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高代表:沈阳已经成为一片振兴的“热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15:2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于力、张米扬、张毅)“中央宣布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后,中外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沈阳。”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市长陈政高兴奋地说。“我这里有两个情况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一个是沈阳的宾馆入住率,往年冬天是淡季,入住率只有10%左右,今年年初一下就达到了80%—90%;第二个就是民航的进出港人数,去年尽管遇到了非典,但仍增长16.9%,今年1月份增长33%,这说明沈阳现在已经非常热了。”陈政高扳着手指向记者介绍了沈阳近年来的变化和未来的打算。
沈阳今年将邀请更多的总统来访问 “沈阳这个城市不提高国际化程度是没有出路的。”陈政高介绍说,去年的沈阳利用外资,实际到位22.4亿美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到第四位。陈政高说,尤其是去年国际交往活动特别多,韩国周来了6000韩国人,21个议员,11个城市的市长和议长都来了,还有韩国前总理。去年沈阳还破天荒请到了两位外国总统。” “今年我们还要与外交部争取让更多的总统来我们沈阳访问,总统能到这个城市来访问,无形中提高了我们这个城市的知名度。” 陈政高对今年沈阳的开放充满信心。他介绍说,今年民航总局批准沈阳又开通三条国际航线,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有欧美和澳州航线的第四个城市。APEC会议中一个部长级会议在沈阳召开,韩国周今年计划有10000人来。 在谈到沈阳的外资企业时,陈政高说:“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宝马轿车,这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外也很有影响。“ 谈到民营经济,陈政高说:“民营经济不发展,想加深市场化程度,想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是不可能的。”陈政高说,沈阳市提出要三路大军发展民营经济:一路是引进外来的,沈阳去年是项目年,引进了1200户外地民营企业进入沈阳,温州人有6万人,泉州有5万人在沈阳经商;第二个大军就是国有中小企业转制,这些企业转制后都要加入到民营企业的队伍中;第三个大军就是扶持本地的民营企业发展,现在沈阳有23.8万户民营和个体企业,有126万人从业。沈阳今年搞环境年,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内外资、扶持本地企业发展。 国企是沈阳振兴的优势所在、魅力所在 “对于沈阳来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解决国企的问题。”陈政高说,经过几年的改造,沈阳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还有218户,16户大型企业,202户中小企业,其中还有52户是严重资不抵债的,需要破产的。沈阳市政府的设想是分三步深化国企改革:一是对16户大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也叫整体合资,使国内外的客商都看好这些企业,年底以前基本完成;二是对202户中小企业,除52户资不抵债的,今年内全部放开搞活,有72户已经基本完成,正在走程序,预计年底前全部完成;第三步是对52户资不抵债的企业逐步实施破产关闭。这三步棋都走好了,国企改革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陈政高说,有一个国企就有一个外商投资的兴奋点,因为国企的存量、人才、产品是一个现实,外商来投资改造后就可能搞成一个大企业,“我一直认为沈阳的国企不是一个包袱而是一个财富,他们是沈阳的优势、魅力所在,也正是中央决定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原因所在。设想,如果沈阳市没有这么多的老国企,怎么能谈得上沈阳要振兴的问题?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些财富,努力改造这些企业,让它恢复青春,再铸辉煌。” 沈阳历史上第一次拿出100亿元搞城市建设环境改善 “我们的城市建设2000年以前每年不超过15亿元,去年达到70亿元,今年计划100亿元。当然这和我们财政3年翻一番有关系。但对沈阳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陈政高介绍说,沈阳今年除道路、绿化、水系建设外还有三件大事:一是要继续抓好南北金廊建设。这条一进沈阳南大门直通南北的大街被沈阳人称为金廊,由于地处黄金地带,这条正在建设的金廊将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陈政高说,金廊在去年开工28个项目后,今年还要继续推进,决不动摇。除金廊外,沈阳正在启动浑河两岸的开发,“如果南北叫金廊的话,东西浑河两岸就是银带”,陈政高告诉记者,浑河长32公里,水面400米宽,全中国的城市中也很少见到这么好的内河。沈阳计划除把水系整理好外,在两岸搞好国际化高水准的绿化、亮化、美化。“金金廊和银带构成了沈阳未来发展的大十字型结构,这就是沈阳的未来发展的大框架,这就是沈阳发展的大气势,蕴含着无限的商业机会,因此这就是沈阳未来经济增长点所在。”陈政高最后说。 相关专题:2004年全国“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