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代会举行全体会议听取宪法修正案(草案)说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9日08:16 中国台湾网 | |||||||||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电(记者齐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下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中国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与五千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起听取了说明。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李铁映主持会议。
王兆国在说明中表示,本次修宪不是大改,而是部分修改,对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需要用宪法规范的、非改不可的进行修改,可改可不改的、可以通过宪法解释予以明确的不改。 此次修宪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经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讨论,形成并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本次人代会审议。 王兆国表示,这次中共中央修宪建议的形成,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自上而下、两上两下,经过反复认真研究,形成修改方案;二是建议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多次讨论研究,提请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后,由中共中央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王兆国指出,从中共中央建议到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形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足中国国情。讲法和讲政治是统一的。他并提出了修改宪法必须做到的五个“有利于”。 王兆国介绍了宪法修正案(草案)的十三项主要内容,包括: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这为中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了宪法保障。 ——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理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征收、征用而发生的不同的财产关系。 ——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体现了中共十六大的精神,反映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都给予保护,在权利含意上更加准确、全面,也有利于正确处理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的关系。 ——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进一步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宪法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和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 ——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符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实际情况。 ——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使之适用范围更宽,既便于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也同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相一致。 ——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增加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主要的考虑是:当今世界,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需要在宪法中对此留有空间。 ——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使各级人大任期一致,有利于协调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和人事安排。 ——增加对国歌的规定,赋予国歌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全体会议后,除解放军代表团外,其他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体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 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体全国人大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