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农民增收取样报告之二长垣: 克隆“小狗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7日00:02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本报记者 周健 实习生 张永强/文 photocome/图

  样本名称:长垣县。

  样本概况:农业县。人口78万人,农民72万人,耕地面积87万亩。2003年完成GDP35亿元。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增收数据:2003年农民纯收入人均2591元,较上年增长6.2%。

  在中国地图上,长垣县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一抔黄土,团成一个并不规则的多边形,轻轻一抛,就窝在黄河岸边,袒露出一片湿润美丽的平原“胸膛”。

  这里长庄稼,长林木,也长人。全县耕地面积87万亩,总量为78万的人口就在其上休养生息。

  尽管“袖珍”,尽管它只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县,但长垣的特色却让人惊叹:“中国厨师之乡”、“中国防腐之乡”、“中国卫(生)材(料)之乡”、“中国起重(机)之乡”,名头好大!

  仔细去看,其内核全是民营经济,而且遍布长垣城乡。

  看着长垣,让人联想起温州、台州等地。这里,是不是也在孕育着一种“小狗经济”?“磨刀霍霍”

  “刺啦”、“刺啦”,还未走进长垣县烹饪学校大门,就听见里面传出密匝匝的磨刀声。

  干什么?杀猪?宰羊?这儿明明是学校。

  走进去,却看到一群年轻的学生正蹲在狭小院子的墙根,各自都在磨着一把切菜刀。“要上刀功课了,他们得把刀磨快些。”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忙着跑来跑去,一问,他是这个烹饪学校的教师,名叫徐书振。

  徐书振带领着记者和那群学生走进一间略显黑暗的小屋。看得出,这些学生全来自农村,质朴的气息展露在他们的眼角、额头。他们拿起一个个白萝卜,刀随着手飞快地起起落落,一条条纤细的萝卜丝不一会儿就堆满了一个大盆。

  今天的学徒,明天的师傅,原来一个好厨师就是这样迈出第一步的。

  “我们长垣的厨师全国有名”,徐书振趁着间隙同记者聊了起来。据这位新乡市人大代表介绍,该县在外从事烹饪工作的专业厨师达到2.3万人,其中去国外的有200余人;在国家评定的41名“烹饪大师”中,长垣籍的就有4个,而河南的33名“烹饪大师”中,有9人来自长垣。“你无论到哪儿,哪怕到了南非、菲律宾,都能嗅到我们长垣厨师做出的饭菜的香味。”他笑着说。

  这是一句实话。记者走在长垣县城的街头,发现这里饭店很多,几乎三四十步之内就有一家。一个当地的居民告诉记者,长垣有钱的私营老板不少,再加上家家户户到街上吃饭已成传统,所以“饭店生意兴旺”。

  饭店密集,带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为那些在校学艺的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目前,长垣共有3所烹饪学校,每年可培养烹饪技术人员600余人,而这些人,以年轻的农民子弟为主。

  “出来学一门手艺,弄得好了,就是高级打工者,甚至自己开饭店当老板,总比窝在家里啥也不会强。”徐书振自身的厨艺本就不错,他在教学中强调言传身教。

  满村乡宜丘村的顿红星今年23岁。他曾在一家乡镇企业上过两年班,每月400多元钱的工资。后来父亲去世,家里10亩地就靠他来耕种。农闲了,他就到外地推销防腐剂,一年下来,家中总共才有2000多元的节余。“打工不防养老,还是学一门手艺好”,在母亲的劝说下,他走进了烹饪学校。

  “这里学生的情况都和我差不多,考不上学,就要找出路嘛。”他说,“哪个村没出过厨师呢?吃得好那没啥说,关键是混个人样出来。”不能承受之“重”

  长垣出去的厨师多,自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人脉。这一点,连该县起重机生产重镇魏庄乡的大小老板们都予以承认。

  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些起重机生产企业的老板当时还是业务推销员,他们到外地风餐露宿,常常会得到那些在外工作的厨师的照应。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面,另外一面却是:在不知不觉间,长垣县的起重机产业已长成参天大树。

  从长垣县城坐车往南不到10公里,就到了魏庄乡。一条南北向的10里长街,依次排列着上规模的起重机生产厂家近20家,配件店、维修站更是不计其数。在街道北头,一片空地正在加紧施工,附近的商户介绍说,这里马上要落成一个占地8.4平方公里的“河南起重机械工业园”。

  这实在是一幅令人惊叹的场面。记者碰到一位来自浙江的客户,他一下车,就连发惊叹,认为这样的规模实在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也难怪,如果按照魏庄乡政府提供的官方数字,这里生产的50吨以下起重机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从当地农村吸收的就业人口有近万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4。

  记者走过卫华、豫中等知名起重机生产企业,在一家名为“贵发”的配件制造公司里见到了技工老范。老范的家在魏庄乡范屯村,家中有6口人、6亩地,从1994年起,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厂中干活,一直做机床工,拿的是计件工资。他的平均收入是每月500元。在他的身旁,还有几个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他们和老范一样,满脸满手都是黑油,一说话,就会露出白色的牙齿。据了解,他们都是老范的学徒。

  像老范这样一干10余年的,整个魏庄乡的起重机厂里比比皆是。从土地走向工厂,再从工厂返回土地,这些农民身兼两种“身份”。

  与他们稍显沉重的生活比较起来,大车西村的农民葛自力可谓活得潇洒自在。他家里每人不到5分地,打的粮食“自然不够吃”。几年前,他开始外出打白铁,做补盆生意,发财后又在街上租下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门面房,配合起重机维修搞“手拉葫芦”(一种配件维修),几年下来,日子倒过得“还说得过去”。不忙的时候,他会带着妻儿,一块儿到县城里找一家长垣人开的饭馆,有滋有味地“吃上一顿”。

  “你们这儿的人,是不是普遍过得比较富裕?”在葛自力的小铺里,记者问他。

  “那不尽然。开厂的老板是越来越富,没钱的农民是越来越穷。不过,我们这儿还好些,你到县城东的那些偏远乡村看看,地少,都是黄河滩地,再加上没企业,日子才穷呢。”

  记者最终没去看,因为那种生活的窘境可想而知。老板的“炼成”

  葛自力没有当大老板的志愿,他说那是因为他“没材料”。实际上,在一个产业群已经形成聚集效应的时候,一个人或许更容易把一个企业做起来。此中,时也,势也。

  “北卫材,南起重,东部防腐西部农,多种经营在县城”,这是一句几乎每个长垣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不过却道出了实际的产业布局。

  “这些都是自发的,而后到一定规模,政府又加以引导。”长垣县一个负责相关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比如西部的万亩红提葡萄基地,我们强调的是农业产业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再比如北部的卫生材料,几乎村村都办厂,我们后来统一规划,目前要集中建一个上规模的卫材工业园。”

  2月21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驱车赶往以生产卫材产品著称的长垣丁栾镇。一条公路逶逶迤迤,十几公里后,几个大厂不时出现在眼前。

  华西卫材有限公司是前几年崛起的“后起之秀”。该公司经理王国贤向记者介绍,“我们老总崔勤峰一开始也是业务推销员出身,慢慢有积累了,就在自己的家里搞起了生产经营。”

  目前,华西的总资产达到6200万元,有400多个农民在厂里就业。但它的规模在当地还不是最大的,据介绍,以丁栾镇为核心,整个长垣县共拥有38家卫材公司、8个消毒中心、16个专业村和1580个生产加工户,直接或间接吸收3万余人从业。所生产的产品达3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市场覆盖面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年销售产值达到6亿元左右。这也相应催生了全国最大的卫生用品市场在长垣县城的建成,一时成为卫材生产重地。

  当然,由于小作坊多,卫材产品的质量在去年抗非典时期受到了严格的检验,一些卫生标准不达标的小个体被严禁继续生产。记者了解到,其中有许多人分流到了现有大企业中。

  卫材产业的发达,带动的同样也是一方百姓的就业。记者在临近华西的一家卫材公司的厂房中看到,几百名来自村镇的女工正在缝纫、拆纱。大杨楼村的王雪梅大声告诉记者,她现在每月可收入600元,再干半年,她就要结婚了,“钱攒得差不多了”。

  对于23岁的王雪梅来讲,喜庆的日子是值得期盼的,但她同时又有些忧虑。她说她要嫁到县城西部的一个乡镇,不知道那里还有没有工厂可以让她去上班。

  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命运迷局。如果按照一种宏观的说法———2003年,整个长垣县GDP达到3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县(市)排序中居第40位,10年间前移了52个位次;而截至去年8月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52亿元,稳居新乡市第一;同时又连续3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那么,王雪梅的个人命运可以忽略不计,不过,问题的实质恰恰在于,谁为千千万万个王雪梅创造就业的机会?

  长垣人说,他们在寻找商机;温州人说,他们要带领着当地百姓一块儿“发财”。就在长垣县城的北郊,一座漂亮壮观的温州商贸城正在拔地而起,红砖蓝瓦,居住、商贸一体化。当地的群众指着它告诉记者:“商铺早已卖完,人家温州人在这儿扎根了。”

  这是不是一脉相通?其中的对接,究竟为长垣农民的明天构架起什么“蓝图”?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