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背离农村却融不入都市 在温民工生存状态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2日15:43 温州新闻网

  在我们身边的都市里,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从遥远的土地里剥离出来,背离了乡镇农村,却融不进都市的圈子,成为生活在乡村和城市边缘的一群人。

  很少人会去关注他们的命运,一位民工辛酸地告诉记者:“同样在一座城市里,城里人的生活才叫生活,而我们的生活只能算是生存。”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乡村处境其实关系每个都市人的现实生存。随着春运结束,民工潮降温,在温州停留驻足的民工都过得怎么样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他们。

  写在香烟纸上的开支表

  “西红柿0.5元,土豆1.5元,植物油4.5元,大蒜0.3元,理发3元……”

  2月24日傍晚,瓯海区新桥街道一处工地棚屋里,建筑工赵传根穿着一双露出两个大脚指头的袜子,伏在吱呀叫的木板床上,用一张皱巴巴的香烟纸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当日的开销。

  “又花了九块八毛钱。”赵传根叹着气对躺在身边看《故事会》的工友金宝说:“再怎么勒紧裤带还是省不下几个钱。”金宝把身子一扭,很不高兴地咕哝了一句:“钱,你就知道钱,像我们这般穷命,想那劳什子干嘛,你还是养点精神准备晚上加班吧!”

  金宝怎么知道赵传根心里的苦衷呀?这位37岁从河南商丘县农村里出来的汉子,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老婆和一个12岁念小学的女儿。

  “我们那里穷啊!过去我在家里种田,一亩地碰上收成好的,能赚个二百块钱,那时我种了五亩地,养了几头猪,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也只能让家庭维持个温饱,虽说现在政府减少农民的税收,但是说真的,种田还是不那么合算。”赵传根说。

  随着女儿的长大,各项开支的增加,赵传根越来越觉得这个家难当了。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2001年,赵传根从老家来到温州市区一建筑工地上做工。“工头是俺村里的人,对我挺照顾的,基本上两三个月就能领到一次工资。”赵传根说。

  赵传根窝居在由二十多人共同“拥有”的工棚里,赵传根是被工友们私下认为最“抠”的一个,“他从来不吃肉,戒了酒戒了烟,顿顿都是青菜豆腐,春节从家里带来的是一坛咸菜,一吃就是一个月。”赵传根的工友王立本说。

  赵传根每个月工资800元左右,除去300元的月支出,每月都能省下四五百块钱。“这比种地强多了!”赵传根说,每到发工资的时候,给家里寄钱是他最快乐的事情。“那时候他整夜都会哼着家乡的小曲,搅得别人睡不好觉。”金宝说着,赵传根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两个月没有往家里寄一分钱

  陈福安穿着一身土黄的咔叽衣裤,脚上蹬着泛黄的解放鞋。记者看见他的时候,陈福安正埋头在一辆平板车上装塑料泡沫。

  2月25日下午,记者在新城碰到了拾破烂的陈福安。陈福安用一双带着戒备神色的眼睛盯着记者,待记者说明采访意图,陈福安不停地说:“吓死我了,我以为又碰上那些管事的人了。”

  陈福安所说的那些管事的人是指城市执法人员,在这之前,这名从安徽宿县来温拾破烂的民工,被管理人员卸去了一副车轮子。

  “我今年都43岁了,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没有哪家厂子愿意要我啊!”陈福安愁眉苦脸地说。

  “一个月赚四五百块钱就顶头了,你看这满满的一车塑料泡沫,拉到收购站也就卖三块钱。”陈福安说。

  陈福安出门拾破烂主要还是为了供养儿子小栓读书,陈福安说儿子在老家重点高中上学,成绩挺不错。

  “春节时我没有回家乡,今年运气不好,新年都过了两个月了,我还没有寄一分钱回家,反倒欠了老乡三百元钱,前段时间小栓给我来了一封信,娃体谅我在外头太苦,说想要念完高二也出门打工,娃真懂事啊!可惜他白摊上一个这样无用的爹。”说道伤心处,陈福安眼睛里掉下泪花。

  儿子不会再干苦力

  “到哪里去?”从双屿一处民工聚居地调查出来,一名六十多岁模样的三轮车夫笑眯眯地踏着车来到记者旁边。

  车夫姓胡,泰顺县人。记者坐上他的车,奇怪这六十多岁的人,像年轻的小伙子一样能把车子踏得飞快。

  “别以为我很老了,我五十都还不到,不过显老。这三轮车是租过来的,每天都要向车主缴八十元钱。”胡大伯边骑车边和记者说。

  记者从胡大伯口中了解到,他原来是在泰顺乡下穿街走巷揽活的木匠,因为儿子考上大学来温州读书,干木匠又赚不了几个钱,才投靠温州亲戚踩起三轮车的。

  “我在双屿租了一间房子,不大,六个平方吧!一个月130元,只是下雨天会漏水。”

  “儿子有时也会来看我,不过他功课忙,一个月就来那么一两回。”提到儿子,胡大伯话语中都充满了笑意。

  有一次,胡大伯把三轮车特意骑到儿子的大学门口,“等到下午放学,我看到他和同学出来,个个都很高兴的样子,儿子手里还拿着网球拍,看样子是要到哪里去练球。”胡大伯说:“我远远看着他,没有叫,我怕他同学知道他有这么一个踩三轮车的老爸,丢不起这个脸。”

  把记者送到目的地,胡大伯似乎又很欣慰地对记者说:“我这辈子没文化,又只能靠卖力气赚钱,算是白来这世上一遭了,但我儿子不会,我儿子有希望,我赚钱供他上学,他以后不会像我这样干苦力了。”

  问卷调查

  每月收入600元占多数

  近半民工害怕拖欠工资

  在个别访问民工的同时,记者还在牛山北路的劳务市场、鹿城工业区和马鞍池西路某仪表厂等民工聚集地做了关于他们生存状况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调查表103份。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问卷形式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题,但汇总结果却发现民工的心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收入方面,月收入在600元至800元之间,月消费在300元至600元之间的占绝大多数,具体比例如图。

  至于民工最担心的是什么,有46%的人最怕老板心太黑故意克扣工资;有31%的人怕找不到工作,生活无保障;也有12%的人认为工业区一带的治安比较混乱,抢劫打人的事件屡屡发生。梦想是:39%的被调查者希望能够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也有20%的人希望自己能够学好一门技术;15%的人想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买车、买房。最高兴的事情:33%认为过年回家和家人团聚时最为快乐;32%的人则认为每月领工资的时候最为高兴;还有很多人在“最后悔的事”一栏中,写的是“出门打工”,最痛苦的大多是“工资要不回来”以及“想家”。

  记者述评

  乡村,与城市血肉相连

  为了生存,千千万万个民工背井离乡,为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境遇,背负着希冀和梦想,浩浩荡荡地向城市出发。

  城市用什么样的姿态迎接他们?那些住最脏最乱最差的房子,吃最廉价食物的是民工;那些掏大粪,挖下水道,造房子,出大力流大汗的是民工;那些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加班干活,到头来却连工资也难讨回还要表演“跳楼秀”的是民工;更有那些挤公共汽车遭受白眼,与城里人打交道稍有微词便遭致臭骂毒打,被某些基层职能部门“宰得没商量”的还是民工……难道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们是民工,一群“翻不了身”的民工?

  我为城市的冷漠面孔而悲哀。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民工,那么,这座城市里,高楼将不再崛起,道路将破败不堪,工厂里不再有往日的轰鸣……可以想像,在没有民工的日子里,城市将会像一枝失水的玫瑰,不再有任何生气。养尊处优的城里人最终将会竖起降旗,无奈地垂下曾经高傲的头颅。

  中国制造的产品席卷全球,有人说中国与世界的竞争靠的是廉价劳动力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成功是靠牺牲一代民工的利益换取来的,从某种意义上,中国民工是当之无愧现代中国的脊梁。

  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歧视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排斥他们。今天,当党中央把三农问题再次列为一号文件时,是到我们拉他们一把、扶他们一把的时候了!

  中国的希望在农村。别忘了!这太阳底下,民工是我们血浓于水的兄弟!别忘了!乡村和城市血肉相连!(温州都市报 蓝盾张晓叶淦)(来源:温州新闻网)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