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国历届总统推崇华夏文化 关注中国发展(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1日14:03 环球时报
戴高乐总统
蓬皮杜总统
德斯坦总统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陈源川

  作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法国同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友谊。更有意思的是,从戴高乐将军到希拉克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任总统都有一股不解的“中国情结”,其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早已在中法外交史上传为佳话。

  戴高乐:中法邦交的奠基人一直期待访华

  戴高乐将军无疑是中法友谊的大功臣。正是在这位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倡导下,中法两国于1964年建交,使中国在冷战“铁幕”下实现了外交“破冰”之举。戴高乐的这一惊人之举决非偶然,他很早就十分关注中国这个“比有记载的历史还要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用略带神秘的口气预言:“说不定在下个世纪,中国就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戴高乐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亲自踏上中国的土地,并“会一会已成为神话的毛泽东”。1966年戴高乐约见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亲自邀请周恩来总理访法,意在为其正式访华铺路。1967年1月的爱丽舍宫新年招待会上,戴高乐夫人向黄大使的夫人委婉地道出了有生之年去中国的愿望,“到中国去,对我来说是一个梦……”

  也许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戴高乐的仰慕得到毛主席的多次回应。毛泽东在同法国特使贝当古的一次谈话里,曾15次提到戴高乐的名字。他说:“戴高乐是当兵出身,我也是。我在军队里生活了12年……”他曾用自己后来与尼克松讲的话说:“我喜欢右派———特别是戴高乐这样敢和美国人叫板的右派。”

  尽管两位伟人都期待着能相见,但由于中法双方当时都希望对方主动迈出第一步,互访计划一直没能实现。辞去总统后,戴高乐曾考虑以私人身份访华。他对自己的夫人说,打算在1971年6月实现访华愿望。1970年11月,戴高乐将军猝然辞世,此前他刚刚派特使前往中国为访华计划投石问路。噩耗传到中国后,毛泽东迅速发去唁电,称“戴高乐是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斗士”。

  蓬皮杜:第一位访华的法国元首

  戴高乐总统的遗愿由其继任者蓬皮杜所实现。作为戴高乐的密友,蓬皮杜青年时代便对中国有所了解。蓬皮杜夫人曾回忆说,她与丈夫对中国的最早认识源于保尔·克洛岱尔的诗集《认识东方》,这位杰出的法国作家在诗集中客观、全面地介绍了中国,让蓬皮杜对这个文明古国产生了向往之情。

  1973年9月,曾让戴高乐将军生前期盼、让蓬皮杜总统激动不已的时刻终于来临。应中国政府之邀,蓬皮杜总统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成为西欧国家第一位访华的在任国家元首。他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副总理的迎接,还在邓小平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故宫。蓬皮杜总统受到中国政府的最高礼遇,毛泽东主席没按惯例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他,而是在中南海自己的寓所亲切会见了他。对毛泽东景仰已久的蓬皮杜不仅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还将一幅艺术壁毯赠与毛主席。

  令人感动的是,蓬皮杜此次访华时已身患癌症。而同样饱受癌症晚期之苦的周总理亲自对接待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尽管政务繁忙,周总理还是从北京到外地,全程陪伴蓬皮杜总统。蓬皮杜总统后来多次感言称,周恩来是他所见过的世界各国领导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

  德斯坦:用中文朗诵孔子的名句

  蓬皮杜总统的继任者德斯坦虽未有缘同毛泽东会面,却对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保留着一段美好记忆:德斯坦1974年就任法国总统的前几周,一位非洲国家元首访华。当时蓬皮杜总统已重病缠身,毛泽东和来访者谈及下届法国总统的人选。毛泽东说:“我知道下届法国总统是谁,是吉斯卡尔·德斯坦先生。”那位非洲国家元首听罢很吃惊。德斯坦本人后来听说这事也非常惊讶,他曾感慨地说:“我当时既年轻又缺乏名气。毛泽东主席知道我要当总统,这足见他对法国政治的了解及其准确的判断力。”或许是由于这段未曾谋面的情缘,德斯坦在毛主席逝世时亲自参加了中国驻法使馆举行的悼念仪式,而此前尚没有法国总统造访外国使馆的先例。

  德斯坦是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才华横溢,早年就开始研究中国文化。1993年,德斯坦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曾“毫不谦虚”地称,他比较了解中国的历史,且正在研究汉、宋、明、清的中国历史,尤其关注19世纪的中国史。他说:“19世纪是中国与欧洲关系最恶劣的阶段。欧洲人不了解19世纪的中国,我想知道原因何在。”

  为直接阅读中文原著,德斯坦在古稀之年学起了中文。他特聘了一个中文教师,每晚睡觉前还要读会儿中文。这位法国老人的努力印证了那句中国古话,“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德斯坦在中国参加一次文化研讨会时,居然用中文朗读了孔子的名句,“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语罢,满座皆惊。

  密特朗:十分推崇中国文化
密特朗总统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任总统中,密特朗是惟一的左翼人士。他的政治理念本应使他与中国更加亲密,但他执政的时期也是中法关系最跌宕起伏的年代。尽管如此,密特朗本人仍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密特朗曾3次访问中国,对东方古国的重大变迁深有体会。1961年春,他作为在野党领袖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得到毛主席赠予的一对中国织锦靠垫。密特朗的首次中国之行收获颇丰,他游览了不少城市,还记录了诸多见闻。1962年,密特朗的专著《中国面临挑战》一书隆重问世,使密特朗声誉倍增。1981年,密特朗二访中国,并参观山东孔府大庙。他兴致勃勃地在庙前拍了照片,并为照片起名为“倾听龙的声音”。

  几个月后,密特朗问鼎爱丽舍宫,并于两年后以总统身分再次来到他熟悉的中国。

  同德斯坦一样,密特朗对中国文化也十分推崇,还仔细阅读了巴金、曹禺等中国著名文人的作品法译本。此外,他同不少著名的旅法华人学者私交很好,常邀请他们聚会巴黎的大小中餐馆,畅谈古今。

  希拉克:中国青铜器的鉴赏专家

  对中国最有感情的法国元首当属现任总统希拉克。早在少年时代,希拉克就在一位白俄家教的指导下研习东方文化,而且经常参观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集美博物馆。该博物馆藏品颇丰,让少年希拉克大开眼界。尤其是那里的青铜器和宋瓷等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更让希拉克从小与东方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此外,他对中国古典诗词也情有独钟,曾当众用法语即兴背诵唐诗。在一次私人聚会上,希拉克向朋友们表示,他有个心愿,就是完成一部关于中国唐代“诗仙”李白的电影剧本。

  出于对中国青铜器的特殊爱好,希拉克熟读各种青铜器专著,并能对相关展览中的许多珍品进行专业评价。外交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97年,希拉克在访华期间曾造访上海博物馆,并同馆长马承源一见如故。谈话期间,73岁的青铜器泰斗马承源把他的专著《中国青铜器全集》的前十四本赠与希拉克。当看到书中的一张图片时,希拉克脱口而出:“这是不是二里头文化三期的青铜器?”面对法国总统如此专业的提问,中国老专家惊讶不已,愣了好半天才点头称是。不料希拉克不仅知道它的名字,还将36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三期的特征娓娓道来。法国元首与中国专家万里相聚,越聊越起劲,以至于希拉克的专机不得不推迟起飞。

  希拉克对中国文物的酷爱也提升了中国文物本身的国际声誉。1978年,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来到心仪已久的古都西安,成为第一个参观秦陵兵马俑的外国人。当成百上千的兵马俑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时,他震惊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希拉克的评价被国际媒体广为引用,对中国兵马俑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年前的春节期间,记者曾参加在法国总统府举行的华人招待会,亲身体会到希拉克总统深厚的中国情结。与会者除了旅法的华人华侨代表,还有中国驻法使馆及中资机构的代表等上千名嘉宾。记者此前也在不同场合见过希拉克,但那天他尤其显得神采奕奕。一般来讲,总统在致辞完毕后即可退席,最多再同部分来宾礼节性地握握手。而希拉克总统那天致辞后在现场停留了1个小时,几乎同每位来宾握手致意,并不厌其烦地接受大家的拍照邀请。《世界报》常驻总统府记者拉法埃尔·芭凯当时对记者说,希拉克公务缠身,能以如此罕见的姿态接待普通来宾,足见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环球时报》〔20040308 第8版〕
04年加盟好项目大联展 一起邂逅阳光有情人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