武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2日05:17 北京晨报

  背景资料:中国人的北极考察

  本月底,中国科考团将再次踏上前往北极的征程。在科考队的“行囊”里,除了大量科学仪器外,还将包括一些针对北极熊的特殊设备——

  北极站为科考提供平台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建立北极科考站,是中国北极科考工作的重要一步。”昨天,北极科考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惠根博士告诉记者。即将赴北极参加科考工作的杨惠根博士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科考站的有关情况。

  杨惠根博士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组织开展了北极地区海洋、空间、大气与气候、生物等领域的研究。1999年和2003年,我国先后两次赴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据了解,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将建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这里被科学家们视为天然实验室。即将建成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为一栋两层楼房,总面积约500平方米,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可供20至25人同时工作和居住,并且建有用于高空大气物理等观测项目的屋顶观测平台。

  固定站点长期监测

  “这次科考团我们将派出9名科学家,这其中包括高空大气物理、生态学、冰川与环境、地球物理、气象学等几个专业的科研人员。这是一次综合性的科学考察,在不同专业上我们都会开展观测和采样。”昨天,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科技处秦处长告诉记者。

  据秦处长介绍,相对于1999年和2003年的两次科考,本次科考工作主要是以科考站为依托,在固定站点做一些长期的观测和采样工作,包括对于极光的观测等等。科考的时间长短将根据研究的需要,初步定在两周。这次科考所用的仪器主要包括极光观测设备、大气边界层、海洋、生态等采样设备,同时还有GPS跟踪站和绝对重力检测设备。

  “这次科考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项目都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秦处长表示,北极站建立之后,各学科将根据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根据科考站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考察行程。

  后勤装备专防北极熊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计划财务装备处介绍,由于新奥尔松有相对完善的社会公共管理系统,北极站在后勤管理方面较为简单。“在新奥尔松,挪威的当地公司就相当于一个物业公司,食堂、医院等设施我们与其他国家一样,都由当地提供。我们在考察站内配备了简单的小家电,以及常用医药、书籍和一些住宿娱乐设施。在装备方面,此次科考活动的服装和帐篷由奥索卡公司提供。”

  出发前,科考队员将进行身体测试和行前教育。“行前教育主要分三块,一方面是介绍北极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情况和自然状况;一方面是关于此次科考活动的介绍;另外还有是对于一些基本野外常识的介绍。”

  北极熊是北极野外考察的重要防御对象。据了解,上次科考队员在北极险遇北极熊,当时科考队员距离北极熊只有几百米,考察船在北极熊接近之前几分钟派直升机把队员救走。装备处介绍:“我们将重点向队员介绍如何防御北极熊,并在装备上配备防止受北极熊攻击的专用武器。”

  北极科考意义深远

  我国位于北半球,北极系统对我国的气候、环境、生态,甚至社会生活的影响更为直接。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开展北极考察意义深远。

  杨惠根博士表示,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海洋与海冰系统、气候系统的变化对影响我国的灾害性冷空气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北极地区的空间环境扰动,会影响到空间天气,并直接影响到我国航天器的应用;北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极端生物研发的理想场所。

  开展北极考察对于我国气候、环境、农业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北极的西伯利亚冷高压是控制中国气候的三大因素之一,它左右着我国主要经济地区的季节交替与旱涝风霜;北冰洋洋流也对东亚大陆气候环境和海洋经济渔场起着重要影响。北极泰加林带的南界正好位于我国东北边境线上,它的摆动是气候变化的明显标志。通过对北极典型地带、典型目标的解剖与对比,可望为整体地球系统的变化提供新的理解,以有效地提高对未来10至100年尺度重大环境变化的预测精度,并为国家一级甚至国际规模的资源管理、环境战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晨报记者 代小琳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科考+北极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